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漳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决议

发布时间:2025-07-19 02:18  浏览量:1

中国共产党漳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决议(2025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漳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漳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于2025年7月15日召开第九次全体会议。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王进足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王进足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以来市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市委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坚持“奋勇争先、再上台阶”,聚焦“五个走前头”要求,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争先年”活动,千方百计稳增长、增动能,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合资源抓创新、强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蹄疾步稳抓改革、促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多措并举谋协作、抓联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不懈兴文化、树新风,进一步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漳州新形象;持之以恒办实事、惠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矢志不渝聚合力、保稳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坚定不移抓党建、固根本,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全会指出——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战略决策,多次对福建提出相关重要要求,2024年又回到福建、亲临漳州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怀着感恩之心、爱戴之情、奋进之志,在深学细悟中增强政治自觉,在认清形势中增强思想自觉,在把握要求中增强行动自觉,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强担当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示范、走前头,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全会指出——

——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走前头,积极探索共同富裕的漳州实践,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共同富裕这一本质要求,坚持区域差异化协同发展、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锚定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的主攻方向,统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新时代山海协作,有效激发县域发展活力,推动区域布局协调、产业结构优化、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全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为全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探索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贡献漳州力量。

全会强调——

——

构建“五大枢纽”,抢占区域发展先机。畅通交通动脉,立足构建具备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推进城际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山海公路网络,高效联接港口、机场、客货运枢纽等节点,不断提升与周边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构建能源基地,坚持“核风光储氢”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大基地、大网络、大平台”建设,高质量推进清洁能源开发,提升清洁能源集聚、运输、储备、交易能力。优化产业布局,围绕“三头六臂”支柱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古雷石化基地建设,做强深远海养殖、临港工业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高新产业,深化产业配套协作,推动优势产业联动发展。完善物流体系,着力建设多式联运型综合物流园区,推动物流与周边区域制造业、商贸业、现代农业联动融合发展,打造辐射区域广、集聚效应强、服务功能优、运行效率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拉紧文化纽带,加快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提升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影响力,充分激发“田园都市、文化名城”特质,持续打造五大文旅带,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切实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全会强调——

——

夯实县域支撑,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聚焦做大工业、做强农业、做优服务业,深化推进产业社区提质增效,推进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标准化建设,加快打造特色化景区,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提升城乡建设品质,统筹做好城乡规划布局,分类实施“小城镇、大城关”建设,一体布局县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县域人口回归、人气提升、人力挽留、人才聚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十镇百村典型引领、百镇千村共富共美”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会强调——

——

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发展动力活力。向改革要动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持续完善乡镇管理体制,用好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深化拓展“一市一试点、一县一特色”专项改革和民生领域重点专项改革项目,努力推出更多改革经验和成果。向开放要潜力,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用好中菲“两国双园”、中沙(福建)产业合作区等平台,持续推进漳台“五大板块”融合,在内外联动、取长补短中促进区域开放合作。向创新要活力,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建好“圆山创新港·科学城”,大力推进低空经济发展,抢抓人工智能、动力储能电池、特钢精钢骨架以及复合型硅胶材料等细分赛道,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全会强调——

——

坚持生态优先,擦亮绿水青山底色。全方位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山上山下、贯通上游下游、协同陆地海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两江两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一体推进入海排污口整治、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全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全领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持向“绿”转型、携“绿”同行,促进区域间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降低“含碳量”。

全会强调——

——

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生活品质。拓展增收就业渠道,发挥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在就业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跨区域劳务协作,大力实施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推动群众稳定增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高效配置城乡区域公共服务资源,推进人口集中流入地学校扩容增位,扩大县域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深入实施“圆山计划”,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持续推进农村幸福院、社区餐厅、生命公园等建设,促进优质基本公共服务延伸覆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抓好社会矛盾风险前端防范化解,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全会要求——

——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落实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全过程各方面,广泛凝聚抓落实、求实效的强大合力。“一盘棋”统筹推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构建全市一体、上下联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一股劲”奋勇前进,传承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引领带动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抓落实促发展。“一条心”多方共进,引导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献智出力,把群众中蕴藏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

全会号召——

——

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牢记嘱托、砥砺前行,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走前头,积极探索共同富裕的漳州实践,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