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000名解放军被3万敌军包围,一地主:我一人就可退敌
发布时间:2025-07-11 14:01 浏览量:1
文:博览
1946年8月,身处中原的岳西冶溪镇东侧的一支解放军队伍陷入了绝境。
这支队伍是由吴诚忠和张体学所率领的独二旅,为了帮助大部队突围,他们几千人拖住了30000多名敌人。
不仅是人数差距,当时独二旅和国民党军队的装备差距也很大。
陷入国民党铁桶包围的独二旅,几乎是没有任何的活路可走了。
图源网络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胡之杰的地主站了出来,为独二旅的撤退,撕开了国民党的包围圈。
身为地主胡之杰,他为什么会突然帮助解放军?而他又是如何轻松破开了敌人的包围呢?
1946年,地主胡之杰家中,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他们是解放军独二旅的战士,被国民党的大部队一路围剿到了这里。
胡之杰是当地的一个地主,平时以老师为工作的他也接触了先进的思想,对于解放军战士们他自然是不会陌生,所以便收留了战士们。
图源网络
这才让独二旅虽然有了喘息的机会,但是旅长吴诚忠依然是忧心忡忡。
他所率领的独二旅在这里的任务,便是吸引国民党大部队的火力,让解放军主力可以撤退。
现如今解放军主力已经转移成功,但留下来的他们却被国民党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根本没有脱身的机会。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那无异于坐以待毙。
虽然战士们早已做好了牺牲的打算,但是毕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吴诚忠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战士活下来。
为了第二天的决战,他下令让战士们早点休息、吃好喝好。同时还销毁了部队内的所有文件,借此来不让敌人发现我军的秘密。
看到满脸忧愁的吴诚忠,胡之杰笑着问道:“怎么,明天的决战还没有准备好吗?”
吴诚忠
听到胡之杰的话,愁极了的吴诚忠苦笑着回道:“决战自然是准备好了,但是敌军数量实在太多,我们只能拼死多杀几个敌人。”
“有多少?”
“三万多。”
听到这话,胡之杰的表情也变了,他明白眼前的独二旅最多不过5000多人,面对三万多的国民党军队,就算能赢也几乎会被全灭。
想到这里,胡之杰赶忙问道:“包围镇子的部队,是国民党的哪只部队。”
对于吴诚忠来说,这肯定算不得军事机密,便大方地告诉了胡之杰:“是国民党72师,师长是杨文瑔”
吴诚忠话音刚落,胡之杰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让吴诚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
胡之杰摆了摆手,回应道:“旅长你不用担心,保证明天只需我一言,保证独二旅成功撤退!”
吴忠诚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他只把胡之杰当成乡野教师,怎么可能做到这种事情。
不过且不说这次是否能成功突围,为什么独二旅会陷入这样的包围之中呢?
图源网络
大军压境
1946年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正式背叛革命,解放战争的枪火由此打响。
在最初的战斗中,兵力超过我军的国民党可以说是占尽了优势,尤其是在中原的岳西冶溪镇东侧,我军被国民党军队所包围。
而当时我军的总人数不过3万多人,但是国民党川军的人数却超过30万。这样的人数差距,让这场战斗几乎没有悬念。
中央也知道,如果继续硬着头皮打仗,就算是各种战术使用得当,最多也就能重创敌军。
而我军所要付出的代价,将是3万名解放军战士的性命。
除此之外,当时的解放军虽然已经不用继续生产小米加步枪,有了自己生产武器的能力。但比起国民党使用的美式装备,其间的差距还是相当之大。
这一战,几乎没有胜算。
图源网络
因此,中央便决定组织一支队伍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以此来掩护大部队的突围。
而掩护的重任便交在了吴诚忠和张体学的身上,两人奉命带领着只有6000多人的独二旅来面对敌人的30万大军。
这是一个几乎必死的任务,这也是一个几乎必败的战斗。但是在独二旅战士们的眼中,这一战非赢不可。
如果他们失败了,那么主力部队也将遭遇灭顶之灾,所以战士们便抱着必死的决心来执行任务。
但哪怕如此,吴诚忠也不能就这样看着战士们送死。身为领导人的他,必须在将伤亡控制在最低的限度之下,完成这一次的任务。
图源网络
因此在敌人的猛攻之下,吴诚忠也丝毫没有放弃,带领着战士们且打且退,保留星火的同时,退到了住在中原的岳西冶溪镇东侧的胡之杰家中,让战士们有了喘息的机会。
而在胡之杰和吴诚忠交流完了之后,当天晚上胡之杰便离开了自家院子,走向国民党军队的驻地。
而等到第二天早上,原本将镇子围了个水泄不通的国民党军队,突然在东北一角打开了口气,任由独二旅的战士们通过。
原本战士们都已经做好了牺牲的打算,但是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地突破包围,又是大家始料未及的。
到了这个时候,知道这件事情是胡之杰手笔的战士们,都忍不住问这个山野教师究竟是谁?
图源网络
在成为地主之前,胡之杰也是一个国民党的军人,而且不是一般的军人。他曾任国民党第72师师长,同时也是国民党四川军的一名军长。
而他之所以会选择离开国民党,并帮助共产党,正是因为他对国民党早已心灰意冷。
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屡次做出损害中华民族利益的事情,甚至还要和犯下侵华罪行的日军合作,这让胡之杰彻底失去了对国民党的信任。
除此之外,蒋介石还因为他曾参加武昌起义的经历,所以经常打压他,胡之杰处处受压制,就选择了离开国民党。
离开国民党回到老家之后,胡之杰当起了一名教书先生,带领当地的青年接近先进思想。再加上他曾经做师长积累的财富,他也在老家岳西冶溪镇置办了不少的家产,成了个有名的地主。
图源网络
原本心灰意冷的胡之杰想着就这样度过余生。
不过对于作风优良的人民解放军,他还是很有好感的,在这一次帮助独二旅之前,他也曾多次为人民解放军捐赠物资。
而在独二旅被围困在岳西冶溪镇之后,他更是直接将自己家的大院拿了出来,作为解放军战士们修整的营地。
但此时他还没想着出面,但独二旅的军风,却让他改了主意。
从到岳西冶溪镇之后,独二旅的战士们不仅帮着胡之杰打扫庭院,而且还经常下地帮当地的老百姓干活。相比起国民党军强抢老百姓财物,独二旅则是以身体现出,什么叫军民一家。
从这支衣衫褴褛的解放军战士们的表现中,胡之杰感受到了解放军令人惊叹的意志。
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胡之杰听到围堵独二旅的是72师,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胡之杰之前是72师的师长,那时候72师还叫72军。在与吴诚忠交流后的当晚,他便动身来到了72师驻军之地。
此时72师的师长,已经从老部下傅翼,变成了杨文瑔,但胡之杰在72军还是很有威望的。
看到老长官来了,72军的人都兴奋不已,杨文瑔更是立即设宴准备款待胡之杰。
不过胡之杰却拒绝了杨文瑔的款待,看门见山地说道:“我这一趟来是想让你放独二旅一条生路。”
听到胡之杰的话,杨文瑔的表情一下就变了。要知道这一次的任务是上级亲自交代的,如果失败,那他面临的惩罚,会牵连整个72军。
胡之杰一眼看出了杨文瑔内心所想,立马跟着说道:“我也知道你是奉命行事,但你们是中国人,独二旅也是中国人。一块打打日本人也就算了,中国人在我面前手足相残,这我可看不下去。”
图源网络
说到这里,杨文瑔陷入了犹豫之中。其实他的心里也一直明白,国民党对待川军的态度如何,国民党对待整个中华民族的态度如何。
所以对于这样的任务,他心里也十分不乐意。
看到杨文瑔陷入沉默,胡之杰知道自己得添一把火:“蒋介石如何对我,如何对咱们72师的你心知肚明。这一战虽然72师必胜,但是解放军的战斗力你也知道。如果72师损失太多,蒋介石肯定会裁撤72师!”
“胡师长你说的我都懂,但是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你说不打,我也不想打,那该怎么办?”
说到这里,胡之杰便露出了笑容:“你不用直接放他们走,只要让东边的驻军转移一下就好。”
“好,就听胡师长的!”
于是胡之杰这一趟,便用口舌劝退了72师的大军。
国民党军队
金蝉脱壳
胡之杰回到大院之后,便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吴诚忠。
可吴诚忠的心中尚有余虑,所以没有表现得太过高兴。但是在那个时候,他已经没了别的办法,就算不相信胡之杰,他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
于是在第二天一早,他先告诉战士们可能有一场硬仗要打,让战士们做好备战准备走向了胡之杰告诉他的出路。
等他们来到岳西冶溪镇东边时,吴诚忠惊喜地发现,当地的国民党驻军真的消失不见了,就连一个巡逻的士兵都没有。
大喜过望的吴诚忠立马命令战士们放下戒备,开始全速脱离岳西冶溪镇。
图源网络
在这一次十死无生的反围剿战中,靠着胡之杰的帮助,独二旅毫发无伤地脱离了敌人包围圈。
多年后,吴诚忠每每想起这一次战斗,在心有余悸的同时,向胡之杰表示了感谢:“若不是胡老的帮助,我恐怕早就死在岳西冶溪镇了。”
在这一次帮助解放军之后,胡之杰彻底地站在了幕后,过起了自己悠闲的老年生活。就连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屡次邀请他出山,都被他所拒绝。
不过也能理解,毕竟胡之杰是曾经的国民党将领。
但他更将自己看做一个中国人,即使不在职也心系国家,每当国家需要,他都会站出来尽自己的一份力。
图源网络
“退休生活”中,他也没有闲着,作为当地德高望重的老师,他将自己的身心都扑在了教育学生上。
而1955年吴诚忠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他也依然忘不了胡之杰,还多次拜访胡志杰回忆往事。
胡之杰的前半生可以说是相当传奇的半生,从一介平民到川军领袖,对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产生怀疑之后,他又能毅然放下自己的辉煌,甘为平凡地回到老家,当一名教书先生,这样的豁达令人敬佩。
而回到老家之后,当了地主的胡之杰,没有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反而是学习着他所敬佩的解放军战士。
做人做事都让人不得不称赞,受到了老百姓们的爱戴。
图源网络
所以并不是出身于国民党军队的人就是坏人,如果不是蒋介石背叛革命的行为,无数曾在抗日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国民党将领与战士,都值得被人们所传唱。
像胡之杰这样受到解放军信赖与尊敬的国民党军官,如国民党长沙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将军,在1949年解放军攻下湖北的时候,陈明仁将军看清时局,最终选择了起义;国民党的陆军中将罗广文,也是一代抗日名将,后来担任第四、第十五兵团司令官,在1949年12月的时候选择了在成都郫县起义。
胡之杰展现出了炽热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一次次打败强敌的依仗。哪怕最初的信仰不同,但最终都会因为爱国而走上同一条道路。
正是一个个如胡之杰一般,不论身处何处也为国着想的勇士,才让曾经势单力薄的共产党发展到了今日的蓬勃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