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调节情绪——制怒
发布时间:2025-07-14 03:02 浏览量:1
怒,是人的意愿或活动遭到挫折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紧张。荀子说:“怒是由荣辱而生的不快之感。”《淮南子》说:“人性有侵则怒。”怒是一种消极情绪。《素问》举痛论说:“怒者气逆,甚则呕血及飨泄。”《灵枢》本神说:“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怒最易伤人心神,无论少怒,愠怒,大怒,都有损健康。《三元延寿参赞书》说:“少怒则形佚,悄悄忿恨则损寿。”中医还有“暴怒伤阳”,“怒伤肝”之说。发怒时,肝气上逆而头昏;肝气横逆而胁肋闷痛;肝气犯脾,出现不想吃饭、胃痛等。现代医学认为,人在愤怒时,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加快。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出现头昏、失眠等;继而内分泌失调,引起多种疾病。所以,怒对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
制怒的方法。制怒首先要做到“忍”和“忘”二字。《古今医统》杂著类记载“和气汤”专治一切怒气。书中说:“先是一个忍字,后用一个忘安,右二味和匀,用不语唾咽下。此方,先之以忍,可免一朝之忿也;继之以忘,可无终身之憾也。”《畜德录》说:“耐以制吾之忿。”许多人在自己案头置“制怒”二字,作为养生之训。具体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一)当您要发怒时,要提醒自己控制情绪
首先,要使自己冷静下来。如有一事之违就勃然大怒,这是没有涵养的表现。冷静下来,分析事情的缘由,有时可能是由于自己的认识偏差造成,责任不在对方。这样,一场误会就可避免。
(二)学会容忍
《遵生八笺》说:“容则能恕人,忍则能耐事,一毫之咈,即勃然大怒,一事之违,即愤然而发,是无涵养之力,薄福之人也。”所以,要学会容忍让步。这样,既有利于解决问题,又会赢得别人的爱戴。
(三)制怒
凡事遇到看不惯,容易引起恼怒时,可以尽量回避它。
(四)发泄
若怒气实难扼制时,可以借一定的方式予以发泄,如到僻静处大吼一声,摔打石头,等等。
(五)转怒气为发愤图强
历史上有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脚不韦迁蜀;世传《吕览》为发愤之所作。就是把愤怒转移到事业上,立志作出成就的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