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官道(官路村)王氏开基始祖及源流

发布时间:2025-11-13 13:11  浏览量:7

福清市官道(官路村)王氏开基始祖为王肇。

官路王氏一世祖肇公像

王肇的父亲为王源。

王源,祖籍在河北的怀安县。

王源在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甲戌科)考中了进士。

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王源担任国子监司业(国子监,是明朝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建文皇帝在位四年(1402年),朱棣起兵发起了“靖难之役”,当上了皇帝,年号改为永乐。

当时,云南有部分民众起兵闹事,朱棣下诏命令文武百官献上治国平乱的策略。

当时担任国子监司业的王源呈上了一份奏策,名为《大治之纲》。这份奏策大致阐述了治理百姓要恩威并施,百姓以粮食为根本,有饭吃就不会造反。奏策中包含了各种条款和教育内容,长达数千字。

朱棣看了非常高兴,就任命王源为云南丽江府的巡海道。

王源到任丽江巡海道之后,励精图治,收服了叛军,声威大振,深受丽江百姓的爱戴。当他任期届满要返回时,百姓们都来欢送。

王源回到南京后,担任了翰林院庶吉士,后来告老还乡,终年73岁,回到了河北怀安县水西南山屿居住。

当时,王源的第三个儿子王肇与他人见解不同,对明朝社会沥沥在目,高鸟尽,良弓藏,一切官僚是他们统治的御用工具,象鹰犬用完了杀了,意为规避秦政,寻一桃源,不与父母同路回京,取道两广,游山玩水,沿海道北行。

一日风平浪静,船至大扁海峡牛头门,回首西望,见岸上八山相连,前有两丘引导,似白鹤、鹿山,湛为奇观,命船家抛锚上岸。

见仙山之后又有虎豹狮象四兽云集,地之西向案外有鱼虾蟹三山为笔架,案中有二片青石形似甲杯,中有一脚迹印,欣得奇观,门前双溪汇成 “人” 字,真乃是天地人三才福地也。

王肇见此美景,喜不胜收,便打算在此安居生根,打发船家,命家僮回去向父亲捎信,决意在此置田产,立书斋教蒙僮耕读为业。

于是王肇就成为官道王氏的始祖(一世祖)。

图源:福清市官路王氏族谱

王肇为人豪爽仗义,文武双全,被周边十三个村子的人所敬仰。他的子孙在这里茂盛发展,开枝散叶。

官道王氏这一支,始祖王源生了三个儿子,其中三公子王肇被尊为管道王氏一世祖。

二世祖:王康桃桂单枝一户。三世祖:王仲兄弟二人,弟兰招上门江厦,本乡一户发祥。四世祖:兄弟二人,分家立户,成为两户。五世祖:本辈堂兄弟四人,发四户。六世祖:本辈七人发七户。七世祖:本辈十六人,发十三户。八世祖:本辈二十二人,发十九户。九世祖:九世祖本辈三十六人,发二十五户。十世祖:本辈六十三人,邦字辈共发四十七户,外迁一户。十一世祖:守字辈八十九人,共发四十六户,外迁二户。十二世祖:奖字辈九十四人,在乡共发四十一户,外迁五户。十三世祖:师字辈六十七人,在乡发三十五户,外迁三户。十四世祖:师字辈六十七人,在乡发三十五户,外迁三户。十五世祖:守承字生辈一百一十八人,在乡发七十九户,外迁三户。十六世祖:字学辈一百七十人,在乡发八十二户,外迁六户。十七世祖:志字圣辈一百九十一人,在乡发六十八户,外迁二十五户。十八世祖:继字辈字贤,一百六十四户,在乡发八十一户,外迁二十一户。十九世祖:开字辈字传,一百五十七丁户,在乡发一百零三户,外迁十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