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帽子的人,过不了5个月,身体会有8大变化

发布时间:2025-11-13 11:32  浏览量:5

腊月的清晨,小区门口的寒风裹着细碎的雪粒,刮在脸上像小针扎一样。68 岁的张大爷戴着一顶深灰色毛线帽,帽檐拉得略低,遮住了大半额头,他双手插在棉袄口袋里,正等着买早点。不远处,26 岁的小李裹紧羽绒服,却没戴帽子,耳朵冻得通红,时不时抬手揉搓,嘴里还念叨:“这点冷算啥,戴帽子太显老了。”

张大爷看着小李冻得发红的耳朵,忍不住走上前:“小伙子,冬天可得戴帽子,别觉得麻烦,这可不是老人才讲究的事,对身体好处多着呢!” 小李摆摆手,没太在意,转身走进了早点铺。可他没意识到,最近每天早上出门后,自己都会头晕一阵,到了办公室还总流鼻涕 —— 这些小毛病,其实和没戴帽子息息相关。​

市医院全科医学科李医生,每年冬季都会遇到不少因 “头部受凉” 就诊的患者。“‘鞋子可以不换,帽子不能不戴’这句话,看似像玩笑,实则有科学依据。” 李医生解释,“冬季坚持戴帽子,不是‘老寒腿式’的执念,而是对身体的科学保护。长期坚持戴帽的人,几个月内身体会出现明显的正向变化,这些变化都能通过医学观察和研究得到验证。”​

一、先搞懂:冬天头部为啥这么 “怕冻”?​

“很多人觉得‘衣服穿厚点就行,帽子可戴可不戴’,却不知道头部是冬季散热最快的部位。” 李医生说,人体头部的表面积仅占全身表面积的 10% 左右,但在低温环境下,全身 30%-40% 的热量会通过头部散失—— 这是因为头皮上毛细血管密集,且头部皮肤较薄,脂肪层少,热量更容易透过皮肤散发。​

尤其是短发或脱发人群,头部散热速度会更快。李医生举例:“同样在零下 5℃的环境中,留寸头的男性比留中长发的女性,头部热量散失速度快 1.5 倍;有脱发问题的人,因头皮暴露面积更大,热量散失速度还会再增加 20%。”​

当头部持续散热,身体会启动 “代偿机制”—— 收缩四肢血管,将血液更多地输送到头部、躯干等核心器官,这就是为什么冬天不戴帽子的人,容易出现 “手脚冰凉、头部却不觉得冷” 的情况。但长期如此,会打乱身体的体温调节节奏,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二、坚持戴帽子,身体会出现 8 个正向变化​

李医生结合临床观察和研究数据,总结出冬季长期坚持戴帽子(每天外出必戴,室内温度过低时也戴)的人,身体会出现的 8 个正向变化,每个变化都有具体案例支撑,更具参考性。​

1. 感冒、鼻炎发作次数减少​

“头部受凉是诱发感冒、鼻炎的重要因素之一。” 李医生解释,头部一旦受冷空气刺激,鼻腔、咽喉部位的血管会急剧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变慢,免疫力暂时下降,病毒、细菌更容易入侵。​

55 岁的王阿姨之前冬天不爱戴帽子,每年都要感冒 2-3 次,每次都要拖一周才好,鼻炎也频繁发作,鼻塞得晚上睡不着。去年冬天,她听了李医生的建议,每天出门都戴一顶加绒针织帽,结果整个冬天只轻微流鼻涕一次,鼻炎也没发作。“现在我不光自己戴,还督促老伴戴,两个人冬天都少遭罪了。” 王阿姨说。​

2. 睡眠质量明显提升​

“很多人冬天睡不踏实,总觉得‘睡不沉、易醒’,其实和头部受凉导致的体温调节紊乱有关。” 李医生说,头部持续散热会让身体处于 “轻微应激状态”,大脑皮层兴奋度难以降低,进而影响深度睡眠时长。​

48 岁的赵叔之前冬天没戴帽子的习惯,晚上总在凌晨 2-3 点醒,醒后要很久才能再入睡。去年 11 月开始,他每天出门戴帽子,晚上睡觉时也会戴一顶薄款棉质睡帽(室内温度较低时),坚持一个月后,深度睡眠时长从之前的 1.5 小时增加到 2.5 小时,早上醒来也更有精神。​

3. 头痛、偏头痛发作频率降低​

“约 60% 的偏头痛患者,对寒冷刺激敏感。” 李医生解释,冷空气会导致头部血管先急剧收缩、再突然扩张,这种 “冷热交替” 的刺激会牵拉血管周围的神经,诱发头痛,痛感像 “针扎” 或 “胀痛”,可持续数小时。​

32 岁的刘女士有偏头痛病史,之前冬天没戴帽子,每次出门被风吹后,都会引发偏头痛,得吃止痛药才能缓解。后来她每天戴一顶带耳罩的雷锋帽,头部和耳朵都能护住,偏头痛发作频率从之前的每月 3-4 次,减少到每月 1 次,痛感也轻了不少。​

4. 脱发速度明显放缓​

“冬季脱发加重,除了干燥、熬夜,头部受凉也是重要原因。” 李医生说,寒冷会让头皮血管收缩,毛囊供血量减少,同时皮脂腺分泌会因低温而减少,头皮变得干燥,毛囊缺乏滋养,就容易出现头发干枯、脱落增多的情况。​

29 岁的小张有轻微脱发,去年冬天没戴帽子,每次洗头都会掉一大把头发,发缝也变宽了。今年冬天,他每天戴一顶透气的棉质鸭舌帽,坚持两个月后,洗头时掉发量减少了一半,头发也比之前有光泽。“之前以为脱发是压力大,没想到戴帽子也能帮上忙。” 小张说。​

5. 耳朵冻伤、发炎风险降低​

“耳朵是头部最容易被冻伤的部位。” 李医生解释,耳朵皮肤薄、脂肪少,且处于头部两侧,容易被寒风直吹,血液循环速度慢,低温下很容易出现红肿、胀痛,严重时还会开裂、发炎。​

7 岁的孙小朋友去年冬天没戴帽子,耳朵冻得又红又肿,后来还发了炎,疼得不敢碰。今年冬天,妈妈给他买了一顶带厚耳罩的儿童帽,出门时把耳罩戴好,整个冬天耳朵都没再冻伤,也没出现发炎的情况。​

6. 面部皮肤状态更稳定​

“很多人冬天脸干、脱皮、泛红,总以为是护肤品没选对,其实和头部受凉也有关系。” 李医生说,头部持续散热会导致面部血管频繁收缩、扩张,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和油脂分泌 —— 血管收缩时,皮肤供血减少,容易干燥;血管扩张时,又可能出现泛红、红血丝。​

35 岁的李女士之前冬天不戴帽子,脸上总脱皮,涂多少护肤品都没用,还会出现红血丝。今年冬天开始戴帽子后,她发现面部皮肤没那么干了,脱皮情况消失,红血丝也淡了不少。“现在每天出门前,我都会先把帽子戴好,再涂护肤品,皮肤状态比去年好多了。”​

7. “上火” 症状减少​

“冬天很多人觉得喉咙干、口腔溃疡、眼睛涩,以为是‘上火’,其实不少是‘寒邪’诱发的慢性炎症。” 李医生解释,头部反复受凉,身体会进入 “低度应激状态”,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系统反应过度,进而出现类似 “上火” 的症状 —— 这些不是真的 “体内有火”,而是身体对寒冷刺激的异常反应。​

52 岁的周先生之前冬天不戴帽子,每年冬天都要犯几次口腔溃疡,喉咙也总觉得干,喝多少水都没用。去年冬天他开始戴帽子,口腔溃疡只犯了一次,喉咙干的症状也减轻了。李医生解释:“戴帽子能保持头部温度稳定,减少身体的应激反应,‘上火’症状自然会减少。”​

8. 血压波动幅度变小​

“高血压患者冬天更要注意戴帽子,因为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李医生说,头部受凉时,交感神经的兴奋度会更高,血压波动幅度也会更大 —— 不少高血压患者冬天早上没戴帽子出门,血压会比戴帽子时高 15-20mmHg。​

65 岁的吴大爷有高血压,之前冬天没戴帽子,早上血压经常飙到 160/95mmHg,吃了降压药也要很久才能降下来。后来他每天早上出门都戴一顶毛线帽,血压波动明显变小,早上血压基本能控制在 140/85mmHg 左右,服药剂量也没增加。​

三、戴帽子也有 “讲究”,选不对反而伤身体​

“不是随便戴一顶帽子就行,选不对帽子,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 李医生提醒,戴帽子要避开两个 “雷区”:​

第一个雷区是 “帽子过紧”。过紧的帽子会压迫头皮血管,影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头皮发麻、头晕。李医生建议:“戴帽子时,以‘贴合头皮但不紧绷’为宜,戴上后能轻松插入一根手指,说明松紧度合适。”​

第二个雷区是 “帽子不透气”。塑料材质或不透气的化纤材质帽子,会让头皮出汗后无法散热,导致头皮潮湿、出油增多,甚至引发毛囊炎。“优先选棉质、羊毛、羊绒等透气材质的帽子,尤其是容易出汗的人,棉质帽子吸汗性好,更适合日常佩戴。” 李医生说。​

此外,不同场景适合戴不同的帽子:出门买菜、散步,选加绒毛线帽或针织帽,保暖性强;开车或在室内办公,选薄款棉质帽或贝雷帽,既不影响活动,又能轻微保暖;户外运动时,选带防风层的帽子,能减少寒风对头部的刺激。​

一周后的一个清晨,张大爷又在小区门口等早点,这次他看到小李也戴了一顶黑色棒球帽,耳朵不再通红。小李看到张大爷,主动走上前:“大爷,您说得真对,我这几天戴了帽子,出门不头晕了,流鼻涕的毛病也没了,原来戴帽子真不是显老,是真有用!”​

张大爷笑着点点头,指了指小李的帽子:“选对帽子就好,冬天保暖,先从头部开始,身体舒服了,干啥都有精神。” 说话间,早点铺的门开了,两人并肩走了进去,寒风依旧刮着,但他们的头部,都被温暖的帽子护得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