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学“消误解乱”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5-09-05 01:07 浏览量:3
函学以确凿的事实、严谨的逻辑揭示世界哲学“三大误导、五大混乱”的现象,疾呼“消误解乱”的迫切需要,并指出“消误解乱”的具体对策,这是为了什么呢?
当今世界哲学不受世人待见,走上被边缘化的困境。远离了“统摄万事万物、形成时代精神精华”的振兴之目标!
哲学大会吸引力无法与奥运大会相比的沉痛,非哲学系招生门庭若市,哲学系招生门可罗雀的尴尬,怎不激起我们哲学学术必须奋力振兴的诉求!急需革故鼎新、改弦更张,跳出边缘化怪圈的急迫,已成天花乱坠不可掩饰的公认!
人类文明都是应人类生活需用而生,现在数理化天生,人文社科都有语义明确、逻辑清晰的定义和分类,都有明白的适用范围。唯独唱着“时代精神精华”、“无用之大用”高调的哲学没有,这如何使哲学在各种学问前立足,如何使世人不另眼相看?!
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强调,“名不正,则言不顺”,“师出不可无名”,这是一切行动成功的大忌!号称爱智慧的哲学,竟然是“怎么说都行”、人云亦云的“无名”之辈,如何能受人待见、受人尊重、受人爱戴?其少数人因袭的似懂非懂话语,能成为嚼瓜式街谈巷议,可有可无式邻里笑谈,也就谢天谢地!
既然“无名”,也就不知何用,只好说什么“无用之用”而自嘲、而搪塞。“冬瓜茄子、芝麻西瓜”混在一起,确实不知根据什么简明分类,虽有人曾奢谈什么“哲学地图”的绘制,最后只好空谈一阵,不了了之!
名称定义、研究对象、分类方法,这还是有具体事实为据可分析的事,遇到“时间空间、有限无限”这些抽象的概念分析就更是“玄”不可言。如“有用无用”都是以时间空间不同而不同的价值判断,原子弹在餐桌上当然不如茶叶蛋有用;教师在医院当然不如医生医病的能力;拿笔杆子的在战场上当然不如拿枪杆子的易于消灭敌人,等等,这是常识,但是哲学上就搞不清了,说什么“既有用又无用”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
有限无限的问题也是如此,天地无限大,无限变化,偏偏要说出其边缘,找出其根本,就象在无限直线上要寻找固定的端点。再有象“我在说谎”等话语,明明指有限的具体的此时此地此句话说的“事”是谎,却偏偏追问“我在说谎”这句话本身是不是谎话,将说的“有限的事”扩展为无限的追问,将有限当作无限来思维。常人都觉得这是很愚蠢的问题,哲学上偏偏要来逻辑分析一番,结果出现许多悖论!
这五大混乱使当今哲学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说都行”的精神病区,自然使哲学成为不受人待见的学问。想当初,中华文明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的兴旺,世界轴心文明时期的哲人辈出的辉煌,哲学王理念盛行时期的至高无上,真使人激动不已!看如今,哲学冷落到可有可无境地,怎不催人追根溯源,消误解乱,以图振兴呢?
要治病,必查原因。函学根据历史事实指出,五大混乱缘于后人对哲学三大转向的误导。哲学史上巴门尼德的本体论、康德的认识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都对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惜的是,“拍照式的抽象、认识器官的特殊、语言表达的准确”,被正着歪打地发挥作用,产生了“不变理念世界与变化现象世界的鸿沟无法弥合,主观认识无法认识客观世界的虚无结论,语言准确与世界本质关系的喧宾夺主”,竟使智慧学问“无法有公认定义,无法确定研究对象,无法简明地分类,无法认清时空所在,无法思辩有限无限”!因而使哲学成了不智慧的精神病区!
函学疾呼“消误解乱”,指出“哲学就是追求事物终极本质的学问”。“哲学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或世界某部分中一般学问不研究的终极本质问题”。以世界整体为研究对象的是基础哲学,以世界某部分某层次为研究对象的是应用哲学。应用哲学对应于各种其他学问,是基础哲学的细化延伸。“对于时间空间决不能混在一起说,都要具体化研究”。“对于有限无限,除了不混在一起说外,还要明白‘无限中没有绝对,只有相对’,‘有限中的绝对也是具体化的绝对’”否则便会出现搞乱思维的悖论!
这些就是函学消误解乱的为什么,愿世界哲学早日“消误解乱”走上振兴兴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