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的员外郎:大结局
发布时间:2025-07-20 17:00 浏览量:1
第502章不满
“等一下。”
宋清淮看清那孩子脸的瞬间,有什么从脑中一闪而过,很快想明白其中关键,于是喊住远走的几人。
差役停下押人的动作,转身恭敬道:“大人请吩咐?”
宋清淮虽然震惊于刚才的发现,却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于是柱子重新跪在地上,原本准备离开的众人,又围拢过来,想看县令大人发现了什么?
只有苏玉儿被这声‘等一下’,吓得差点将孩子掉到地上,心脏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只因她注意到,县令大人目光在女儿脸上停顿片刻,随后便喊停,想来定是看出了什么。
忙将女儿的脸往怀里藏,岂图阻止旁人窥探,此时此刻,她恨不得一巴掌拍死自己,怎么就给忘了,女儿与柱子有五分相似。
听到凶手被抓,只想着如何让柱子闭紧嘴巴,抱着孩子就跟过来,却忘记,孩子的长相才是最关键。
只要有心,很容易发现真相,之所以不怕宋兴发现,只因女儿有五分像她,再者注重香火传承的宋家父子,从未正眼看过孩子。
重新落座,宋清淮望着苏玉儿怀里的小女孩,再看苏玉儿那心虚的模样,确认了方才的猜想。
这样的结果让他犯了难,孩子还小,若是当众说出事情真相,从此是否会遭人唾弃?
思虑几番,选择直面问题所在,人总要为自己犯的错赎罪,不可能因为孩子是无辜的,便帮着隐瞒。
长此以往下去,定会形成一股不良风气,想通后,宋清淮放下同情心,指着苏玉儿怀里的孩子,冷声问:“孙伟柱,你不说杀害丁氏的原因,可是因为那孩子?”
柱子提着的心终于死了,自宋清淮喊出等一下,一颗心便高高提起,就怕县令大人发现事情真相,果不其然,拼命隐瞒的真相,最终还是大白于天下。
柱子和苏玉儿两人面如死灰,事情败露的结果,不是他们所能承受的,更何况柱子为此还背上人命,宋家人怕是不会放过她们。
想到这些,苏玉儿手脚冰凉,再也承受不住,跌坐在地,望着周围人看过来的目光,突然灵机一动,抱着孩子痛哭出声。
要多委屈就有多委屈,岂图用哭解决问题,让那些头脑简单的百姓,为其说话,好叫县令大人有所顾忌。
还真有那头脑简单之人,撇着嘴小声叨叨:“县令大人这是要指鹿为马?”
也有头脑清晰之人,将事情分析的头头是道:“不懂不要乱说,县令是那样的人吗?那两人肯定有什么,否则不会如此心虚,正常人被冤枉,早就站出来大声理论。”
“言之有理,咱们接着看,如果丁氏是为了妇人,不是应该杀掉她夫君,才能与其双宿双飞吗?”
“说不定人家就是如此打算的,只不过这两天没机会罢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宋兴脑袋嗡嗡作响,不敢相信苏玉儿会做对不起自己的事,为了娶到她绝食抗议,而今才过去几年就变了心,与旁人牵扯不清。
“呀,他这是给别人养孩子,也不知那孩子是谁的?”
“还能是谁的,那孩子一看就不像他,肯定是杀人凶手的呗。”
耳边是众人不怀好意的声音,还有看好戏的目光,宋兴摇头否认,大声反驳:“不是这样的,这不是真的。”
自从在府城被人玩弄过后,对女色再也提不起兴致,就算有,也是非常勉强,本以为此生无法有后,不想娘子却怀孕了,虽说不是他所期待的儿子,总归是他的血脉。
而今却发现,孩子可能不是自己的,几乎丧失那方面能力的他,如何接受的了。
方才一直没说话的宋士文,哪怕丁氏死了,也是一脸平静的他,这会儿脸色黑沉,不管哭泣的苏玉儿,上前将孩子从她怀里扯出来。
盯着孩子的脸仔细观察,与地上跪着柱子比对,不看不知道,如今瞧着确实很像,自家给人养了几年孩子不说,如今对方还将老妻杀害,心里的怒火再也控制不住,还有被人戏耍的恼怒齐齐涌上心头,抬手狠狠扇了苏玉儿一巴掌。
“啪…”清脆的掌声落在众人耳里,让听的人不自觉捂住脸。
苏玉儿被打的撇过头,捂着脸大哭不止,怀里的孩子跟着一起哭,一时间场面有些混乱。
宋兴跌跌撞撞来到苏玉儿跟前,抓着她的肩膀,摇晃着问:“为什么?我哪里做的不好,你要如此待我。”
一手捂着脸,另一只手搂着哇哇大哭的孩子,苏玉儿彻底崩溃,歇斯底里的吼道:“为什么,还能为什么?嫁给你是我做过最后悔决定,自嫁给你后,你娘就将桨洗衣裳的婆子辞掉,让我去洗一家人衣裳。”
“而你从不为我说话,我就是你们家的下人,错,连下人都不如,她们还有月钱,我连一个铜板都得不到。”
“原本想着,生了孩子就能好起来,可笑你连孩子都给不了,还得找人帮忙,如今还有脸问为什么?”
苏玉儿一股脑将所有委屈说出来,做姑娘时,被娘娇养着,嫁人后却要做所有家务,心里的不满,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
宋兴听着苏玉儿的话喃喃低语:“这些都不是应该的,男主外女主内,娘以前也是这么过来的,为何到你这儿就不行了?”
在他看来,苏玉儿做这些事是应该的,就算这样,也不是她与人私通的理由。
“这妇人长得如此白净,一看就不是个安分的,婆母让她做点事,就各种不情愿,娶了她真是倒霉透顶,如今还害死了亲娘,啧啧啧....”
“女子太过好颜色,普通人家还真守不住,做错事还找这么多借口,丢人现眼。”围观之人听到这番话,立刻嘲讽道。
也有些妇人,听得感同身受,跟着抹起了眼泪。她们年轻时,也是这般过来的,婆母刁难夫君不管,只能慢慢熬着。
第503章 出乎意料
苏玉儿脸上挂着一个巴掌印,神情有些癫狂,不管不顾地发泄着心里的不满,看了眼高坐上气质不凡的男人,心里的怨气,怎么也压不住,事情已败露,再也回不到从前,索性破罐子破摔,把委屈说出来。
这一刻她好后悔,当初没有听娘的话,选择宋清淮,否则县令夫人就是自己,哪会同旁人借种。
苏玉儿的心态崩了,柱子还没有承认,她就沉浸在旁人的议论声中,将事情抖落出来。
柱子见到心爱之人被打,想上前帮忙,却被差役压住动弹不得,内心焦急不已,只能朝宋清淮磕头,嘴里喊着:“县令大人饶命,此事与玉儿母女无关,一切都是小人强迫她的,至于杀丁氏的原因,小人气不过她虐待玉儿,方才一时失手。”
柱子不忍孩子受苦,将所有事情扛下,绝口不提是苏玉儿教唆之事,苏玉儿发泄过后,也冷静下来,反应过来自己都说了什么后,脸色白得吓人。
她怎么就没管住嘴,把该说不该说全部说了出来。从今日起,宋家再无她立足之地,心心念念的掌家权还没捂热,就要离她而去,心痛的无法呼吸。
宋兴盯着苏玉儿看了好一会,方才恨恨道:“毒妇,我要休了你。”
是他识人不清,非要闹着娶她,当时还在心里的窃喜过,自家娘子比堂哥家的好看,如今看来,是他太过肤浅,只看到表面,却不知对方的内里如何,变成今天这样都是他自找的。
宋士文眉头微动,将宋兴拉到旁边,在其耳边低语几句,不知他说了什么,只见宋兴的脸上有愤怒、羞愧、厌恶闪过,最终化为死寂点了点头,神情呆呆的站在旁边,不再开口,仿佛丢了魂般,整个人了无生趣。
宋士文神色不名的扫了眼苏玉儿,将眼底的恶意藏好,只要不休妻,她就是宋家妇。
苏玉儿听到要被休,心里松了一口气,休了也好,她就能带着女儿换个地方生活,再找个鳏夫,也不是不可以。
就在她盘算着如何离开,宋兴那边再也没有下文,心里一个咯噔,有种不好的预感蔓至心头,却不敢主动提及,只得将女儿紧紧抱在怀里。
虽然找到柱子的杀人动机,明知丁氏之死与苏玉儿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却在柱子誓死保护下安然无恙。
宋清淮无法,只得继续方才的判决,苏玉儿出墙之事与凶案无关,于是不再关注宋家人。
这场杀人事件,最后以柱子明年秋后问斩,苏玉儿红杏出墙被暴出来结束。
宋清淮带着人转身回宅邸,将身后的热闹抛开,众人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那女人明显在利用那后生,不想他却是个痴情种,都这样了,还没有将她供出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许是为了孩子吧,还那么小,没有父母照顾,怕是长不大。”
众人猜测着,慢慢离开,苏玉儿抱着孩子,被宋兴扯着往前走,步伐之大,令她有些吃力,只得小跑着跟上。
直到瞧见家中的院门,苏玉儿脚步有踌躇,不知该不该进去,不知等待她的会是何种折磨?
不待犹豫多久,身子被人用力一推,整个人摔进院里,因着要护着孩子,手被地上的石子擦破了皮,点点血丝冒了出来。
素衣瞬间被血色染红,还不等她喊疼,怀里一空,孩子被宋士文抱走了,随后感觉头皮一痛,整个人不受控制的被人从地上扯起来,右边脸颊传来火辣辣的痛,还有清脆的巴掌声。
宋兴将院门一关,等不及将人拖进屋里,就在院子里将人一顿毒打,将心底的恶气发出来。
男人的尊严在今天掉了一地,往后少不了被人指指点点,这一切都是拜眼前女人所赐,叫他怎能不恨,边打边骂:“贱妇,给老子戴绿帽,今天就成全你。”
苏玉儿不懂他话中之意,什么叫成全她?
然而不等她想明白,后衣领被拎了起来,像拖死狗一般,被拖进房里,待她看清屋内摆设,整个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公爹和婆母的房间吗?自己为何被带来这儿?
难道,公爹和夫君想让她跟婆母磕头道歉?
就在她胡思乱想间,感觉身子一凉,低头看去,衣裳带子不知何时被人解开,露出里面粉色的肚兜,耳边是男人的骂声:“果然是个不安份的,婆母头七未过,就开始穿红戴绿。”
听到这声音扭头看去,见是宋士文,苏玉儿下意识将身子遮住,抖着唇大声道:“怎的是你,意欲何为?”
宋士文冷冷一笑:“做何?当然是做你一直想着的事。怎么不愿意?那可由不得你,为宋家传宗接代的任务,可就靠你了。”
宋家不能绝后,既然儿子不能生,那他就受累一些,让宋家不至于绝后。
闻言,苏玉儿不可置信的瞪大双眼,这话的意思是,他要和自己生孩子,想通后,立刻手脚并用的反抗:“老东西,快滚开。”
“啪..”见她不配合,宋士文抬手就是一巴掌,毫不手软,苏玉儿接连被扇,脸颊肿成馒头。
尽管拼命反抗,还是敌不过男女之间力量的悬殊,被他压在床上为所欲为,眼角滑过一滴泪,内心深处无比屈辱,身为女子,被夫君亲自送入公爹房里,是何等的讽刺,怕是世间少有。
而另一间屋里的宋兴,盯着独自玩乐的妮妮,眼底腥红之色一闪而过,听着隔壁屋的动静,双手紧握成拳,告诉自己,为了宋家的香火,一切都值得。
原本他是打算休了苏氏,不想父亲提出那样的建议,他已废人一个,无法为宋家延续香火,只能咬牙接受。
苏白英没有出来凑热闹,桃儿和小霜却关注着外头动,她俩还是头一回见老爷断案,不时给苏白英汇报事情进展。
苏白英人待在家里,对外面的行事了如指掌,听到凶手是柱子时,有些不敢相信,以为是夫君搞错,却不想事实真相,令她大吃一惊,柱子和苏玉儿有首尾。
第504章回县城
想到苏玉儿会有的结局,苏白英深深的叹了口气,不明白她为何将日子过成这般,两人虽说关系不好,也不想看到这样的她。
耳边是小桃喋喋不休的话语:“夫人,那苏玉儿可真恶毒,与其他男人有染,还将自己婆母杀害。还是咱们老爷厉害,连这都能知道,差点就被他们蒙混过去。”
“好了,去收拾行李,明早回县城。”苏白英阻止小桃继续下去,没完没了的感觉,她不喜欢旁人将夫君挂在嘴边,哪怕是身边的丫鬟,也不乐意。
自家夫君气质不俗,特别是如今,越来越有魅力,不时有夫人在她跟前提及家中女儿,或亲戚家的姑娘们明里暗里的提醒她,该给夫君纳妾,说实话,谁能容忍夫君睡在其他女子身侧。
“是,夫人。”小桃立刻住嘴,应声退下收拾东西。
苏白英的好心情,被苏玉儿这事一搅,感觉心里闷闷的,宋清淮背着手走入清风院,远远瞧见自家娘子坐在那儿发呆,怕打断她的思绪,下意识放轻脚步。
苏白英回过神来,感觉有点不对劲,扭过头,唇瓣擦过对方脸颊,闻到熟悉的味道,心下稍安,娇声道:“夫君来了怎的不出声,吓我一跳。”
宋清淮嘴角上扬,温声解释:“为夫见娘子在沉思,怕打扰到你想事,娘子想什么呢,如此认真?”
苏白英撑着下巴,望着宋清淮说出心里的想法:“只是想不通一些事罢了,你说她不好好过日子,为何要整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成了这样,宋兴又不休妻,往后怕是不好过呀。”
宋清淮被她忧愁的小模样迷住,抬手揉了揉她的头,出言开解:“人各有命,每个人的想法不同,结果当然不同,别想太多。”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有的人越走越宽,有些人选择错误,路自然越走越窄,甚至无路可走,走投无路之下,往往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结局都不会太好。
苏玉儿便是这种,哪怕宋兴无法生育,可也不必另找他人,混淆宋家血脉,纸终究包不住火,迟早会有东窗事发的一天,能否承受得住结果才是关键。
苏白英想通后,也不再纠结:“不说她了,事情结束,咱们明天就回县城。”
宋清淮自是没意见:“好,都听娘子的。”
经过这些事,宋清淮越发觉得娘子好,他平生最恨红杏出墙的女子,若非看那孩子还小,宋兴并未紧抓不放,这才睁只眼闭只眼,没有将其流放。
人心险恶,宋清淮和苏白英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苏玉儿此刻在经历什么,否则定会道一声,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恶毒的心思如出一辙。
只不过,苏玉儿如今落了下乘,相信以她的本事,要不了多久,父子俩都会被她拿捏住。
临离开前,苏白英还去铺子里巡视一圈,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便打道回县城。
次日,宋清淮和苏白英同乘一辆马车,往县城出发,查案耽误不少时间,这会已是十一月下旬,距离公爹的生辰还有半个月,时间上来得及。
紧赶慢赶,终于在五日后傍晚抵达县城,夕阳余晖洒在热闹的街道上,两边摆摊的小贩哈着气,不时吆喝两声,生意不错的已经开始收拾货物,准备回家,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
看着他们脸上的笑,苏白英不自觉跟着笑,心头的阴霾被冲散了许多,认真生活的人最可敬。
穿过热闹的街道,马车停在县衙后院侧门,刚下马车,大腿被一具小身子抱住,紧接着软呼呼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娘亲,你回来啦!孩儿好想你。”
心头仅剩的一点郁气,在看到孩子的这一刻,立刻消失无踪,蹲下身搂住小孩软软的身子,眉眼带笑:“娘亲也想你们。”
平平挺直腰板嘴角上扬,看着弟弟跟娘亲撒娇,等他们说完,这才上前行礼问安:“见过爹爹娘亲,路上可还顺利?”
苏白英起身牵起俩孩子的手,笑着回:“一切顺利。”
宋清淮站在母子三人旁边,眸里尽是宠溺,温声道:“外头风大,回屋细说。”
“嗯。”
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往里走,到了岔路口,苏白英摸了摸平平安安的脑袋:“你俩去祖母院里等会,爹爹娘亲去换身衣裳。”
小小的孩童点着小脑袋,话多的安安不忘叮嘱道:“好,爹爹娘亲要快点哦,等你们一起来用膳。”
“好,很快。”
告别孩子们,苏白英和宋清淮回院各自洗漱,换了身衣裳,就往尤氏院落而去。
尤氏搂着安安满脸笑意,见到俩人进来,笑眯眯道:“淮儿英娘回来了。”
屋里只有婆母在,苏白英欠身招呼道:“见过母亲。”
尤氏神色温和:“快坐下说,累了吧,摆膳。”
听到吩咐的丫鬟,立刻去传膳,夫妻俩坐在下首位置,安安从尤氏怀里出来,哒哒哒地跑到自家娘亲怀里。
尤氏看着孩子安然投入儿媳怀里,方才开口道:“你俩离家这些时日,俩孩子学习都不得劲,每天都要问一遍,你们何时回来。”
宋清淮端起丫鬟刚送过来茶水,喝了一口,解释晚归的原因:“原本打算初七回来,突然发生了点事,耽误好些时日。”
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能改变行程。
尤氏没太在意,随口问了句:“何事?”
宋清淮放下茶盏,叹气道:“宋兴娘被人害了,人命关天,儿子得将罪魁祸首找出来。”
尤氏闻言,震惊极了:“丁氏去了,好好的怎会发生这种事,是何人如此胆大包天,竟敢杀人?”
俩孩子还在,有些话不好当着他们的面讲,宋清淮含糊道:“家门不幸惹的祸。”
尤氏想了想,丁氏只有一个儿子,女儿早就嫁出去,不知是何人惹出来的祸事,看了眼竖着两只小耳朵的孙儿,闭嘴不再多问。
很快饭菜上桌,宋士诚踩着点回来,见儿子和儿媳在,点了点头,坐在尤氏旁边。
第505章寿宴
一家人和和乐乐的用晚膳,饭后,平平安安腻歪在娘亲怀里好一会,方才跟哥哥回院歇息。
等孩子们都离开,尤氏这才问起丁氏之事:“淮儿,你婶子惹到谁了?”
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事,苏白英看了眼宋清淮,将事情来龙去脉与婆母说了一遍:“事情是这样的...”
听完全部,尤氏骂了一句:“不作死就不会死,命该如此。”
听到丁氏待儿媳,如同对仇人,尤氏就不觉得她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凡事有因必有果,只怪丁氏不修己身,才会落得如今这般下场。
宋士诚摇了摇头:“你士文叔如何处理此事?”
宋清淮实话实说:“原本兴弟是要休妻,却被士文叔阻止,将人带回去,想来是有别的打算。”
苏玉儿并未被休,宋家父子带她回去,明显不怀好意,鉴于苏玉儿的性子,宋清淮没有出面阻止。
都不是好人,就让他们私下解决,只要不闹出人命,民不举官不究,他睁只眼闭只眼,免得他们出去祸害旁人。
宋士诚不明白自家堂弟的想法,如此恶毒的女子不休了,留在家里作甚,等着祸害下一代吗?
对于苏玉儿指责宋兴不能生的事,苏白英并未说出来,宋士诚并不知晓其中内情,还为他们下一代操心。
转念想他已是大人,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后生,摆了摆手:“罢了,你俩赶路累好些天,回去休息。”
宋清淮自是没有意见,拉着苏白英起身告退:“好,父亲母亲也早些歇息。”
俩老摆了摆手:“嗯。”
尤氏叹息道:“丁氏太过愚笨,既然同意儿媳进门,就不要去针对,造成如今这般,命都没了。”
宋士诚一点都不同情她,骂了句:“人蠢不自知,还自以为是。”
他对丁氏本没有恶意,不想对方时常来家里,阴阳怪气不说,还会添油加醋说一些捕风捉影之事,叫他印象最深的,有一回丁氏在夫人跟前胡扯,竟说他在外面养外室。
好在她说这话时,被自己听到,当然不客气的与其对峙,这才没有造成误会,如今被人杀害,也算是咎由自取,若她不搓磨儿媳,与对方好好相处,怎会落到如今地步。
思及此,不免想起自家夫人的作派,赞道:“还是夫人明事理,与儿媳相处融洽,让为夫和淮儿省了不少心。”
儿子娶了三个儿媳,夫人并非都喜欢,哪怕不满意,也没有当众给过儿媳脸色,叫儿子难做人。
尤氏瞥了他一眼,扬了扬眉:“都是过来人,婆母的刁难,只会让儿媳和儿子离心。”
当年,婆母觉得她无娘家可依,为此时常刁难她,好在有夫君护着,后来更是早早离世,为此她从不刁难儿媳。
宋士诚见她这般,好话张口就来:“夫人聪慧过人,是天底下最好的婆母,没有之一。”
尤氏瞪了他一眼,起身往里屋而去:“时辰不早,早点休息。”
丁氏之事,在俩人心里并未留下痕迹,人死如灯灭,只会慢慢被人淡忘。
时间飞快,转瞬即逝,十二月初三,宋士诚生辰之日。
一大早,府里上下开始忙碌,老太爷六十大寿,想到已经装进口袋里的赏钱,脸上堆满笑意。
公爹六十大寿,届时会有许多人前来贺寿,苏白英怕忙不过来,将赏钱提早发下去,希望他们做事麻利一些。
身为寿星公的宋士诚,自早晨起来,上翘的嘴角就没落下来过,对于前来祝贺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全都笑脸相迎。
五十岁的时候,夫人说家中许久不曾办喜事,想要热闹一下。他刚被族长找去谈话,让他早做打算,在族里挑个孩子过继,好好培养,将来为儿子养老送终。
本就觉得亏欠,儿子还年轻,叫他如何说得出口,根本没有心思举办寿宴,拒绝了夫人的提议。
十年过去,如今回头看去,只觉时间过得好快,看了眼到自个腰间的孙儿,宋士诚脸上扬起无比满足的笑,身上穿着儿媳准备的衣裳,笑容满面与前来贺寿的宾客寒喧:“多谢各位赏脸前来,参加宋某的寿宴。”
有人关注到他身上的衣裳,笑眯眯的询问:“宋老太爷客气,这身衣裳是哪家成衣铺买的,瞧着真不错。”
宋士诚见有人注意到这些,立刻呵呵笑道:“儿媳妇给准备的,好看吧。”
平日与宋士城喝茶聊天的老头,羡慕不已:“宋老哥命可真好,儿子有出息,儿媳如此孝顺,不像老弟家,整天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
宋士诚拍了拍他肩膀,劝了一句:“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凡事看开点,日子自然好过。”
老者摇头:“理是这么个理,事到临头,却不这么想,唉!不提这事,祝老哥寿比南山。”
“谢谢。”
府内高篷满坐,宋士诚与众人打过招呼,苏白英的织造坊,再次成为众人焦点。
几位妇人凑在一起,小声说着:“县令夫人真有能耐,一介女流,竟将织造坊开办成功,可真不简单,当初可不觉得她会成功,为此还在背地里笑话她来着。”
“这有什么,只要技艺谁都可以开办织造坊,难得的是,她竟将铁面无私的县令大人拿捏住,大人身边连个通房都没有,更别说纳妾。”
“你这样一讲,事情确实如此,当年与夫君成亲不过三月,婆母就开始催,何时给夫君纳妾。宋老夫人竟然不管,任由县令独宠苏氏,如此男子可真难得。”
话语之中,满是羡慕之意,恨不得自己才是苏白英,得到县令大人的宠爱。
“谁说不是呢,如此好的婆母和夫君,怎么就轮不到我。”
宋倩如坐在椅子上听着众人议论,也跟着羡慕,是呀,为何苏白英如此好运,而她却没有。
在马家被婆母厌弃,到了邹家同样如此,婆母待她并不热络,不像母亲,待苏白英比自己这个亲生女儿还要好。
第506章不留情面
妇人不认识宋倩如,更不知她的心思,继续道:“听说苏氏出身乡野,如此身份竟能稳坐县令夫人宝座,若说没有几分狐媚手段,谁信。”
妇人是个碎嘴子,什么话都敢往外说,迎来其他人一阵唏嘘声。
宋倩如听到这儿,心里的火再也控制不住,起身往尤氏那边而去,自家弟弟有出息,怎能为了苏白英守身如玉,至少得纳几个美妾,真不知道母亲怎么想的,在苏白英面前一点身为婆母的架子都没有。
孩子出月子后,她就被母亲请离县衙,在外面买了间小院,住在外面,无论大事小情,都要自己出面,支出不是一般的大,哪有住在县衙好,万事不管。
直到此刻,宋倩如还在怀疑,当初掉在地上的信纸,是否是苏白英故意为之。
每当孩子不舒服哭闹,或生病的时候,宋倩如便会想一次,倘若当时地上没有那张纸,该有多好。
她就不会打开来看,孩子也不会早产,待在肚子里足月出生,身体肯定健康无比,根本没有如今这些事,三天两头生病,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认定苏白英是故意的。
尤氏与唐夫人坐在一起,笑眯眯的聊天,从她脸上的笑意,便知所说之事,定然非常一般。
“宋老夫人,你命真好,生的儿子如此争气,眼光更毒辣,挑了个好儿媳,听说你从未与宋夫人红过脸,可是真的?”
尤氏听到别人夸苏白英,笑弯了眉眼,比自己被夸还要高兴,跟着附和:“英娘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能力又强,学什么都快,我儿能娶到她,实乃宋家之幸。”
苏白英是她亲自挑选的儿媳,如今被人认可,尤氏顿觉很有成就感,就在她被人夸得无比熨帖时,却见自家女儿黑着脸过来,以为她遇到急事,连忙与众人告了声罪,拉着她离开宴客厅。
行到侧厅,尤氏关心道:“出了何事,脸色这般难看?”
宋倩如再也控制不住心底的怒火,大声质问:“母亲,你能不能不要见人就吹捧苏白英,乡下出身,嫁给淮儿已经非常幸运,为何还要给她脸上贴金,到处抬举她。”
尤氏瞪了她一眼,警告道:“你懂什么,好好带绵绵,你弟媳的事少管。”
女儿自从怀孕后,变得易怒暴躁,不懂她为何针对英娘。本以为住在外面,见面次数少,应当没有矛盾才对,不想竟在夫君寿宴上闹起来。
性子越来越左,头疼!
儿媳有能力,不管待儿子还他们,都挑不出错,得空就给她和夫君缝制衣裳,淮儿和平平安安身上衣裳也是亲自缝制,还要管理织造坊和铺子。
缝制衣裳看似微不足道,可亲生女儿就从未做过,人心都是肉长得,如今她多疼些英娘,有何不对,更何况她的疼爱只是一些话语,实际上根本帮不上忙。
宋倩如被瞪,心里有委屈:“母亲,我才是你女儿,不要总向着苏白英了行不行?淮儿如今已是县令,身份早已不同往日,你也上点心,给他纳个身份高些的妾室,将来也好为淮儿走关系,否则想到往上爬,谈何容易。”
尤氏眉头紧蹙,再也听不下去,出声打断:“闭嘴,这些不要再说了,否则就别认我这个母亲。”
被嫉妒冲昏头脑的宋倩如根本听不进去,如同着魔般念叨着:“母亲,此事非同小可,你知道外人如何议论淮儿的吗?都说他没有男子气概,被乡下女子拿捏住。”
是的,没错,宋倩如之所以会针对苏白英,便是生出嫉妒之心,嫉妒苏白英命好,乡野女子,竟能嫁给自家弟弟,还被家里人宠着。
长此以往,渐渐生出不满,更有早产事件,加重宋倩如心里的不满,这才有如今这一出戏。
“那是她们嫉妒,此事到此为止,你走吧,往后无事就别回来,要是被淮儿和英娘听到,此事怕是不能善了。”尤氏说了一句,便要转身离开,却与宋清淮和苏白英撞了个正着。
苏白英不知是起得早,还是昨晚着凉,自早上起,整个人提不起精神,这会在宴会厅差点摔倒,被宋清淮瞧见扶着人出来休息。
不想行至外间,会听到母亲和大姐的谈话,望着神色平静的弟弟,宋倩如却觉得无比害怕,小声开口:“淮儿,你听大姐说…”
宋倩如话刚出口,便被怒火中烧的苏白英打断:“大姐不必说了,没想到你竟如此看我,请问哪里得罪了你?竟要拆散我与夫君的感情。”
她可不是软柿子,令人随意拿捏,上回看在夫君的面上没有计较,这次不会忍让。
宋倩如没想到苏白英如此厉害,不将她放在眼里,竟敢直接质问她,不等宋倩如回答,宋清淮跟着出声:“大姐,弟弟自认没有对不起你,为何对我们如此不满?”
想不通,大姐对娘子的恶意从何而来,以至于一而再再而三的针对她,自己纳妾与否,何时轮得到大姐来操心,再者,他根本不想纳妾,大姐此举,叫人极其不喜,语气里带着浓浓的怒气。
宋倩如被两人问得哑口无言,不知如何接话,她能说因为嫉妒弟妹,不想看她过得舒心,所以想搞点事。
不能,倘若真将心里话说出来,父亲母亲定会厌弃自己,说不定夫君也会看不起她,心里的嫉妒,母亲和弟弟看她的眼神令她失了分寸,口不择言道:“大姐没有不满,只是有些看不惯弟妹,你如今已是县令,身边连个通房都没有,说出去也不怕旁人笑你。”
听到宋倩如的话,苏白英气笑了,本就不舒服,这会更难受,顾不得给她留脸面,当着夫君婆母的面,直戳对方痛点:“大姐若真贤惠,就给姐夫纳两房妾室,姐夫年纪也不少了,膝下只得一女,你既然不能以为其开枝散叶,那就自觉一点。”
“你……”宋倩如的痛点被戳,气愤不已,手指着苏白英说不出话来,
宋清淮也不惯着,附和道:“大姐不想被赶出门,就闭上嘴巴回去吃席,若是待不下去,就回自个家去。”
话罢看着尤氏:“母亲,你去招待里头宾客,英娘有些不舒服,儿子带她回屋歇会。”
尤氏感觉特别丢脸,女儿成了如今这样,总觉得是自己没教好。
苏白英本就不舒服,刚才动了气,这会感觉头晕目眩,不待宋清淮与尤氏说完,身子便软软的倒下去。
“娘子...”
“英娘...”
第507章身怀有孕
“大夫,我娘子如何了?”老大夫刚收回手,焦急不已的宋清淮立刻出声询问。
老大夫笑眯眯道:“恭喜县令大人,宋夫人并无大碍。”
不等大夫将话讲完,宋清淮连声追问:“那她为何晕倒?”
老夫人好脾气的解释:“令夫人身怀有孕,情绪波动过大,方才晕厥,往后保持心情愉悦。”
宋清淮整个人都呆住了,喃喃低语:“怀孕了?”
担心不已的尤氏,闻言,眉开眼笑,这孩子来的好。
“太好了,大夫,我儿媳身体真没事?”高兴过后,还是担心晕倒对身体有影响,连忙问道。
老大夫极有耐心的重复:“宋夫人身体健康,并无其他问题,宋老夫人放心。”
尤氏捂着胸口后怕不已:“那就好,那就好。”
还不忘狠瞪宋倩如一眼,净惹事。好端端的找弟媳茬,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宋倩如被苏白英气得不轻,这会还没消气,见她晕倒还有点幸灾乐祸,这会儿却不那么高兴。
父亲六十大寿的日子,被大夫诊出喜脉,还未出生,便得了家里人的喜爱,往后她的绵绵在外祖家,肯定与她一样,是个不受宠的。
想到这些,对苏白英肚子里的孩子,便不那么喜欢,却不敢表现出来,生怕母亲将她撵出去。
这边得了好消息,尤氏恨不得让宾客们都知道,碍于胎儿未满三个月,不能传扬出去的说法,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独自高兴。
尤氏眉眼带笑的离开儿媳住处,将臭着脸的女儿拉走,让身边的人将她送走,免得留在这儿胡说八道,影响大伙好心情。
送走前来祝贺的宾客,尤氏立刻同宋士诚分享这个好消息。
宋士诚闻言,不可思议的反问:“真的?”
尤氏重重点头:“嗯,千真万确。”
本来都不抱希望,不想又有了好消息,儿媳可真争气。
宋士诚开怀大笑:“哈哈哈,儿媳是个有福的,还是夫人眼光好。”
只是开心不过几息,尤氏的话让他立刻沉下脸来。
“怡儿当真如此说?”
提起女儿,尤氏愁容满面:“还能有假,当着英娘的面如此讲,否则儿媳怎会晕倒,还不是被她给气的,太不省心。”
三十好几的人,还如此不懂事,竟听信那些不怀好意之人的话,不会做大姐,亏得儿子儿媳待她那般好,不维护也就罢了,还跟着起哄。
宋士诚顺过气来,立刻做出决定:“明日找女婿说一声,给她找点事做,不论绣花还是练字,让她没时间来找茬。”
尤氏跟着点头:“如此也好,免得影响英娘心情,孩子还小,可受不得气。”
宋清淮送走大夫,坐在床边,握着苏白英的手,落在她身上的目光,温柔缱绻。
平平安安散学回来,像往常一样,蹦跳着来到娘亲院中,院中安静一片,不见娘亲的身影,歪着小脑袋疑惑不已,娘亲去哪了?
安安转身问:“哥哥,娘亲外出了吗?”
平平沉思片刻,祖父今天过寿,爹爹娘亲担心宾客众多,照顾不过来,索性让他们去学堂。
所以娘亲不可能出门,思及此,平平摇了摇头:“没有,应是在屋里。”
安安非常相信哥哥的判断,迈着小短腿往屋里去,撩开门帘,却见爹爹坐在床边,呆呆的盯着娘亲看,兄弟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不解。
娘亲睡觉有何好看的,也不怕打扰到娘亲,放轻脚步进屋,站在宋清淮身边,小声道:“爹爹,我们回来了,娘亲怎的还在睡觉?”
宋清淮在孩子们进屋瞬间就知道,目光却舍不得从娘子身上离开,待孩子到跟前,将俩人抱在怀里温声细语道:“你们娘亲怀了小妹妹,太累了,在休息呢。”
安安听说有妹妹,转头四顾,寻找爹爹口中的妹妹,却不见其的踪影,立刻问:“妹妹在哪儿呢?她何时来的?”
平平目光落在娘亲肚子里,平坦的肚子令他疑惑,不是说娘亲怀了妹妹么?
有点不相信,他记得姑母怀绵绵妹妹时,那肚子圆鼓鼓的,娘亲可看不出来。
宋清淮瞧着反应各不相同的兄弟俩,轻声解释:“妹妹还小,还等一些时日,你们别说出去,妹妹比较害羞。”
闻言,安安胖乎乎的小手,捂着小嘴,不住点头,一副我知道了的表情,可爱至极。
平平跟着点头,他们要有亲妹妹,再也不用羡慕旁人。
说实话,绵绵妹妹住在家里时,他们时常去看望,后来姑母出去住,就没见过娇娇软软的妹妹,也不知她如今长大了没有。
苏白英睫毛颤了颤,缓缓睁开眼睛,听到旁边有动静,转头望去,只见夫君将俩孩子抱在腿上,低声说着什么,愣怔一瞬方才想起,她不是跟大姑姐起冲突,怎的躺在床上?
正当她猜测晕倒原因时,夫君温润好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娘子醒了,感觉如何?可有哪里不舒服?”
苏白英看向他:“我这是怎么了?”
不等宋清淮回答,安安喊道:“我知道。”
苏白英下意识反问:“什么?”
“妹妹太调皮,娘亲累到了。”
苏白英听得云里雾里:“哪来的妹妹?”
最近忙着公爹寿宴,确定菜品等物,根本无心关注其他,就连癸水晚来,都没注意到。
安安快言快语:“在娘亲肚子里呀,爹爹说的。”
母子俩你一言我一语,宋清淮根本插不进去,只好闭嘴,笑看着俩人互动。
苏白英在儿子童言童语中,总算明白他话中之意,将目光落在宋清淮身上,寻求答案:“是真的吗?”
说话间,手已经抚上小腹,里面有小生命在成长吗?
宋清淮点头:“娘子方才情绪过于激动,这才晕厥过去,往后遇到此事不必理会,交给为夫处理可好?”
苏白英后怕不已,幸好孩子没事:“好,听夫君的。”
想来是最近太累,加上气急,这才晕倒,往后可不能生气,孩子要是有个万一,后悔也无济于事。
第508章雨灾
次日,宋士诚将邹沐景叫来府里,好言劝慰一番,方才说出自己的想法。
“女婿,怡儿许是听到一些不好的言论,脑子一时没转过弯,昨日与英娘起了点争执,你也知道清淮的身体情况,英娘怀孕来之不易,可不能同昨日那般被气晕。”
邹沐景并不知晓此事,昨日宋倩如先回家,还以为她是不放心孩子,这才没等自己,原来是因为这事。
想到娘子将弟媳气晕,邹沐景愧疚不已:“岳父放心,小婿回去与娘子好好说,往后不会如此。”
他都不敢问娘子说了什么,才会将人气晕,想来也不是好话。
宋士诚叹气:“都是闲出来的毛病,找些事给她做,绣花、练字或下棋,总之让她忙起来。”
邹沐景点头:“好,听岳父的。”
接下来的日子,苏白英安心养胎,织造坊不断扩展,这此事有邹沐景帮忙处理,她只需研究新花样,核对账本,宋家的铺子都是些老掌柜,经验丰富根本无需苏白英操心。
家中田产也有长工帮忙打理,一切事情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时光飞逝,转眼来到庆安三年三月中旬,苏白英挺着五个月的肚子,站在屋檐下,望着天空中的雨幕忧心忡忡。
“这场雨连着下了半个月,也不知何时是个头,百姓们的秧苗刚插下去,怕是已被雨水冲走了吧。”
苏白英想的没错,确实有许多百姓,望着被水淹没的田地,痛哭不止。
小霜将大氅给她披上,劝解道:“夫人不必忧心,大人会想到办法的,外头湿气大,夫人身子重不好久站。”
苏白英是个听劝的,转身回屋坐在窗边沉思。
今年不知为何,自三月起,天像破了个大口子似的,一刻不停歇的下雨。
虽说下雨与否,跟她没有太大的关系,身为县令夫人,还是农女出身的她来讲,庄稼才是百姓生活的根本,没有粮食根本活不下去,届时将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想着这些,苏白英再也坐不住,夫君身为县令,若真出了这种事,该如何是好。思及此,吩咐道:“小霜,快将本夫人的匣子拿出来。”
小霜见夫人无碍,点头应下:“是,夫人。”
一个普通雕花匣子被小霜拿出来,放在苏白英跟前,挥退下人,苏白英将匣子打开,清点里头的财务,这是她近两年积攒的银钱,只有四千两,根本救治不了众多百姓。
合上匣子,苏白英坐在那儿沉思良久,直到天色渐暗,宋清淮从外头回来。
见丫鬟守在门外,看了眼房门,想到娘子身怀六甲,语气有些严厉:“怎的不在里头伺候?”
小霜面对自家老爷的怒火,心头一颤,低头解释:“老爷恕罪,是夫人将奴婢遣出来的。”
宋清淮瞥了她一眼,叮嘱道:“只此一次,往后不可放任夫人独自一人。”
娘子怀有身孕,容易出现意外,身边没有丫鬟跟着,可不太好。
“是,老爷。”小霜自责不已。
训完丫鬟,宋清淮撩开门帘进去,见娘子端坐在窗边发呆,发丝被窗外的风吹乱,快步上前,解下身上外袍披在她身上,轻声询问:“娘子,发生了何事?坐在风口发呆。”
苏白英回过神来,握着他温暖的大掌,忧心道:“雨下个不停,百姓的日子怕是不好过,这雨也不知何时停下。”
宋清淮小心将人扶起,坐在远离窗口的位置:“娘子放心,为夫今个儿遇到一位能人,对方言,明日就会停。”
苏白英闻言开怀不已:“真的吗?那太好了,如此重新购置粮种,便能挽回许多损失。”
不管那人所言是真是假,苏白英也愿意相信。
宋清淮笑着点头:“嗯。”
笑容背后,藏着深深的无奈,百姓大多贫苦,经过此次事件,许多人家连住所都被水淹了,哪还有多余的银钱购置粮种,身为此地父母官,却无能为力。
只是娘子怀着孕,不便将心中苦闷告知于她。
聪慧如苏白英,怎会不知晓其中关键,起身将不远处的匣子拿过来,放在宋清淮手中:“夫君,百姓日子艰难,咱们能帮则帮。”
宋清淮自是知道,匣子里装着娘子这些年赚来的银钱,放回她手中:“娘子不必如此,为夫会向朝廷禀报,有欧阳兄在,定会有所补偿。”
苏白英将匣子重新放回他手里,温声道:“距离太远,百姓们等不及,还是先用这些吧,不过这些还不够,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可不可行?”
夫君身为县令,辖地内百姓日子不好过,对他升迁也有影响,夫君为她和孩子们努力,做为枕边人,怎能心安理得的接受。
宋清淮挑了挑眉:“说来听听。”
苏白英将想法全盘托出:“我想将织造技艺传授给城内各大家族,当然不是无偿的,咱们只需付出一些技艺,便能收获许多银钱,救助更多的百姓,也算是为肚子里的孩子积德。”
当初学习这项技艺,只花了几十两,如今她却要狮子大开口,还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为了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她决定抛开脸面,厚颜无耻一回。
宋清淮震惊不已,娘子身为女子,心胸如此宽广,忍不住提醒:“娘子,如此一来,收入将减少许多。”
苏白英点头:“我知道,只要不断创新,总不会太差,咱们还可以大量种植苎麻,总之不会差到哪里去。”
宋清淮有些疑迟,又没有其他办法,最后在苏白英的劝说下,点头同意,佩服娘子的行事,竟能舍得织布技艺,换成是他,也做不到娘子般。起身深深一揖:“为夫替百姓谢过娘子大爱。”
“夫君这是作甚,我也是有私心的,夫君爱重百姓的名声在外,才有升迁的机会。”
有些话不必说出口,宋清淮自然明白,握着身边人的手,感动娘子与他一起并肩前行,为更好的未来努力。
事情一经传出,苏白英此举得到众多百姓爱戴,特别是深受雨灾祸祸的百姓,恨不得将苏白英供起来。
四个月后,苏白英在县衙后院,经过两个时辰的疼痛,产下一名健康的女婴。
全家人高兴不已,宋清淮为其取名为宋慧颖。希望女儿同她娘亲一般,聪明伶俐。
第509章大结局
十年后,广信府,府衙内,宋清淮如今已是从四品知府,为官多年,身上有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这会儿正一脸严肃的盯着自家儿子。
“允晟,你是认真的?”
十五岁的少年,双眸熠熠生辉,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对,儿子对科举没有兴趣,更想去战场上,与敌军拼杀。”
从小,他就喜欢听将军杀敌的故事,如今他已长大,不想在学堂里听夫子讲知乎者也,想去战场磨练。
宋清淮望着同自己有几分相似,却朝气蓬勃的儿子,还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模样,骄傲的同时,又有些失落,雏鹰已经长大,想要离开父母的羽翼,自由翱翔。
苏白英已年过三十,岁月并未在她脸上停留,依旧清丽动人,端坐在宋清淮身边,听到儿子的话毫不意外。
其实,夫妻俩早已知晓儿子的选择,只是儿子没有提出来,便当做不知,而今儿子终于下定决心,且已经长大,做为父母除了担忧,更多的是支持。
宋允桉身为大哥,自是知晓弟弟的喜好,对此毫不意外。
只有十岁的宋慧颖单纯可爱,平日里只当二哥哥喜欢武艺,从未想过他竟存了这等心思。
这会听到他要离开,泪眼汪汪的望着他:“二哥哥,战场上刀剑无眼会受伤的,颖儿不要你去。”
宋允晟最见不得小妹落泪,立刻出声安慰:“小妹莫哭,二哥武艺高强,定会成为大将军,届时有人欺负你,报上二哥的名字,定叫对方吓得屁滚尿流。”
泪眼朦胧的宋慧颖,被他的话逗笑,起身扑进娘亲怀里,撒娇道:“娘亲,快劝劝二哥哥。”
苏白英搂住女儿,抬手点了点她额头:“都多大的人了,还同小时候那般爱撒娇,这是你二哥哥的选择,娘亲没有意见。”
实际上他们早已做好准备,就等儿子提出来,索幸儿子并非鲁莽之辈,知晓勤学武艺,年满十五方才提出要求。
战场上确实残酷,既然选择这条路,就要保护好自己,否则留在家里,做个闲散富人,也没什么不好。
望着比夫君还高的儿子,苏白英温声细语道:“既然决定了,爹爹娘亲也不阻止,保护好自个。”
宋清淮点头附和,身为父亲,向来威严的脸上,竟露出自豪的表情,雏鹰只有离开父母的羽翼,方能茁壮成长。
宋允晟的事告一段落,老大宋允桉轻描淡写的来了句:“爹爹娘亲,孩儿打算下场试试。”
宋清淮眼皮一跳,看了眼自信满满的儿子,劝道:“允桉,要不再等一等。”
有时候儿子太优秀,也是一种苦恼,生怕他太过耀眼,被有心之人盯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时候太过高调并非好事,这世上有太多人,见不得旁人好。
宋允桉愁了眼爹爹皱着的眉头,明白他在想什么,胸有成竹道:“爹爹放心吧,儿子自有分寸。”
自小跟武师傅学习,身手还是不错的,一般人可奈何不了他,更何况身边跟着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随从,武艺高强,真要有那不长眼的,是谁倒霉还说不一定呢!
闻言,宋清淮感慨不已,自个是越活越回去,还是年轻人有魄力:“小心使得万年船,凡事留个心眼。”
“儿子晓得。”
苏白英望着自信从容的儿子,垂眸看了眼娇俏可人的女儿,感觉自己是被老天爷眷顾的人。
宋士诚和尤氏听说宝贝孙儿要去战场,俩人忍着泪意笑道:“好孩子,祖父祖母不求你有多大的建树,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
宋允晟重重点头:“好,祖父祖母保重。”
少年告别家人背着行囊,跟着大部队离开,身边跟着两名忠心的随从,望弟弟远去的身影,宋允桉转身回屋看书,他也要努力。
“知府家的大公子可了不得,小小年纪超越众多学子,成为百年来年纪最小的案首。”
“知府大人可真会教儿子,听说宋二公子前不久去参军,虎父无犬子,一家人都不简单。”
“县令夫人这些年,将织造坊开遍各地,时常接济穷苦百姓,跟那些只知逛街摆架子的夫人们相比,不知强了多少倍,不怪宋大人这么多年,身边只有她一人。”
这些年,宋清淮政绩考核皆是优等,短短十年内便官至从四品,成为手握大权的知府,其中少不了苏白英的支持,更有不少姑娘对其芳心暗许,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有人曾问苏白英,这么多年宋大人身边为何只有你一人?
苏白英浅浅一笑,爱人先爱己,只要自身足够优秀,他眼里自然容不下旁人。
知府后院,宋清淮拥着苏白英,坐在凉亭里看星星,微风徐徐,吹起怀中人一头柔顺的青丝,垂眸望着身边人:“娘子,三生有幸遇到你,既许一人以偏爱,愿尽余生之慷慨。”
苏白英抬眸望进他眼底的深情,轻声回:“你我相守共白头!”
感谢一直以来大家对“农女的员外郎”喜欢,明天开始一个全新的故事……
贞定六年,春,定国公老夫人跪在太后面前,要为自家镇守西北的孙子云铮求一门亲事。
皇上体恤云家世代忠良,又听闻崔氏女个个温婉贤良,又才华出众,于是便开了金口,让崔家择一女嫁往西北。
崔家三小姐崔琳琅:大堂姐与竹马就要定亲,二堂姐体弱多病,如何能扛得住西北风雪,堂妹年纪尚幼,只能我嫁了。
见到夫人前的云铮:本将军平生最讨厌娇滴滴的女人!
见到夫人后的云铮:我命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