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屈原自己也过端午节

发布时间:2025-06-01 22:27  浏览量:9

很多朋友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说是这位三闾大夫一个劲给楚王提建议表忠心,但楚王爱搭不理的,结果楚国被秦国给灭了。屈原伤心极了,于是就在五月5初五这一天抱块大石头投汨罗江了。

老百姓听说他们爱戴的三闾大夫投江了,都很伤心。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被鱼吃了,就包上粽子,带上茶叶蛋,投给水中的鱼儿吃,好让它们吃饱了不去动屈原的身体。再倒上雄黄酒,让鱼们一个个晕过去。后来这一天就成了端午节,为纪念屈原的。

真是这样的吗?事实真相与我们想的大相径庭。其实屈原自己也过端午节,这就说明,端午节不是为纪念屈原的。要是为了纪念他,那么他自己还能过端午节?

真正端午节的起源,与一个节气有关系,这就是夏至。在先秦时期,老百姓可没有什么电视手机可以娱乐,只有在田间劳作时聊聊大天。聊着聊着,他们发现了一个规律:一年间有一天白天特别长,夜间特别短。由于时间刚好是夏天,老百姓就给这天取了个名字:“夏至”。这天老百姓叫他“阳顶天”。

有人就想:这天是不是可以搞些祭祀活动可以避祸趋福呢?加上粮食也种上去了,请祖先保佑给个丰收年吧。祭祀时要贡品的,用猪牛羊吧,实在是负担太重。有人别出心裁用竹叶包上米,做成牛角的样子。米是黍,属阳,竹叶用的是箬,属阴。两者结合,可以阴阳调和,驱邪避毒。

人们还给这种贡品取了一个名字:角黍。

朋友们肯定笑了:这不就是粽子吗?是的,这是粽子的母本。端午节与夏至有关系?先秦时在农历五月,天气比现在热多了,中原地区都可以赶上热带气候了。气候炎热的关系,五毒大量出现:蛇、蝎子、蜈蚣、蟾蜍、壁虎。

这些家伙使人容易生病。当时的医疗条件朋友们都知道,所以病死率特别高。在先秦时代,五月可不是什么好月,老百姓称之为:恶月、毒月。而五月初五,是恶月中的恶日,被人们称之为毒王。在这一天出生的小朋友,都要接受生存的挑战。东晋有个将军就是在这一天出生的,为了活下来。取名王镇恶。把恶日镇住。

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为了对付恶日,发明了喝雄黄酒,挂菖蒲等风俗。让毒虫近不了身。人们还给五月初五取了个名字,叫端午。

端午这天大家都弄得紧张兮兮的,所以就要吃点好的。吃什么呢?吃角黍吧。渐渐地,大家夏至不吃角黍了,改为端午吃。后来觉得黍不如糯米好吃,就将黍改为糯米,名字也改了,叫粽子。朋友们说,那么划龙舟呢?其实划龙舟与端午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划龙舟队发源地在古时的吴越地区。那时人们挺疯狂的,将身上纹上龙纹,吴越地区是水乡,就按龙的形象打了船,定期比赛,用于祭祀。

那么龙舟赛如何与端午节挂上钩的呢?这就要说到伍子胥了。他在五月初五那天被吴王濞死,并将尸体扔进了钱塘江。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在五月初五就用划龙舟来纪念他。这样,划龙舟也加入了端午节的行列。

端午节这件事,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所以屈原是百分百吃过粽子看过划龙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