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名菜】羊方藏鱼、地锅鸡、徐州把子肉,你还知道那些好吃的

发布时间:2024-06-18 05:07  浏览量:3

1、羊方藏鱼

羊方藏鱼

羊方藏鱼是一道苏菜,在中国传统古典菜肴中被称为第一道菜,至今已有4300年的历史。“羊方藏鱼”这道最古老的名菜在江苏省徐州的一些餐馆里流传至今。现代也被称为套餐和两套菜。它的做法是把鱼放在大块羊肉里,用调味料煮,蒸炖,味道鲜美。因为鱼和新鲜的羊是新鲜的,味道更新鲜。羊肉又脆又香,里面的鱼又新鲜又嫩。

2、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是江苏省徐州市汉族经典名菜,包括湘菜和苏菜,也是湘苏菜的经典传统名菜之一。“霸王别姬”是徐州人民为纪念楚国英雄项羽,他为推翻暴秦统治做出了巨大贡献,怀念关心国家运动和正义的杰出美女于姬,创造了霸王别姬的名菜。这道名菜是由已故厨师裴继洪改进的。在鸡龟形象的衬托下,霸王别姬的历史题材含义委婉,意境优美。鸡肉和龟肉鲜嫩,汤浓醇厚。

3、彭城鱼丸

彭城鱼丸,徐州地方传统名菜,又称鱼珍珠,是清康熙时期“悦来酒家”厨师李自尝创作的(翟世青创作的名厨),色泽洁白,口感鲜嫩,安神养胃。康有为曾写过对联称赞:“彭城鱼丸闻遐想,名声久远超越南北”。正宗的彭城鱼丸颜色白嫩,质细味鲜。它们在水中是圆的,在盘子里是扁的,夹在筷子上是长的,工艺精湛,超出了普通厨师的能力。

4、沛县狗肉

沛县狗肉

沛县狗肉,即闻名遐迩的鼋汁狗肉,堪称江苏省沛县独有的地方风味佳肴。这道名菜色泽酱红,光彩夺目,香气四溢,口感醇厚。其肉质既富有韧性又不失鲜嫩,既烂熟入味又绝不油腻,真正做到了色、香、味三者的完美融合。因此,沛县也被誉为历史悠久的“狗肉之乡”。

沛县狗肉以其独特的凉食方式深受喜爱,食用时讲究手撕而非刀切,更能品味到其独特的鲜美滋味。樊氏狗肉,即为人所熟知的鼋汁狗肉,又称沛县狗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煮制得宜的樊氏狗肉呈现出诱人的棕红色,色泽亮丽,香气扑鼻,味道鲜美无比。它入口既有韧性又不过于坚硬,既烂熟又丝毫不显油腻,不仅富含营养价值,还具备助消化的药用功效,真可谓美食与健康的完美结合。

5、东坡回赠肉

东坡回赠肉

东坡回赠肉,这道源自江苏徐州的经典名菜,是徐海菜系中的瑰宝。精选五花猪肋条肉,切割成规整的大块,经过精心焯水与刮洗,再置于砂锅中慢炖。配以丰富的调味料和鲜美的汤汁,先用猛火煮沸,再转为文火慢炖至肉质酥烂。品尝时,汤汁的原汁原味令人陶醉,香醇浓厚,回味无穷。

关于这道菜名的由来,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相传,苏东坡在任徐州知州期间,深受百姓爱戴。当地民众为感激他为民造福的善举,纷纷献上自家养的猪羊作为礼物。面对这些诚挚的心意,苏东坡并未推辞,而是欣然接受,并亲自指导厨师将这些食材烹制成美味佳肴,再回馈给那些参与抗洪救灾的百姓。因此,这道菜被后人亲切地称为“东坡回赠肉”,既是对苏东坡清廉为民的赞誉,也是对他亲民爱民的纪念。

6、地锅鸡

地锅鸡

地锅鸡,这道历史悠久的美食佳肴,汇聚了鸡肉的鲜美、鸡蛋的滑嫩,以及白面粉与玉米粉的细腻口感。其独特的风味,让人一试难忘,饼与菜的交融,使得饼中渗透着菜的香气,而菜又带有饼的醇厚口感。

回溯往昔,微山湖畔的渔民们,受限于船上的条件,巧妙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了这道别具一格的地锅菜。他们用小泥炉生火,铁锅置于其上,几块干柴便能点燃火焰。家常的做法,一锅鲜美的菜肴便应运而生。而锅边贴满的面饼,更是将饭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这种独特而美味的烹调方式。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厨师们对传统地锅菜的制法进行了巧妙的改良与创新。于是,地锅鸡、地锅鱼、地锅牛肉、地锅三鲜、地锅豆腐、地锅龙虾等地锅佳肴应运而生,每一道都独具特色,美味无穷。这些佳肴不仅保留了地锅菜的原汁原味,更在口味和营养上进行了提升,让人流连忘返。

7、徐州把子肉

徐州把子肉

徐州把子肉,这款华东地区赫赫有名的特色美食,不仅被誉为徐州的地方佳肴,更荣登中华名小吃的榜单。它源自清朝时期的传统鲁菜食谱,独特之处在于采用草绳巧妙捆扎五花肉,再以酱油慢炖,让肉质酥烂,口感鲜嫩。

把子肉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配菜组合,如鲜美的鲅鱼、口感弹牙的四喜肉丸、香脆可口的油炸豆腐片、爽滑的兰花干等,更有青椒、海带结、面筋、豆筋、豆皮、腐竹、腐衣、素鸡片、虎皮鸡蛋、黄花菜、小青菜、豆角、香肠、排骨、肘子、鸡腿等各式佳肴与之搭配。在享受把子肉的美味之余,一碗热气腾腾、浇满肉汤的白米干饭更是不可或缺,让每一口都充满满足感,回味无穷。

品尝徐州把子肉,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用草绳捆扎五花肉、炖煮出满屋香气的年代。每一口都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美食的热爱。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8、金丝缠葫芦

金丝缠葫芦

金丝缠葫芦,这款源于徐州的独特佳肴,以其形象生动的名字和独特风味而备受赞誉。作为徐州烹饪界的一大绝技,金丝缠葫芦充分展现了徐州厨师在拔丝技艺上的深厚造诣。这道菜不仅是彭门徐州厨行宗法的代表,更是烹饪界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备受推崇,其美味无人能及,赢得了中外宾客的一致好评。

金丝缠葫芦以桂花楂糕为主料,这种徐州特产以山楂、白糖和桂花酱精心制作而成,口感独特,令人回味无穷。菜品的特点是甜酸适中,口感丰富。而最令人惊艳的莫过于那缠绕在楂糕上的金丝,千丝万缕,宛如艺术品般精致,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视觉上的享受。

此外,金丝缠葫芦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消食化积、散淤止痛、止泻抗菌,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无论是作为一道美味的佳肴,还是作为一道具有保健功能的菜品,金丝缠葫芦都是不可多得的美食佳品。

9、糖醋四孔鲤鱼

糖醋四孔鲤鱼

糖醋四孔鲤鱼,乃徐州一道历史悠久、名扬四方的传统佳肴。此菜之所以独步天下,不仅在于其美味的口感,更因其中蕴含着诸多传奇故事。在铜山县、沛县沿微山湖一带,产出的鲤鱼尤为特别,它们拥有四个鼻孔,身形肥美,远胜于黄河之鲤。

糖醋四孔鲤鱼,外皮酥脆,内里鲜嫩多汁,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而红烧四孔鲤鱼则展现出另一种风味,外皮润泽,内里同样鲜嫩,给人以不同的味蕾享受。

1990年春节之际,徐州诗词协会在宴春园饭店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海外诗人雅集。席间,一道糖醋四孔鲤鱼惊艳亮相,其美味令众诗人赞叹不已。有人即席赋诗赞美道:“鱼儿跃跃喜迎宾,四孔欣张来报喜。春满彭城客欲醉,酸甜酥嫩总宜人。”这首诗恰到好处地描绘了糖醋四孔鲤鱼那酥脆外皮、鲜嫩肉质以及浓郁的酸甜味道,令人陶醉。

如今,糖醋四孔鲤鱼已成为徐州的一张美食名片,吸引着无数食客前来品尝。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会被这道菜的独特风味所征服。

10、龙门鱼

龙门鱼

徐州地区有一道享有盛名的传统佳肴——龙门鱼。在徐州人的心目中,鲤鱼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被赋予了喜庆和富饶的象征意义,因此,当地流传着“无鲤不成席”的独特风俗。

关于龙门鱼的起源,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这道菜最初由南朝宋武帝刘裕(彭城人)所创。刘裕年幼时,他的父亲为了庆祝他入学,特意准备了一场家宴。家宴上共有四道菜,每一道菜都蕴含着美好的寓意:清炖鸡象征着百事吉利,红烧肉寓意着为人忠厚、肉味醇厚,烩蛋则因其金黄的色泽,寓意着事业辉煌。而最后一道菜,便是红烧鲤鱼,寄托着对刘裕未来富贵有余的美好祝愿。

刘裕巧妙地将这四道菜组合在一起,使它们的形状呈现出跃龙门的姿态。这一创意不仅令人赞叹不已,也受到了后人的喜爱和追捧。自那时起,这道菜便流传至今,成为了徐州地区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佳肴。人们纷纷效仿刘裕的做法,享受这道美味的同时,也传承着这一美好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