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以省思锚定人生方向

发布时间:2025-06-10 05:22  浏览量:11

《论语·里仁》有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此语,精准道破众人内心向往却常难践行的人生追求。我们自幼钟情于英雄伟人传记,根源正在于字里行间跃动的不平凡人格典范,那是人性光辉照进现实的具象化呈现。

从平凡迈向不平凡,是每个人都具备实现可能的成长路径,其关键锚定在发心立志与树立楷模之上。然而,这条进阶之路满布挑战与考验。有人遇困即退,蜷缩回原有生活轨道,在因循苟且中虚掷光阴,天赋潜力被岁月尘封;也有人始终以超越自我为指引,持续效法更臻完美的楷模,最终将自身打磨成受众人敬重爱戴的模样,成为他人眼中新的 “贤” 之范本。

需谨记,人生是动态流变的过程,恰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而,目睹 “不贤” 行径时,应即刻警醒自检。即便截至当下未犯严重过失,也不代表明日不会行差踏错。多少恶性昭著之人,起初亦是心思单纯的年轻人,只因疏怠反省,对细微过错不以为意,才在错误的泥沼里越陷越深,直至迷失本心、无法自拔。

在当下,资讯洪流汹涌袭来,社会资讯流通的高效与繁杂,让我们常陷入无暇反省、甚至不知如何反省的窘境。每日新闻媒体倾泻而下的善行与恶行,令人目不暇接、难以抉择,更甚者,善恶界限有时模糊难辨。此时,破局关键在于 ——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孔子授学,除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尤为强调学生要善思。既要从自身生活经验中反躬自省,也要观察他人行为、汲取教训,更要以史为鉴,借由历史记录照见古今人性明暗,从而挣脱人云亦云的盲从泥淖。事实上,当思考成为日常惯性,内心真正诉求自会清晰浮现,对贤与不贤的甄别,也将更具判断力,让 “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真正成为照拂人生的指引,而非停留在典籍里的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