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为仙师铸剑,妻子贪财售与恶商,半夜剑鸣泣血:报应来了

发布时间:2025-07-14 00:00  浏览量:1

乾隆年间,济南府章丘县的铁匠巷里,住着个叫王铁山的打铁匠。此人一手锻造手艺出神入化,尤其擅长打兵器,淬火时掺入的井水取自黑虎泉深处,锻打的铁器寒光凛冽,刃口能吹毛断发。最奇的是他锻打的兵器柄上,总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据说能镇邪避秽,寻常鬼魅不敢近身。

这年霜降刚过,北风卷着枯叶在巷口打着旋儿。王铁山刚把一柄雁翎刀打磨完毕,正用粗布擦拭着刀身,忽听铺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进来的是个身披蓑衣的老道,斗笠压得极低,只露出一截苍白的下巴,手里拄着根枣木拐杖,杖头雕着只展翅的仙鹤。

“给我打柄斩妖剑,三日后辰时,自有人来取。”老道声音沙哑,像两块青石在摩擦,“用料要好生斟酌,莫要偷工减料。”说罢从袖中摸出块巴掌大的玄铁,黑沉沉的泛着幽光,往铁砧上一放,竟陷进半寸深。

王铁山刚要追问,老道已转身出门,蓑衣下摆扫过门槛时,带起一阵旋风,卷得地上的铁屑纷纷打转。等他追出去,巷子里空荡荡的,只有墙角的老槐树在风中哗哗作响,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事被王铁山的妻子赵氏听了去。她正蹲在灶台前烙饼,闻言直起身,围裙上沾着面粉:“你莫不是累糊涂了?哪有这般蹊跷的买卖?这玄铁看着是稀罕物,不如融了打些农具,还能换几石米。”

王铁山却盯着那块玄铁出神。他祖父曾是阴阳行当里的人,留下本残破的《阴骘录》,里头提过玄铁能引阴阳二气。此刻玄铁在油灯下泛着冷光,竟隐隐有水流之声,他心头一震:“这定是异人所托,怠慢不得。”

接下来三日,王铁山关了铁匠铺,把自己锁在作坊里。他取出祖传的八卦炉,燃上松柴,将玄铁投进去。火光从炉口喷涌而出,映得他脸颊通红,汗水顺着额角滴进炭里,滋滋冒白烟。锻打时他特意在剑脊上刻了“除暴安良”四个篆字,剑格处雕成虎头模样,虎口大张,獠牙毕露。

第三日天刚蒙蒙亮,剑成了。那剑长三尺七寸,剑身如秋水般明澈,往晨光里一照,竟能映出人影背后的三魂七魄。王铁山将剑插进鲨皮鞘,正想擦拭,忽听门外传来马蹄声,紧接着是个粗嗓门在喊:“王铁匠,快把你新打的好东西拿出来瞧瞧!”

来的是本地盐商胡三膘子。这人肥头大耳,穿着件紫绸袍子,腰间挂着块羊脂玉,身后跟着两个家丁,个个横眉立目。他早就听说王铁山在打宝贝,特意带着银子来强买。

赵氏在里屋听见动静,眼珠子一转,偷偷摸出那柄斩妖剑。她瞅着胡三膘子腰间的玉佩,心里盘算着:“这剑若能换些银两,够给儿子娶媳妇了。”不等王铁山出来,她就把剑捧了出去,脸上堆着笑:“胡老爷好眼光,这剑刚出炉,您给五十两银子就行。”

胡三膘子掂量着剑,只觉寒气逼人,骨头缝里都发凉,却嘴硬道:“二十两,不卖拉倒。”赵氏咬咬牙,刚要应承,王铁山从作坊里冲出来,吼道:“这剑不卖!”

“反了你了!”赵氏把眼一瞪,推了王铁山一把,“咱家米缸都见底了,你还守着这破剑当饭吃?”说着抢过剑塞进胡三膘子手里,“二十两就二十两,成交!”

胡三膘子得意地笑了,扔下令牌:“去账房取银子。”转身带着家丁扬长而去,那柄剑在他腰间晃悠,剑鞘上的虎头仿佛在暗暗磨牙。

王铁山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赵氏说不出话:“你……你这是要遭天谴的!”赵氏却啐了一口:“我看你是打铁打傻了,二十两银子够买半年口粮,天谴能当饭吃?”

当天夜里,王铁山翻来覆去睡不着。三更时分,忽听院外传来“呜呜”的声响,像是有人在哭。他披衣出门,只见那柄斩妖剑竟插在院中的老槐树上,剑身在月光下泛着红光,剑穗无风自动,滴滴答答往下掉血珠。

“不好!”王铁山心头咯噔一下,想起《阴骘录》里的话:“神兵若落恶人手,三日必饮主人血。”他刚要拔剑,胡家那边突然传来惨叫,紧接着火光冲天,映红了半个夜空。

原来胡三膘子拿了剑,当晚就带着家丁去抢邻村张寡妇的良田。张寡妇抱着孩子跪在地上哭,胡三膘子不耐烦,拔出斩妖剑就要砍,谁知那剑突然脱手飞出,在空中转了个圈,直挺挺刺进他心口。家丁们吓得魂飞魄散,乱跑中撞翻了灯笼,引发了大火。

等王铁山赶到时,胡家大院已成火海。他在人群里看见个熟悉的身影,正是那日的老道,此刻斗笠已摘下,露出张清癯的脸,眼角的皱纹里仿佛藏着星辰。“你可知罪?”老道问道,声音里带着叹息。

王铁山“扑通”跪下:“弟子知错,不该让神兵落于恶人之手。”老道摇摇头:“非也,你妻子贪财是因,胡三膘子作恶是果。但你既知玄铁来历,却未阻止,也有过失。”说罢抬手一指,王铁山只觉一阵天旋地转,晕了过去。

再次睁眼时,王铁山发现自己站在一座大殿前,殿门上牌匾写着“酆都宝殿”四个金字,两旁立着牛头马面,青面獠牙,手里的锁链“哗啦”作响。殿上坐着个穿黑袍的阎王,头戴冕旒,双目如电。

“王铁山,你可知罪?”阎王拍了下惊堂木,声音震得梁上的灰尘都掉了下来。王铁山刚要辩解,旁边转出个判官,手持毛笔,腰悬令牌,正是那老道模样。

“阎君息怒,”判官拱手道,“此乃小神之计。胡三膘子阳寿本未尽,但他残害百姓,罪加一等,需提前收归地府。那柄斩妖剑是小神所炼,剑中封着百鬼冤魂,专噬恶人,原是要借王铁山之手除害。”

阎王皱眉:“那为何让他妻子卖与胡三膘子?”判官笑道:“一来,胡三膘子作恶多端,需让他死在自己贪念上;二来,王铁山祖父曾救过小神的先祖,此次让他经历这番,是要他明白‘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道理。他本性纯良,只是被俗世所迷。”

王铁山这才明白,原来老道是地府的崔判官,特意来点化他。崔判官递给一张纸:“这是胡三膘子的罪状,你且看看。”纸上密密麻麻写着他强占民田、逼死良民的恶行,每一条都用朱笔圈着,触目惊心。

“你回去后,”崔判官说,“用胡家抄没的银两开家铁匠铺,专给穷苦人打造农具,分文不取;若遇恶人求购,便要他散尽家财赎罪,否则宁死不打。”说罢往他眉心一点,王铁山只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再睁眼时已躺在自家炕上。

窗外天已亮,赵氏正坐在床边抹眼泪,见他醒了,哭道:“当家的,我错了,不该贪那银子……”王铁山坐起身,把地府见闻说了一遍,赵氏听得面无人色,连连磕头:“我再也不敢了。”

后来,王铁山果然开了家铁匠铺,取名“济世炉”。铺子里挂着块牌子:“善者来,分文不取;恶者至,千金不卖。”他打的农具特别耐用,锄头能挖三年不卷刃,镰刀割麦如切菜,穷苦百姓都念叨他的好。

有回县里的刘举人来买刀,这人平日里横行霸道,强抢民女。王铁山指着牌子说:“要刀可以,先把抢来的女子送回家,再捐五百两银子修桥。”刘举人气得吹胡子瞪眼,却被百姓们围着骂,只好灰溜溜照做。

这事传开后,济南府的人都说,王铁匠的铺子不是铁匠铺,是面照妖镜,好人坏人一照便知。那柄斩妖剑后来被供奉在城隍庙,剑身上的血迹变成了朱砂痣,据说夜里还能听见剑鸣,吓得恶人不敢靠近。

又过了十年,王铁山的儿子考中了进士,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有人说这是王铁山行善积德的报应,也有人说,是崔判官在暗中保佑。而王铁山依旧每天打铁,炉火映着他的白发,叮当声里藏着四个字:善恶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