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为什么赵钱孙李排在前四位?
发布时间:2025-07-22 23:03 浏览量:1
说起《百家姓》,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念起来如同顺口溜般顺口。然而,关于《百家姓》的来历,以及为何“赵钱孙李”排在首位,或许很多人并不清楚。
据明清文献记载,《百家姓》由北宋时期钱塘(今浙江杭州)的一位书生所编,只是其姓名如今已难以考证。这位书生在编排时,并非依据姓氏人口数量,而是注重韵律和谐、通俗易懂,便于人们记忆。
实际上,《百家姓》中的“百”字并非实指,如今通行的《百家姓》版本共收录了五百零四个姓氏。而当下,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
《百家姓》诞生于北宋初期,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皇帝作为一国之主,地位尊崇至极,从任何角度讲都不容超越,姓氏排名自然也不例外。否则,便犯下欺君大罪。因此,这位书生编写《百家姓》时,将“赵”姓置于首位。
北宋建立之初,吴越地区的吴越国国王钱镠(liú),深知连年征战只会让百姓受苦,毫无益处,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动向北宋投降。投降后,他又追随宋太祖赵匡胤平定江南,立下赫赫战功。赵匡胤念及“钱”家功劳,封钱镠为王,给予极高地位。钱镠让当地百姓免受战火涂炭,深受百姓爱戴,出于对“钱”家的感恩,“钱”姓便被排在了《百家姓》第二位。
当时,吴越国王钱镠的皇后姓孙,她颇受钱镠宠爱与倚重,还协助钱镠治理吴越,故而“孙”姓位列第三。
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出兵南唐,南唐后主李煜被俘,还被特别封了“侯”。赵匡胤登基时,李唐皇室的影响力依旧存在。或许编写者考虑到不宜过于绝情,便将“李”姓排在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