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名家挽联品读:左宗棠挽林则徐

发布时间:2025-05-16 05:08  浏览量:4

附公者不皆君子,问公者必是小人。

庙堂依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

——左宗棠挽林则徐

左宗棠为林则徐所写的这副挽联,以精炼且饱含深情的文字,高度概括并颂扬了林则徐一生的功绩与崇高品德,字里行间尽显对前辈的敬重与缅怀。

上联解读

“附公者不皆君子,问公者必是小人”,此句从独特视角入手,揭示了复杂的人事现象。它表明围绕在林则徐身边的人并非全是品德高尚的君子,而那些对林则徐心怀质疑、恶意诋毁的人必定是心胸狭隘、品行不端的小人。这不仅展现了当时官场的复杂与人性的多面,更衬托出林则徐身处复杂环境却坚守正道、不为外界干扰的坚定立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着重强调林则徐将国家的命运视为自己的责任,如同对待自己的家庭一般尽心尽力。“忧国如家”生动地刻画了他爱国的深厚情怀,为国家忧心操劳,无私奉献。“二百余年遗直在”意思是林则徐正直的品德和精神如同历史长河中的珍贵遗产,历经两百多年依然熠熠生辉,为后人所敬仰。此句高度赞扬了林则徐正直的品质跨越时空,具有永恒的价值。

“庙堂依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庙堂”指代朝廷,“草野”代表民间百姓。这句从朝廷和民间两个层面展现了林则徐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在朝廷中,林则徐是国家的坚固屏障,如同长城一般守护着国家的安危,朝廷对他极为倚重,他的才能和威望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民间,百姓把他看作是滋润大地的及时雨,渴望他的到来能为人民带来福祉,解决生活中的困苦。这体现了林则徐深受百姓爱戴,他的恩泽惠及广大民众。“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则笔锋一转,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之情。林则徐壮志未酬,在为国家奔波的道路上,如一颗璀璨的巨星突然陨落。“八千里路”描绘了他为国家事业不辞辛劳、长途跋涉的艰辛历程,“大星颓”形象地表达了他的离世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损失,如同天空中最耀眼的星辰坠落,令人痛心疾首。

整体赏析

这副挽联对仗工整,用词精准。上联从人品和精神层面高度评价林则徐的正直与爱国情怀,下联从国家和民众的角度阐述他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最后以惋惜之情收尾,情感真挚深沉。左宗棠通过此联,不仅表达了对林则徐个人的深切悼念,更让后人铭记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其精神永远值得敬仰和传承,同时也反映出左宗棠对前辈的崇敬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