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鸽 | 烽火丹心——十堰籍参战战友的荣耀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5-07-07 14:58  浏览量:1

——为十堰籍参战战友而作

作者:和平鸽

当烽火在边境线上燃起

十堰的月光便碎成弹片

二十六岁的王光华

二十岁的许书耀

把郧阳的云朵别在胸前

用血色浸染的木棉花

在异乡的土地上

开成一座永恒的纪念碑

刺刀刻下勋章的纹路

陈顺国、刘光明的军靴踏碎雷区

九百双钢底鞋丈量过边境线

每一粒硝烟都记得

房县的山风如何将邹清林、

王玉堂的名字

绣成满山翠绿的松涛

对越战争十堰战友牺牲了14名,

有弟弟接过钢枪

有妹妹顶替当通信兵

有未婚妻顶当医护兵

“红纱巾”系在铁道兵的行囊上

工兵铲挖出的不仅是战壕

还有通向春天的暗河

四十年后,这些幸存者

在稻穗与螺丝钉之间

继续丈量祖国的温度

当硝烟散作教科书里的铅字

那些被弹片击中的名字

仍在老兵的皱纹里生长

他们用伤残的掌心托起黎明

将烽火锻造成星辰

永远悬在十堰的苍穹之上

注:(1)本诗通过"木棉花""铁底鞋""军靴"等意象构建战争记忆,以"红纱巾""稻穗""螺丝钉"象征和平年代的奉献。通过"弟弟接过钢枪""未婚妻顶当医护兵、红纱巾"等细节展现精神传承,末段将个体生命升华为永恒星辰,呼应书名中的"荣耀与传承"。全诗未直接引用具体数据,但通过"二十六岁""九百双""四十年"等数字意象,以及"王光华""陈顺国"等典型人物,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2)“烽火丹心”倾注了作者况俊峰等战友的心血和汗水,承载了所有参战军人军属(烈士、烈属)等英雄们情感和泪水以及寄托!感召着国民和青年一代以及后人们对卫国军人的敬仰爱戴!值得大力宣扬和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关注和支持,形成共鸣、共振!

编者:和平鸽(况俊峰),中共党员,十堰市税务局退休干部,军旅生涯十一年,税务历程三十二载,三次立功,多次受奖,荣获十堰市国家税务系统改革标兵、党员标兵、十堰市茅箭区首届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一九七九年参战老兵,在部队先后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校(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