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建平||生离死别的十九天

发布时间:2025-11-14 12:56  浏览量:5

今天,2025年11月11日,是三线学兵烈士吴南母亲的“头七”忌日,谨以此文向老人家致以沉痛哀悼!

吴妈妈常常会呆呆地坐在桌前,在心里默默地和儿子的遗像“对话”

吴妈妈走了!走得那么从容,那么坦然,特别是在头脑那么清醒,那么自信的状态下向人生告别,显得那么潇洒自若!好像是出门散步,又像是打点行装,出门旅游,全无一丝对死亡的恐惧和慌乱。不能不让人惊叹:吴妈妈怎么那么坚强?活得坚强已够让人钦敬了,居然死得也那么坚强!

更让人惊讶的是:从吴妈妈10月17号打点“行装”,坦言“告别”的那天起,到11月5号平静地吃完了午饭,在午间小憩中安详平和的“上路”,恰恰19天。而吴南慷慨献身时恰恰19岁。两个19的神秘重合,是巧合,还是冥冥中吴妈妈的“周密计划,刻意安排”呢?

19岁时的吴南

10月17号

2025年10月17日早晨,和吴妈妈之间多年来一天不落的互致问候突然中断了——7点03分给吴妈妈请了安以后,一直没见到吴妈妈给我回发《早啊!新闻来了》,心里不免有些忐忑。到下午14点15分,又尝试给吴妈妈发了一条信息:“吴妈妈,您好吗?”还是没见回复。于是又直接打了电话,可显示“对方无应答”。恰在此时,我先后接到了彭芳的信息和电话,急切地问我:“今早吴妈妈给你发信息了吗?”当得知我们互相之间都没接到吴妈妈信息的时候,不免都有些焦虑起来……

正商量怎么办的时候,15点31分,“近期身体不适,独居生活难以为继,微信群不能交流了。找保姆或住治养中心,东东来了再说。”

看到微信,虽说稍稍松了一口气,但吴妈妈的口气还是让我们有些担心,惟愿不会有什么要紧,只是吴妈妈一时的不适而已。“吴妈妈,正准备去看您呢!收到您的微信我才放心一点儿了。近来天气不好,有话说‘天人合一’,可能会让您感到不适,相信天一放晴您就会好起来的,真心地祝福您!”

到18点26分,“拟住楼下康养中心,正办入住手续,勿探访。”

和吴妈妈10月17号的微信截屏

10月18号

收到这条微信,我不禁有些心神不定——吴妈妈莫不是有了什么预感?思思量量的,晚上一直睡不安稳。到18号凌晨2点02分和2点17分,吴妈妈连续两条微信猛然把我惊醒,顿时睡意全无:“张姨、吴妈妈将与铁兵及如同家人的襄渝战友告别了,心中除了感恩还是感恩。”“任丽、清江、玉梅,思念……建平的美篇保留在我的手机里。”(任丽,邓传波夫人;清江,彭芳爱人;玉梅,我的老伴儿,吴妈妈记得清清楚楚。)

看来吴妈妈真有预感了,半夜里可能想了很多事也睡不着吧?难道人在行将就木的前夕真会有这么清晰的预感吗?我将信将疑,还是希望吴妈妈多虑了。“吴妈妈,您想多了,没那么严重,天晴了您就会好起来的,我们可不想跟您告别,还等着给您过生日呢!”然后,到早上,“吴妈妈,早上好!祝您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诸事顺遂,天天快乐!”然而,悄无声息……

于是,我和邓传波、彭芳约好10点钟一起去吴妈妈家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彭芳本来有别的事,把事撂下也准时赶来了。

从外表看,吴妈妈好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头脑也很清醒。只是自主感觉特别衰弱无力,总想躺下来。吴妈妈的女儿吴东两口子和侄女吴芳霞也都在。经过询问,得知吴妈妈已经同意入住附近的康养中心。而在此之前,吴妈妈总觉得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对请保姆照顾或是住康养中心一直是很排斥的,甚至为此还和东东发过脾气,这次看来是真的力不从心了!

吴妈妈躺在床上,还是浑身发软,不想起来。于是,我们互相帮着把吴妈妈扶坐在轮椅上,一前一后四个人抬着轮椅下了三楼。

“西安碑林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西安福安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也坐落在“交大街”上,位于吴妈妈所住小区的偏北斜对面,相距不过300米左右,倒是挺方便,里边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也还算不错。经过评估,像吴妈妈这种情况属于“严重失能”,每月的护理费是7800元,但不包括医疗救治。该中心与附近的社区医院挂钩,随叫随到,但是要另外收费的。

吴妈妈被安排住三楼311房间,两人间。负责照顾吴妈妈的是一位姓马的女护工,年龄约在40岁上下,性格开朗活泼,动作麻利快捷,责任心也挺强,虽说她一个人要负责四位康养人员,而且24小时不离岗,但据吴妈妈后来说小马照顾得挺好,她比较满意。

安顿好以后,吴妈妈就“赶”我们走了,她仍像往常一样,虽说舍不得让我们走,却又不忍耽误我们太多的时间,我们三个只好恋恋不舍地告辞了。

在楼下,我们三个商量着护理费这么贵,要不要捐点款资助一下?传波说要跟东东商量一下是否接受。

和吴妈妈10月18号的微信截屏

吴妈妈无力地躺在床上

邓传波抱吴妈妈起身

几个也已经步入老年的老人,吃力地抬着轮椅下楼

给吴妈妈戴好帽子,盖好被褥

在康养中心大堂等待办理手续

吴妈妈入住311房间

吴妈妈摆手“赶”我们走呢!

在楼下商量有关事宜

10月19日

一早,我照样给吴妈妈发去了请安微信,并附带问她:“客居”的生活还适应吗?可是没得到回复。

后来通过邓传波得知,他们吴南连队(5851部队学兵17连)联谊会的王平、渠副连长,薛副连长、严康雍等人先后去看望了吴妈妈。

上午10点31分,我向一直关心吴妈妈的原铁道兵11师医院的护士、《铁道兵英烈名录》主编,为宣传学兵,提高学兵在铁道兵中的地位做出过不懈努力的林建军战友通报了吴妈妈的情况,林大姐立即回复:“哎呀哎呀哎呀!怎么……?也太快点儿了吧?!惟愿苍天和学兵战友保佑吴妈妈!!需要什么,请告诉我一声,以前说不接受赠送,现在可以了吧?”而后,林大姐详细询问了康养中心的服务和收费情况,明确表示,如果学兵要给吴妈妈筹资捐款,算她一份。在得知家属暂时不需要捐款时,林大姐又委托我买两罐蛋白粉给吴妈妈送去,特别交代一定要买质量有保证的品牌产品,其古道热肠,心思缜密实在让我感动!

10月19号这天,吴南连队联谊会的渠俊武副连长、薛晓东副连长、王平战友来看望吴妈妈,留下了最后的亲密“母子”照

10月20日

一早,照样给吴妈妈发去了请安微信,没回复。

晚上,终于赶着完成了八千多字的《与烈士的母亲结缘——永不枯竭的母爱》一文,准备以此为母本制作一个“美篇”,希望藉此能给吴妈妈增加一点儿生活的力量,促使她早点儿好起来。

此文发给了林大姐,林大姐很快回复:“一位伟大的妈妈!我们永远的吴妈妈!”来信中还附上了两颗小心心和三朵漂亮的花儿。

林大姐的微信截屏

10月21日

一早,照样给吴妈妈发去了请安微信,没回复。

下午,和老伴儿玉梅一起,遵林大姐所嘱,花了365元,购买了两罐“汤臣倍健蛋白粉”给吴妈妈送去,林大姐即刻就把钱打给了我。

到康养中心的时间是下午4时许,311房间里,吴妈妈正在吃饭,是把各种营养食品打成糊状的一种流食。护工小马特别叮嘱先不要打扰吴妈妈,免得呛着。于是,我们等她吃完了饭,喝了几口水,收拾完了之后才开始跟吴妈妈交谈。

我把林大姐的心意向吴妈妈作了表达,吴妈妈向林大姐表示了深深地谢意。我录了视频给林大姐,可林大姐说她不忍心看。

我把蛋白粉的食用方法向小马做了详细介绍,小马说她知道该怎么做。正说着,康养中心的吕院长来看望吴妈妈了,很热情的和吴妈妈聊了几句,观察了吴妈妈的身体情况,觉得吴妈妈情况还不错,入院时双腿的浮肿情况也消下去了。我跟着吕院长来到外面,特别向吕院长介绍了吴妈妈是烈士的母亲,为了三线建设献出了唯一的儿子,希望院方能给予特别的关照。吕院长很感动于我们深厚的战友情义,连连答应一定会给予特别关注,让我们放心。

临告辞,我们请小马帮忙和吴妈妈照了合影。拍照的时候,吴妈妈伸出了一只手,我以为吴妈妈要什么东西呢!问她,她好像还不好意思说。倒是小马聪明,一下子猜透了吴妈妈的心思,说老太太要和你们握手呢!玉梅赶紧把手伸给了吴妈妈,手手相握,传送“亲情”,笑容可掬,拍下了一张亲密的“家庭照”。没想到这张照片竟成了和吴妈妈的“永别照”!

拍完照,玉梅提醒我别忘了彭芳的嘱托。还真是,如果不是玉梅的提醒真就忘记了,老了,忘性真大呀!赶快拨通了彭芳的电话,让娘儿俩直接聊了几句。彭芳是吴妈妈的湖南同乡,23号要去长沙探亲,问吴妈妈是否需要带什么老家特产?吴妈妈说:“什么都不要带,不需要了!”我听着,心里黯然升起一丝无言的酸楚……

受林建军大姐所托购买的“汤臣倍健蛋白粉”

小马正在服侍吴妈妈吃饭

给吴妈妈介绍林大姐托买的蛋白粉

吴妈妈伸着手等玉梅相握

手手相握,传递“亲情”,吴妈妈“陶醉”了!

吕院长和吴妈妈亲切交谈

10月22号

早晨照例问安,今天还不错,到中午12点50分,“务请将吴南事迹和他的墓地视频存放在传波、王平,和你的微信中”我看了一愣——这是在交代后事吗?难道……?吴妈妈微信的结尾没有点句号,这在以往是不会的,因为吴妈妈一向很严谨,能感觉到她这条微信发得很吃力。可我还是觉得吴妈妈多虑了,赶紧回复:“放心吧!都存在电脑和移动硬盘里了。”

适逢今天“三线战友合唱团”在奥体中心比赛演出,我瞅空给吴妈妈发了几张演出照片和视频,希望能愉悦一下她的心情,可是她没有回复。我的心不免有些沉重,因为以前她收到这样的信息是一定要高兴地夸几句的。

吴妈妈的最后一条微信截屏

给吴妈妈微信里发送的“三线战友合唱团”演出花絮,希望能给她带来一些快乐(截屏)

10月23号

早晨照例问安,没回复。

下午17点58分和19点03分,先后两次把不断修改的《与烈士的母亲结缘——永不枯竭的母爱》一文发给吴妈妈,均未得回音。

10月24号——10月26号

继续给吴妈妈发请安微信,不管她回不回复

10月27号

早晨继续发请安微信,并在7点07分,给吴妈妈发去了昨天连夜发表的美篇《与烈士的母亲结缘——永不枯竭的母爱》。美篇里我之所以刻意没有披露吴妈妈已住康养中心的情况,一是不想让战友们为吴妈妈担忧,使吴妈妈的康养生活受到太多的打扰;二是还寄希望吴妈妈的所谓提前“告别”,只不过是她对自己生命体征的误判,也许她“康养”一段时间就会回家的。其实我这一段时间的心理是很矛盾的,既怕吴妈妈来不及看到,所以赶着赶着把这个美篇做出来;又怕吴妈妈看到了会对她的心理上造成什么影响,加快她“告别”的步伐——尽管她的“告别计划”是10天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设计好的。

然而不管我的心理上如何纠结,对这个美篇吴妈妈在评论区和微信上都没有表态,而以前她对我做的美篇却是情有独钟,常常送花点赞的。但是在后来吴芳霞录的一段视频中,我却似乎感觉到吴妈妈的几句话是对这个美篇的有感而发,她深情地说:“建平,建平对我是有特殊感情的。他是他们那个十七连的群主,群主,他爱管他们那个连队的事情。哎呀,这人呀,人生啊!人间真情处处在,我非常知道他的心!没有你们,我活不到现在!不要再为我操心了哦!”吴妈妈说着,还吃力地抬手做着加重语气的手势,说完,就疲倦地闭上了眼睛。这短短的几句话,这生动到震撼的一幕,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已——这是一位弥留之际的老人,一位烈士的、也是三线学兵共同的母亲对我的特别恩宠啊!这段视频,我会永远保存在手机里、电脑里、移动硬盘里;这动人的画面,我会永远珍藏于心。

10月27号的微信截屏

吴妈妈可能是看了“美篇”《与烈士的母亲结缘——永不枯竭的母爱》后,对我的深情诉说视频

10月28号

照旧的早请安。

接着,转发了几条铁道兵和学兵战友们对美篇《与烈士的母亲结缘——永不枯竭的母爱》的深情评论,节选摘录如下:

这不是一篇普通的回忆文,而是一封跨越半世纪的“情感家书”,卫建平以细腻笔触,将吴南烈士的英雄过往、吴妈妈的坚韧母爱,与三线学兵的战友情深紧紧缠绕,让“永不枯竭的母爱”从个人思念里生长出来,最终成为照亮一个时代的光芒。

读它时,泪水忍不住的流淌:是吴妈妈移交珍藏了42年的儿子遗物时,表面冷静有序,握手告别时却“冰凉颤抖的手”与“强忍的泪水”,那是母亲与爱子的“第二次告别”,无声却比哭声更痛;是50年来始终挂在墙上、纤尘不染的吴南肖像,那一遍遍擦拭的动作里,藏着一位母亲从未停止的思念;是《南南寄语》里“妈妈老了,不能再来祭奠你”的呢喃,字句都浸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酸楚,却又在“战友不会忘记你”的坚信里,透出骨子里的坚强。

这篇文章从不止于“痛”。它让我们看见,母爱可以超越血缘,吴妈妈把战友们当作“一群儿女”,记挂着每个人的名字,珍藏着家常的炸酱与面包,在“儿女同堂”的热闹里找回生活的温度;它让我们读懂,思念可以化作传承:她忍着不舍将儿子的针线包、补丁工装捐给博物馆,不是放下牵挂,而是让“吴南们”的故事成为时代记忆,让三线精神有了可触的模样;它更让我们懂得,情谊可以跨越生死,学兵们替吴南尽孝,陪吴妈妈包饺子、过寿辰,发现插排隐患时的“后怕”,清晨互道早安的坚持,让“三线情,心连心,一家人”不再是口号,而是融进柴米油盐的真情。

最动人的,是吴妈妈的“平凡”。当被问“为何舍得让独子去三线”,她没有豪言壮语,只说“南南说这是国家需要,我没理由不支持”,简单一句话,藏着一位母亲的不舍与大义;她会为卫建平母亲“卫姐”做的八宝菜念叨许久,会因战友带礼物而“生气”,这些“孩子气”的小细节,让她不是“烈士母亲”的符号,而是鲜活、温暖的“吴妈妈”。

放下手机,眼前仿佛浮现出吴妈妈凝视博物馆展柜里儿子遗物的模样,从悲伤到释然的眼神里,藏着这篇文章最动人的内核:真正的母爱从不会因离别消散,真正的英雄精神也从不会被时光遗忘。卫建平用文字记下的,不只是他与吴妈妈的缘分,更是一群人对英雄的铭记、对母爱的致敬,对一个时代最珍贵的情感守护!

——5847部队女子学兵29连 刘蒲菊

刘蒲菊战友参加活动靓照

永远的学兵烈士!永远的吴妈妈!

铁道兵11师医院 林建军

林建军战友英姿飒爽的铁道兵靓照

林建军战友近照

我含着热泪看完了卫建平战友精心制作的这个美篇,其内容时间跨度之大,详细述说了吳南烈士牺牲后,他的战友们没有忘记他,以三线之情始终关怀着他的家人,献上一份份炽热的感情。这份情这份爱,足以震撼天地!同时也为你几十年如一日的去关怀烈士母亲的行为发一声赞叹!正是有了你们这样战友的精心陪伴,才让老人在失独后的岁月里有了慰藉,有了希望。再一次为你、邓传波及彭芳战友的行为表示衷心的感谢!

——5808部队女子学兵14连 刘什

刘什战友生活照

拜读了您的新作,你是个重感情的人!笔触细腻生动形象,有亲临之感。详细的讲述了与吴南母亲结缘的前前后后,亲切感满满。吴妈妈是一位明大义,很有分寸,谦逊的英雄的母亲。说到吴南时总要提及三线学兵并谦虚的说:他(吴南)的许多战友比他做的更好。五十多年了,对三线学兵一直都很关注,特别是九十多岁了,还能有这样一份关注,的确不一般。我只是在照片上看到吴妈妈,很是敬佩。你有机会再去看吴妈妈时,请转达我的问候。在文中看到,吴妈妈是湖南人,我也是,小老乡问吴妈妈好!

——5810部队女子学兵20连 李庆和

李庆和战友三线少女照

李庆和(中)和战友、同事聚会近照

这是我又一次看老卫以美篇形式制作成的《与烈土的母亲结缘——永不枯竭的母爱》这篇佳作。第一次是老卫文字初稿完成后,有幸先看到,那是10月24日早上,含着泪水一口气看完的,用了一个多小时。不仅吴妈妈的两次发言非常感人,建平的文章也始终围绕着“结缘”贯穿始终,既描述了和吴妈妈的“结缘”,又弘扬了三线精神,绝对是上乘佳作。这次制成美篇,又看了一遍,配上了照片和小视频,更加的生动和感人!你又为三线学兵立了一功,也为17连增光添彩,为你佳作的完成点赞,也为有你这样的同学+战友+朋友感到骄傲和自豪!

5809部队学兵17连 张永安

张永安战友(左)1971年夏,在三线亲手建成的任河公路大桥前,与副连长贾小平合影

张永安战友近照

读卫建平老师关于与烈士母亲结缘的文章,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文章开篇以自身经历引出对吴南烈士父母的担忧,朴实的文字饱含着真挚情感,瞬间将我带入那个特定的时代。卫老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三线建设中英雄们的无私奉献与牺牲精神,让人对吴南烈士的英勇事迹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吴南烈士家庭的牵挂,体现出人性的温暖与善良。在纪念活动的描述中,能感受到对英烈的缅怀之情与传承三线精神的决心。卫老师才华横溢,用文字搭建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让我们触摸到那段火热岁月。他以笔为刃,刻画出英雄的光辉形象,让三线精神熠熠生辉。这不仅是一篇文采斐然的佳作,更是传承精神、铭记历史的珍贵篇章。

铁道兵89309部队 大海(网名,来自云南

“大海”战友的微信头像

“大海”战友1972年,与时任铁道兵2师9团团长的丁云鹏(左)合影

“大海”战友们的聚会照

吴妈妈是我们敬佩的母亲,我们学兵共同的母亲!看着卫兄详细叙述的和吴妈妈的三线情结和母子情深,感叹!感动!感谢你们代表学兵,坚持不懈的给烈士母亲送去的温暖和快乐!衷心祝愿亲爱的吴妈妈身体健康,平安快乐!提前给吴妈妈送上九十五岁祝福:愿妈妈的生活充满阳光,心情愉悦,年年康宁!

5852部队女子学兵21连 王喜华

王喜华战友旅游照

王喜华战友(右5)在“感恩,我的父亲母亲”有奖征文活动中获奖留影

阅读建平这个美篇图文,心随着沉重凄楚的文字而沉重,泪随着泫然欲泣的故事而滚落。为吴妈妈的刚毅坚强而感动,为一众战友的善举而感叹!几十年如一日当好“儿女”,其“孝心”昭昭,爱意浓浓,“一家亲情”,感人至深!这是对英雄的缅怀和礼赞,是老学兵新时期精神风貌的完美体现!致敬吴妈妈,致敬建平和众战友!

5809部队学兵17连 贾小平

贾小平(时任5809部队学兵17连副连长)1971年秋,在亲手修建的任河公路大桥前的英姿

贾小平战友近照

卫建平战友以一片赤诚之心,倾注了对吴南烈士母亲的深厚情谊,以近万字的篇幅,深情抒发了与烈士母亲之间那份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的特殊缘分。整篇美篇图文并茂,字里行间流淌着真挚与感动。每一个事例,都生动映照出吴妈妈博大的胸怀——她虽失去了一位亲生儿子,却赢得了众多三线学兵儿女发自内心的尊敬与永恒的爱戴。在此,我们衷心祝愿吴妈妈身体康健,笑口常开,幸福永驻!

5761部队12中队女子学兵2连 彭芳

彭芳战友和吴妈妈亲如母女

感谢你!代战友们关心照顾烈士的母亲。祝福她老人家健康长寿!

5806部队学兵4连 郑世军

郑世军战友微信头像

读着建平的美篇,聆听着吴妈妈的教诲,品味着"南南寄语",我突然想起一首知青歌曲,这首歌在三线时还学唱过,歌词记不全也记不准了,大概有这么几句:昨夜晚,又梦见,妈妈来到孩儿面前,轻轻地抚摸着孩儿的小脸,泪水湿透了衣衫……真的很感动!泪水涟涟……谢谢建平![强][强][抱拳][抱拳]

5852部队学兵8连 臧宝健

臧宝健战友微信头像

不是母子,胜似母子,烈士的母亲就是我们的母亲!

5851部队学兵17连 邓传波

邓传波战友近照

邓传波战友和本人在烈士墓前留影

我的统一回复如下:

抱歉!下午有事出去了,刚回来看到各位的深情点评,内心十分感动!特别是两位女士,真是用心在阅读、用心在评论,洋洋洒洒,长篇高论,精辟贴切,直说到了我的心坎里!受累了!向各位表示衷心地感谢!

其实在与吴妈妈“结缘”的过程中,面对一位为共和国奉献了一个孩子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我时时在领悟着吴妈妈的坚强、善良、豁达和深明大义,好多事情好多感动一直在心里翻滚,早就想一吐为快了!只是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促使我加快了倾诉的步伐而已。如今虽然完成了这篇近万言的文章,心里畅快了一些,但比起吴妈妈的伟大奉献和五十多年来的心灵煎熬,仍然感到言不及义,难报吴妈妈于万一 !惟愿吴妈妈和所有的烈士父母健康长寿,在与我们这些过来人相依相伴的路上走得更远一些、更远一些……

各位或长或短的评论我都会向吴妈妈悉数转达,看了、听了“儿女们”的肺腑之言,吴妈妈一定会感到安慰的……

再次谢谢各位关注点评!

5809部队学兵17连 卫建平

受林建军大姐委托,给吴妈妈送有吴南烈士彩页的《铁道兵英烈名录》(下册)。在吴南的遗照下面和吴妈妈合影

回复中的一句:“好多事情好多感动一直在心里翻滚,早就想一吐为快了!只是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促使我加快了倾诉的步伐而已。”这句话我是停键良久,反复推敲了措辞以后才犹犹豫豫打出来的,将欲言又嗫嚅,隐晦地披露了一点吴妈妈不太乐观的近况,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猜度出其中的端倪?但有人看出问题来了,私下里问过我:“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只好实言相告。但叮嘱他不要说出去,以免引起大家的担忧和对吴妈妈善意的打扰。

温馨的“亲情照”中,吴妈妈总要握着玉梅的手

这一天是周二,广场“散步”时,5851部队女子学兵14连的武金焕战友拿来了一顶便帽和一包玉米豆粕,委托我给吴妈妈送去。说是天凉了,出门散步的时候可以戴上挡风;人老了,容易便秘,玉米豆粕喝奶或者喝稀饭的时候放一点,增加点儿粗粮营养和膳食纤维,可以通便,唉,想得真细心、真周到!只是我想到吴妈妈的状况,还不知道用得上用不上呢!心里不免有些酸楚……可是我又不忍、也不便告诉她吴妈妈目前的真实情况,只能先收下,当然也希望吴妈妈真有“回家”的那一天,享受武金焕的爱心呢!

武金焕战友给吴妈妈买的时尚便帽,可叹已“帽在人故”!

武金焕战友与吴妈妈亲切交谈——三线时武金焕所在的5851部队学兵14连是与吴南连队驻地最近的连队,“近水楼台”,吴南连队发生的事故她们也最先知道,这无形中拉近了“母女”之间的距离

10月29号

早晨照例给吴妈妈发送请安微信。今天“重阳节”,特别加了一句“重阳节快乐!”

美篇《与烈士的母亲结缘——永不枯竭的母爱》的点击量在直线上升,好评如潮。

10月30号

早晨照例给吴妈妈发送请安微信。

美篇《与烈士的母亲结缘——永不枯竭的母爱》改编版在《都市头条》发表,点击量后来跃升到16400多!

10月31号

早晨照例给吴妈妈发送请安微信。

美篇《与烈士的母亲结缘——永不枯竭的母爱》改编版在《今日头条》发表,影响在进一步扩大。

与邓传波联系:“你留了康养中心小马的电话吗?也不知道这几天老太太情况怎么样?”

11月1号

早晨照例给吴妈妈发送请安微信。

“我接到吴东电话,吴妈妈住养老院后情况一直不好,她在考虑后面的事了。传波知道了,他说会与你联系,再去看望吴妈妈,代我问好!我估计周四回西安。”

我回复以下4点:

1、已和传波电话进行了沟通,尊重吴妈妈的意见,丧事从简,不给大家添麻烦;

2、提醒吴东尽早跟吴妈妈单位联系,争取按常规让单位出面主持吴妈妈的告别仪式;

3、鉴于传波近期要外出,故应给吴南连队联谊会负责人王平通报吴妈妈的现状,让他们有个思想准备,到时候协助家属办好吴妈妈的丧事。

4、丧事办理以单位和吴南连队为主,我们只做好协助工作,需要的话进行摄像和拍照,保存好影像资料。

下午,按事先商定的方案,邓传波和任丽、5851部队女子学兵15连的王小梅一起去康养中心看望了吴妈妈。15点59分发来了照片和视频,吴妈妈形容枯槁,神情呆滞,似乎已进入“告别”前的嗜睡状态,其情其景,让人黯然神伤……

关于后事的安排,传波说:

1、已给吴妈妈单位打过招呼了,单位表示随叫随到;

2、《死亡证明》社区医院就可以开具,康养中心和社区医院有紧密联系;

3、吴东还是比较细心的,寿衣都已经准备好了。

但让人还稍感乐观的是:据传波介绍,吴妈妈吃饭还可以,每日三顿饭,每次一小碗糊状的营养餐,加着林建军大姐委托送来的蛋白粉。社区医院医生来做检查,血压、血氧也都正常,说明心肺功能还在正常运转,生命体征也算平稳。这让人不禁燃起了一线希望——吴妈妈兴许只是累了,深睡几天还会像往常一样精神起来的!

邓传波、任莉、王小梅在与吴妈妈“诀别”,其情其景让人悲从中来,不忍卒睹……

11月2号

抱着这一线希望,每天给吴妈妈的早请安继续发送。

11月3号

继续给吴妈妈发送早请安信息。

中午11时50分,邓传波突然在“学兵名录微信群”里发了一组文件——《有关吴南烈士表彰宣传活动记事》,同时配发了他和吴南墓碑合影的照片,以及吴南的一张遗照。我看了一愣,莫非……?赶紧给传波发私信:“怎么突然发这个?是为可能发生的事情做铺垫吗?”

信息一经发出,我的心跳频率就不由自主加快了,总怕听到不好的消息。等啊等啊!怕传波在开车,也不敢给他打电话。直到15点55分,才盼来了传波的回复:“出门要清理手机内存,发现这几张照片,就随手发出来分享。”我这才松了一口气。但心里却不禁埋怨:传波这一番“大喘气”的操作,真把人吓得不轻!

然而,后面发生的事情,让传波的这番“大喘气”倒真成了无心的预兆!

邓传波今天在微信群发送的有关文件和照片

11月4号——6号

好像是“黎明前的黑暗”,也许事情发生前大多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平静期吧?这几天传波和彭芳那里都悄无声息。我也照例每天早晨7点左右给吴妈妈发送微信请安信息,不管有没有回复。

11月7号

早晨继续给吴妈妈发送微信请安信息。

中午近11点,电话铃声骤然想起,彭芳以沉痛的语气告诉我:昨天才从外地回来,今天早晨想去看看吴妈妈,给她送一些湖南老家的特产。给芳霞打电话想先问问吴妈妈的情况,可打了好几次她也不接!刚刚终于接通,芳霞说吴妈妈已经在11月5号14点41分去世了,今天早晨在西安市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接着再去墓地举行骨灰安葬仪式。因为怕影响了仪式的气氛,所以把电话调至静音状态了。按照吴妈妈的遗嘱,丧事从简,没有给任何人报丧,都是她们家人在送别,请原谅云云。

彭芳说她也给传波打过电话了。

我听着电话里传来的噩耗,心里的阴云不断地翻滚升腾,吴妈妈慈爱的面容不时在眼前浮现,一时鼻头发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竟有些不能自已……

正考虑是否给传波打个招呼,先秘不发丧,等家属吴东直接发布《讣告》比较好呢?12时许,微信群里突然爆出了吴妈妈去世的消息!虽说有的消息不是很准确很完整(后来做了部分修正),但反映出大家对吴妈妈去世还是感到很震惊的!直到14时20分,吴南连队的渠俊武战友代表联谊会发布了正式的《讣告》,大家才得到了准确的消息。一时间哀悼如潮,一浪高过一浪!

讣告

学生十七连战友们:

我们怀着万分沉重的心情告诉大家,吴南的母亲张大容老人家,已于11月5日中午14时41分在西安去世,享年94岁。

尊重家属意见,丧事一切从简,后事已妥善处理。

吴南母亲入住康养中心后,连队战友与吴东有几次接触,她表达了多年以来十七连的大哥哥们对母亲的关怀与照顾,令人敬佩,为此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最后,愿吳妈妈一路走好!

十七连联谊会

2025年11月7日

18点06分,彭芳代吴东发来了《讣告和感谢》,在微信群里再次掀起了悼念的高潮!:

尊敬的铁道兵和三线学兵哥哥、姐姐们:

我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发布《讣告》:我母亲张大容已于2025年11月5日14时41分与世长辞,享年94岁。

母亲静静地离开了这个充满了爱的世界,走得很安详平和。从我哥哥吴南1972年6月17日为三线建设献出生命的那天起,母亲和我们全家就绵延不绝地得到了众多哥哥、姐姐们深情地关爱和照顾,让我们感受到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深情义。母亲生前经常跟我们唠叨:她虽然不幸失去了一个儿子,但却得到了很多儿子和女儿的孝敬,她很满足!她就是带着这份满足和欣慰走的。她的口头禅言犹在耳:襄渝情,心连心,一家人——没有你们,我活不到现在!

请哥哥、姐姐们原谅我这个迟发的《讣告》:因为母亲弥留之际一再告诫我们:丧事一切从简!哥哥、姐姐们年级也都大了,不要太麻烦他们了!

母亲的遗体告别仪式今晨在西安市殡仪馆举行,一切都很顺利圆满,请哥哥、姐姐们放心!

借此机会,我代表全家向尊敬的铁道兵和学兵哥哥、姐姐们半个多世纪以来对我母亲和我们全家的关心、帮助和照顾表示衷心地感谢!你们淳朴而高尚的情义我们全家会永远记在心里!

祝哥哥、姐姐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三线情谊永存!

吴南的小妹吴东叩首敬上

2025年11月7日

至此,我终于明白:所有美好的的希望都破灭了!三线学兵共同的母亲吴妈妈真的与我们永别了!我给吴妈妈每天的微信请安也该结束了!于是,无奈和悲戚中,和着眼泪,我给吴妈妈在我们的私聊里发了最后一条信息:

吴妈妈,刚刚才得知您已于11月5号14点41分去世的噩耗,心情十分悲伤!泪水盈满了眼眶,千言万语哽在喉头难以言说……

唯一感到安慰的,是您终于可以驾鹤西去,和您的老伴儿、您的爱子、爱女西天团聚了!

吴妈妈,您安心地走吧!您对我们的爱永远珍藏在我们心里,我们永远怀念您!

建平

2025年11月7日11时29分

近几天来,每天早晨习以为常的请安微信不能发了,总感觉还不太适应,思思量量的好像有什么事没办似的。不由自主地会打开“交大老人”的微信,翻看着和吴妈妈的聊天记录,心里升腾起无尽地思念。看到一些有趣的对话,不禁还会牵动嘴角,会心一笑!笑过了,却又会感到一阵悲哀和酸楚……

也许,“交大老人”的微信号我会一直保留下去……

卫建平 编辑制作于2025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