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发布时间:2025-05-25 10:01 浏览量:2
原文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今译哀公问道:“如何使百姓服从呢?”孔子答道:“将正直无私的人提拔上来,置于邪恶者之上,这样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直的人提拔起来,置于正直者之上,那么百姓就不会服从了。”
张居正讲评哀公是鲁国之君。举是举用。直是正直的君子。错是舍置而不用。诸字解做众字。枉是邪枉的小人。鲁哀公问于孔子说:“人君以一身而居乎群臣百姓之上,不知何所作为,才能使众人每个都心悦?”孔子对说:“人君若要服民,不是严刑可以驱之,小惠可以结之者,只要顺民好恶之公心而已。大凡臣下有心术光明,行事端慎的,便是正直君子,必然人人爱敬他,望他得位行道。有心地奸险,行事乖方的,便是邪枉小人,必然人人憎恶他,怕他误国害民,这是好善恶恶的良心,人之所同有也。人君若能举用那正直的君子,授之以政,而凡邪枉的小人都舍置之,不使参于其间,则用舍各当,正合了人心好恶之公,百姓每自然欢欣爱戴,无一人之不服矣!若人君举用了邪枉的小人,使之在位,而凡正直的君子却舍置之,不能有所简拔,则用舍颠倒,便拂了人心好恶之公,百姓每必然心非口议,虽欲强其服从而不可得矣!”夫民之服与不服,只在用舍之公与不公,然则人君于用人之际,可不慎哉。
张居正讲评译释鲁哀公问孔子说:“君主位于臣子百姓之上,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所有人都心悦诚服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如果想要百姓臣服,不能用严酷的刑罚驱使,不能用小恩小惠结交,只用顺从百姓的好恶,为公众的利益着想就行了。只要臣属内心公正,行事光明磊落,就是正直的君子,别人就一定会敬爱他,希望他能够得到适合的职位为大家办事。内心阴险狡诈,行事违反法度,就是奸邪的小人,人们都憎恶这种小人,害怕他误国害民。喜爱善良憎恶邪恶是人们的共同心理,君主如果能重用那些正直的君子,让他们处理政务,远离奸邪的小人,不让他们参与国家事务,这样任免得当就会符合百姓的好恶,百姓自然会欢欣爱戴,没有人不臣服。如果君主任用了奸邪的小人,让他们获得官职,使正直的君子不能获得提拔任用的机会,那么就是颠倒是非,就会违背百姓的好恶,百姓自然就会内心不满,这样即使通过强迫也不能让他们服从。”百姓的臣服或反对,只在于君主对官员的任免是否公允,所以君主在任用官员的时候,能不慎重吗!
内容源于《听张居正讲论语 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