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了长寿是怎么做的
发布时间:2025-05-16 19:34 浏览量:5
**古人为了追求长寿,到底有多“变态”?** 这问题要放在西汉那位传奇宰相张仓身上,恐怕答案会让人瞠目结舌。这位老先生,为了延年益寿,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到了“为老不尊”的地步。但他去世时,却万人空巷,哭声震天,这又是为何?
话说这位张仓,出身可不一般,乃是名门望族之后。他与韩非子、李斯这些响当当的人物都是同门师兄弟,都是荀子的得意门生。可惜,张家有个“遗传缺陷”——世代身材矮小,而且族人还以“无耻”闻名。偏偏张仓是个异类,他天赋异禀,身高八尺(约一米八四),在那个时代绝对算是巨人了,而且面容英俊,气宇轩昂。亲友们纷纷感叹:“这小子,简直是张家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啊!”甚至连千古一帝秦始皇都惊动了,把他召入宫中,还给他安排了一个肥差——皇家图书馆馆长。
这可是个清闲又体面的美差,多少人挤破脑袋都求不来。可张仓心高气傲,心想:“堂堂七尺男儿,居然让我来管书?这简直是浪费人生!”于是,他故意找茬,没过多久就因小事触怒了始皇,差点丢了小命,最后仓皇逃回老家。
这时,正值秦末天下大乱,英雄辈出。张仓也觉得自己该干一番大事,于是他审时度势,决定投奔刘邦。他凭借过人的才智,为刘邦出谋划策,立下汗马功劳。等到天下大势已定,他又将自己的数学天赋巧妙地运用到国家财政管理中,从一个带着算盘的“数学怪才”,摇身一变,成为了权倾朝野的财政大臣。
俗话说得好,“管钱的差事,美差、油水大、前途宽”。张仓的财富开始迅速积累,这本来就已经是他人生的巅峰了吧?然而,真正的巅峰还在后面。
到了文景之治时期,朝堂上大多是些勇猛的武将,一个个身材魁梧,粗犷无比,但真正能静下心来思考国家大计的却寥寥无几。而张仓在这样的环境中,犹如一股清流,他每日埋头钻研,还制定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他被任命为丞相,站上了权力的巅峰。放眼古今,恐怕没多少人能像他这样,既精通学术,又能治国安邦,还能活到一百多岁。
更令人钦佩的是,张仓凭借个人魅力,废除了让所有人都闻风丧胆的“特殊刑罚”——宫刑。这种刑罚,简直能把人折磨成“人彘”,生不如死。张仓的仁德之举,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大家都说他是“仁德与才智并重”的典范,纷纷为他点赞。
然而,尽管张仓功勋卓著,但在正史中却鲜有他的名字。这其中的原因,可能与他的“养生之道”有关。没关系,历史是写给后人的,他自己心里清楚就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仓开始沉迷于养生之道。他年近九旬时,身体机能开始衰退,只能依靠温热的流食为生。这时,一位方士进言,称有一种“初乳汤品”可强身健骨,益气养神。张仓对此深感兴趣,便安排专人每日采集调配。他对这“初乳汤品”的要求极其苛刻,所用材料皆需温和清新,采集于日出之初,必须新鲜入汤。哺乳师需亲手备齐,再由他每日定时服用。
据说,不到一个月,张仓就精神大振,面色红润,甚至久坐也不会感到疲惫。时间一长,他居然真的感觉到身体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说到这位张仓对“哺乳师”的挑选,那标准简直可以用“变态”来形容。他要求这些女子必须体态丰盈,相貌标志,光是看着她们,就能让他心情愉悦。而且,他只喝“初乳”,认为这才是滋补的圣品。任何身材走样或气质不合的,一律淘汰。为了确保“奶源”的质量,他还专门聘请了“调理专员”,负责照顾这些哺乳师的饮食起居,确保她们能够产出“高质量”的乳汁。
除了对“奶源”的严苛要求,张仓对妻妾的挑选也同样“高标准”。他只钟情于那些仪态端方、气质出众的女子。任何没有达到他要求的,都会被无情地排除在外。起初,他的妻妾只有十几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竟然飙升到了上百个,甚至有传言说达到了几百个。可以说,退休后的张仓,他的生活连皇帝都自愧不如。他每天睡到自然醒,据说还活到了一百零四岁。
说到底,张仓的养生法则其实很简单:吃得好、喝得好、睡得好。但他的“喝得好”,却充满了争议和“变态”的色彩。他用这种方法,不仅延年益寿,还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虽然他的行为在当时就备受争议,但他去世时,却有许多人为之落泪。这其中,既有对他废除宫刑的感激,也有对他传奇人生的唏嘘。
张仓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图书管理员”一步步爬到丞相的位置,又通过“另类”的养生方法活到了一百多岁。他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充满了戏剧性。他虽然“变态”,却也充满了“人性”。他的一生,值得我们深思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