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顺大夫绍兴府知府刘公锡墓志铭(原作者:聂鹤龄 )

发布时间:2025-07-08 17:04  浏览量:1

原文:

隆庆辛未(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十月二十八日,吾友钝庵先生刘公考终正寝。阅二日,予缌服往哭于家。己子孟源卜葬于壬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四月十七日,乃奉庠士柴子熠状来问铭于予。悲夫,予安忍铭吾友也。

公讳锡,字德纯。钝庵,其号。其先,晋之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人也。永乐中,徙民实畿甸,行四者始迁于鸡泽。四生聚。聚生雨。雨生仲良。仲良生雷,配李氏,生公。公生而颖敏,幼治朱氏诗,即大明习。弱冠举丙午(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乡荐,明年登进士,选入翰林,读中秘书。已酉(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晋位御史,封其父如己官,母封太孺人。

公,吏事精明,持法严峻。按山东,以澄清自誓,贪墨、豪猾望风屏息。时,太宰李(或为李默)奉诏如京,所过处台省、官都就谒途次,公独不往,李啣之。至部,即出公守绍兴。

越俗嫁女奁具过丰,往往有因而倾产者,以故诸生女者惧费,多不举。公始至,即立嫁娶礼仪定额,县示之。更设历禁,有犯者即如所禁罪之,不少贷。于是,故俗尽革,仁施于无疆矣。

郡故多贵官,其家人率席势纵恣,公一以法裁之。或有所干请,又多不许。以故,吏民畏爱,而士大夫间有不悦者。

倭奴入寇,公日夜戒严,为战守备。寇至,公率将士追击,于桃园村斩首虏数千人,生擒三人,获械器数百件,纪功者以闻,天子嘉之,给赏白金二十两。

始,工部尚书赵文华行祷海神,劾奏尚书张经、都御史李天宠,论死西市。时,又以监督军务至大索赂赂,诸司凛凛畏罪,问遗者接踵。或以谓公,公太息曰:“奈何朘民膏以媚权贵也。即获罪,吾甘之矣。”竟弗予,赵果大怒,求摘公罪,无由。

居无何,寇复至。会御史钱鲸,慈溪人也,携眷归,道经境内,遇贼,被害。赵即劾奏公交通倭寇,致杀宪臣,诏逮公下狱,祸且不测。公上疏论辩,天子廉公冤,事下部议,法司白其诬,即议开释。会仇公者构为蜚语,竟谪戍雁门。

公携二仆如伍。诸生多来从学,日与之讲“坟典”,确古今,欣欣然殆忘乎其为羁旅也,乃匾其轩曰“亨旅”云。今上嗣位,始赦归田里,寻复其官。

公象貌魁然,议论英发,吐音如洪钟,性直质刚方,不轻假人辞色。遇人之善者,虽贱,必下之;不善者,虽大贵人,视之蔑如也。博极群书,文辞苍郁,绰有秦汉风致。气节才识,迥出一时,向令得尽展布,其所树立宁可量哉!

配戴氏,封孺人,孝敬慈惠,雅叶公志。侧室严氏、张氏。子男二,长即孟源,严出,娶平乡县监生张惟宪女;次孟池,张出,聘永年县举人王三畏女。女三,长,戴出,适南和县生员白惯;次,严出,许聘典膳于英男士亨;次,张出,许聘教授康守愚子应乾。

公生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二月初三日,享年仅四十有八。殁之日,家无余资,卖田四十亩以葬,兆在县南六里许。

嗟乎!予同公领乡书,公以弟视予。予狂戆寡合,独公不予弃,岂气味之有相似耶?予尝病公过亢,公亦以予不谐于俗,每劝予弗仕。相期筑室于滏水之涯,浮白吟诗,以终其天年。嗟乎!岂意其遽舍我而逝耶!痛哉,痛哉!乃挥涕而为之铭。

铭曰:

胡纵尔才?顾限于其官。

胡丰尔德?顾啬于其年。

悠悠苍天,竟不知其胡为而然。

译文: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十月二十八日,我的好友钝庵先生刘公寿终正寝。过了两天,我穿着细麻布丧服前往他家吊唁痛哭。己丑年孟源占卜后选定在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四月十七日下葬,于是孟源带着庠士柴子熠所写的行状来向我求写墓志铭。悲痛啊,我怎么忍心为我的好友撰写墓志铭呢。

刘公名锡,字德纯。钝庵是他的号。他的祖先,是山西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人。永乐年间,朝廷迁徙百姓充实京城周边地区,排行第四的祖先才迁到鸡泽。这第四代祖先生了聚。聚生了雨。雨生了仲良。仲良生了雷,雷娶李氏为妻,生下了刘公。刘公生来聪慧敏捷,幼年研习朱熹所注的《诗经》,很快就非常精通熟悉。

刘公二十岁时在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乡试中中举,第二年考中进士,被选入翰林院,阅读宫廷中的秘籍。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晋升为御史,朝廷封他的父亲与他同样的官职,母亲被封为太孺人。

刘公处理政务精明干练,执行法令严厉。巡视山东时,他以澄清吏治为誓言,贪官污吏、强横狡猾之人听闻后都有所收敛。当时,太宰李(或许是李默)奉诏进京,所经过之处,台省官员都到途中拜见,唯独刘公不去,李因此怀恨在心。到了吏部,就把刘公调出京城去做绍兴知府。

绍兴当地风俗,嫁女儿时陪嫁的嫁妆过于丰厚,常常有人因此倾家荡产,所以很多生了女儿的人家害怕花费,大多不养育女儿。刘公刚到任,就制定了嫁娶礼仪的固定标准,在各县张榜公示。还设立了长期的禁令,有违反的人就按照禁令治罪,绝不宽容。于是,旧有的不良风俗全部革除,他的仁德施行到了无尽之处。

绍兴郡原本有很多显贵官员,他们的家人大多倚仗权势肆意放纵,刘公一律依法制裁。有人来求情请托,大多也不答应。因此,官吏和百姓既敬畏又爱戴他,然而士大夫中却有一些人不高兴。

倭寇入侵,刘公日夜戒严,做好战斗防守的准备。倭寇到来,刘公率领将士追击,在桃园村斩杀倭寇数十人,生擒三人,缴获器械数百件,记录战功的人上报朝廷,天子嘉奖他,赏赐白银二十两。

起初,工部尚书赵文华去祭祀海神祈祷,弹劾尚书张经、都御史李天宠,二人被判处死刑在西市斩首。当时,赵文华又以监督军务的身份来到此地大肆索要贿赂,各部门官员都畏惧获罪,送礼的人接连不断。有人对刘公说了此事,刘公长叹道:“怎么能搜刮百姓的钱财来讨好权贵呢。即使因此获罪,我也心甘情愿。”最终没有给赵文华贿赂,赵文华果然大怒,想挑刘公的罪过,却找不到理由。

没过多久,倭寇又来侵犯。恰逢御史钱鲸带着家眷回家乡慈溪,路过绍兴境内,遭遇倭寇,被杀害。赵文华就弹劾刘公勾结倭寇,致使杀害了御史大臣,皇上下诏逮捕刘公入狱,灾祸将难以预料。刘公上疏辩解,天子查访后知道刘公冤枉,将此事交相关部门处理,司法官员查明这是诬陷,就商议释放刘公。恰逢仇视刘公的人编造流言蜚语,最终刘公被贬谪到雁门戍边。

刘公带着两个仆人前往戍边之地。很多儒生前来跟从他学习,他每天和他们讲解古代典籍,考订古今之事,欣然自得,几乎忘记自己身处他乡,于是为自己的屋子题匾叫“亨旅”。当今皇上即位,才赦免刘公让他回到家乡,不久恢复他的官职。

刘公相貌魁梧,议论见解卓越不凡,说话声音如同洪钟,性格正直质朴、刚正不阿,不轻易给人好脸色。遇到善良的人,即使对方身份低贱,也一定礼贤下士;遇到不善良的人,即使是达官贵人,也轻蔑地看待。他博览群书,文辞苍劲深沉,很有秦汉时期的风格韵味。气节和才识,远超同时代的人,假使他能得以充分施展抱负,他所取得的成就难道可以估量吗!

刘公的妻子戴氏,被封为孺人,她孝顺恭敬、慈爱仁惠,与刘公志趣十分相投。妾室有严氏、张氏。有两个儿子,长子就是孟源,是严氏所生,娶了平乡县监生张惟宪的女儿;次子孟池,是张氏所生,与永年县举人王三畏的女儿订婚。有三个女儿,长女是戴氏所生,嫁给南和县生员白惯;次女是严氏所生,许配给典膳于英的儿子于享;三女是张氏所生,许配给教授康守愚的儿子康应乾。

刘公生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二月初三日,享年只有四十八岁。去世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卖掉四十亩田地来安葬他,墓地在县城以南六里左右的地方。

唉!我和刘公一同考中举人,刘公把我当作弟弟看待。我性格狂直憨厚,不合群,只有刘公不嫌弃我,难道是我们志趣相投吗?我曾经担心刘公过于刚直,刘公也认为我与世俗不相合,常常劝我不要做官。我们相约在滏水岸边建造房屋,饮酒吟诗,来度过余生。唉!哪里想到他突然离我而去呢!悲痛啊,悲痛啊!于是挥洒着眼泪为他撰写这篇墓志铭。

铭文写道:为何施展你的才华,却官职受限。为何品德高尚,却寿命短促。悠悠苍天啊,竟然不知为何会这样。

作者简介:

聂鹤龄,号仁山,曲周杨固村人。明嘉靖丙午科(公元1546年)举人,曾参与纂修曲周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