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界活化石王盘声:一句我为你消瘦了多少,唱尽70年犁园春秋!

发布时间:2025-11-15 12:40  浏览量:5

提到沪剧,绕不开“王派”唱腔;说起沪剧宗师,没人能忽略王盘声的名字。这位把一生献给沪剧的表演艺术家,用70年光阴塑造了50多个经典角色,创造的“王派”唱腔婉转缠绵、字正腔圆,一句《碧落黄泉》里的“我为你消瘦了多少”,传唱半个多世纪仍让戏迷魂牵梦绕。他不是天生的戏骨,却用“台下十年功”的执着,把沪剧的韵味刻进一代人的记忆;他一生淡泊名利,只愿“让沪剧活下去、火起来”,这份对艺术的纯粹坚守,正是梨园宗师最动人的模样。

王盘声与沪剧的缘分,始于童年时的一次“偶然邂逅”。1923年,他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跟着家人去戏园听戏,沪剧那贴近生活的唱词、婉转悠扬的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他的心。13岁那年,他不顾家人反对,偷偷报考了沪剧科班“文滨剧团”,从此踏上梨园路。科班的日子苦不堪言,天不亮就要起床练声、压腿、背台词,基本功训练枯燥又严苛,很多同期的学员都中途放弃了,可王盘声却咬牙坚持了下来。

为了练出清亮通透的嗓音,他每天跑到河边吊嗓,从黎明到日出,风雨无阻;为了把吐字发音练得精准,他对着镜子逐字揣摩口型,把生僻唱词抄在小本子上反复念叨;为了让唱腔更有韵味,他虚心向周筱芳等前辈请教,把不同流派的优点融入自己的表演。那时候,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站在舞台中央,让观众为沪剧鼓掌”。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王盘声在科班崭露头角,16岁就开始登台演出,从不起眼的配角慢慢熬成了挑大梁的主角。

真正让王盘声一战成名的,是1946年的《碧落黄泉》。他在剧中饰演痴情书生汪志超,那段“志超读信”的唱段,他唱得情真意切、婉转凄切,尤其是“我为你消瘦了多少”一句,字字泣血、句句含情,把角色的思念与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演出结束后,全场观众掌声雷动,不少戏迷为剧情和唱腔动容落泪。这部戏一演就是百余场,场场爆满,“王盘声”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上海的大街小巷,“志超读信”的唱段更是成了街头巷尾传唱的经典,甚至有戏迷追着剧团跑遍上海,就为了再听一次他的现场演唱。

此后,王盘声的演艺事业一路高歌猛进。《雷雨》中,他饰演的周萍矛盾又挣扎,把豪门子弟的痛苦与无奈刻画得入木三分;《梁山伯与祝英台》里,他饰演的梁山伯痴情又执着,唱腔缠绵悱恻,让观众跟着落泪;《珍珠塔》中,他饰演的方卿自尊又坚韧,把寒门书生的骨气展现得淋漓尽致。从痴情书生到豪门公子,从江湖侠客到普通百姓,王盘声塑造的每个角色都鲜活立体,而他创造的“王派”唱腔,更是成了沪剧的标志性流派。

“王派”唱腔最独特的魅力,在于“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王盘声的嗓音清亮圆润,高低音转换自然流畅,吐字清晰有力,不管是激昂的唱段还是凄切的曲调,他都能把握得恰到好处。他曾说:“沪剧是唱给老百姓听的,唱词要听得懂,情感要传达到位,这样才能让观众喜欢。”为了让唱腔更贴近生活,他深入研究上海方言的韵律,把日常说话的语气融入唱腔中,让沪剧既有艺术美感,又不失烟火气。很多沪剧演员都深受“王派”影响,纷纷拜师学艺,“王派”唱腔也成了沪剧传承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除了在舞台上发光发热,王盘声更把传承沪剧当成自己的使命。晚年的他,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心系沪剧的发展。他不顾身体不适,主动收徒传艺,把自己70年的表演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辈。不管是专业的沪剧演员,还是业余的戏迷爱好者,只要有人向他请教,他都会耐心指导,从唱腔技巧到角色塑造,一一细致讲解。他常对徒弟们说:“沪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你们要好好学、好好传,不能让它断了根。”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沪剧、喜欢沪剧,王盘声还积极参与沪剧进校园、进社区的活动。他走进中小学,给孩子们演唱沪剧经典唱段,讲解沪剧的历史和文化;他走进社区,和戏迷们互动交流,现场指导大家演唱。有一次,他在社区演出时,看到很多年轻人也来听戏,激动地说:“只要年轻人愿意听、愿意学,沪剧就有希望。”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沪剧,不少孩子还报考了沪剧学校,为沪剧的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

王盘声的一生,淡泊名利、专注艺术。他一辈子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一部部经典作品、一句句动人唱腔,把沪剧这门传统艺术发扬光大。他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沪剧事业中;他待人谦和,不管是同行还是戏迷,都能平等相待,深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2016年,王盘声与世长辞,享年93岁,消息传来,无数戏迷和沪剧界人士悲痛不已,大家纷纷用各种方式缅怀这位沪剧宗师。

如今,虽然王盘声已经离开我们,但他的“王派”唱腔依然在舞台上回响,他塑造的经典角色依然被观众铭记,他的传承精神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沪剧人。在上海的戏曲舞台上,越来越多的年轻演员演绎着王盘声的经典作品,“我为你消瘦了多少”的唱段依然能引发观众的共鸣。沪剧这门传统艺术,在王盘声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守护下,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未来。

王盘声曾说:“沪剧是我的生命,只要我还能唱,就会一直唱下去。”他用一生践行了这句话,把对沪剧的热爱刻进了骨子里。这位沪剧界的“活化石”,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的艺术作品,更留下了对艺术的执着与坚守、对传承的责任与担当。愿王盘声的“王派”唱腔永远传唱,愿沪剧这门珍贵的传统艺术,在一代代传承者的努力下,生生不息、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