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英雄47岁因叛徒出卖牺牲,建国后弟弟成开国元帅,外甥女婿更牛
发布时间:2025-07-23 02:04 浏览量:1
1920年代,在湘鄂边曾经有一位大名鼎鼎的“风头大姐”,她身强力壮,武艺超群,尤其是擅长双枪。她带着兄弟们把地主恶霸打得哭爹喊娘,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在走上革命的道路后,这位女英雄又率领游击队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不幸的是,在1935年5月6月凌晨,因为叛徒出卖,她的队伍遭到了残酷围剿,而她也在战斗中身负重伤。
为了不连累战友们,女英雄在牺牲前命令外甥女婿带着战友们和7岁的外甥去找自己的大弟弟,继续干革命。
后来,她的这个小外甥成为长征中年龄最小的红军,她的大弟弟在建国后成为开国元帅,而她的外甥女婿更是成为副国级领导。
那么,这位巾帼英雄是谁?
她有着怎样的革命传奇?
而她的这几位亲戚又到底是谁呢?
如果知道本文要说的女英雄名叫贺英,读者们是不是已经想到了什么?
贺英是湖南桑植洪家关人,出生于1886年,小名叫“香姑”。她是家里的大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四个妹妹。
猜猜大弟弟是谁?
没错,就是我们的贺龙元帅!
从小,贺英在弟弟和妹妹中的威望就很高,乡亲们也都夸她虽然年纪小,但能早早当家。
在旧社会,女孩到了一定岁数就要缠足,可贺英偏不,经常光着大脚四处跑。就算父母亲戚再怎么劝,她就是不听。
其实,这大脚的好处显而易见。
平日里,贺英不像那些小脚的同辈,她穿着草鞋,风里来,雨里去,啥活都能干,就算几十斤的担子,她挑起来是健步如飞,能和身强体壮的男青年一比高下。
因为从小就干重活,所以,贺英的身体非常强壮。在爹妈眼里,这丫头确实是顶梁柱,可二老又担心:谁敢娶这么“野”的媳妇呢?
事实证明,爹妈的担心有点多余,就有人喜欢贺英这样的姑娘。
这位乘龙快婿名叫谷虎,是当地哥老会的“舵把子”,手下有几十位绿林好汉。
1906年,20岁的贺英嫁给了“龙头大哥”谷虎,自己也就成为了“风头大姐”。
那时候,谷虎带着兄弟们专和土豪劣绅作对,经常劫富济贫。自然,他就成了反动派的“眼中钉”。
1922年的重阳节,谷虎不幸被当地的土著军阀陈渠珍杀害。闻听噩耗,贺英肝肠寸断,是强忍泪水,给丈夫收了尸,下了葬,并发誓必报此仇。
因为主心骨没了,队伍眼看着要散架,其他各派势力也蠢蠢欲动,想进行收编。关键时刻,贺英挺身而出,主持大局。兄弟们也一致拥戴这位大嫂当了新的总司令。
于是,贺英擦干眼泪,抄起丈夫留下的一对驳壳枪,骑上大白马,继续身先士卒,带着队伍跟恶势力进行斗争。从此,令地主老财肝胆俱裂的“双枪女将”横空出世。
因为自己是苦出身,所以,贺英和丈夫一样,继续劫富济贫。路遇衣衫褴褛的妇女时,她会直接脱下自己的衣服送给人家。她还会经常资助孤苦伶仃的孤儿寡母,收养孤儿。
遇到坏人欺负穷人时,贺英更会挺身而出,打抱不平。有兵痞吃了饭,不给钱,她就用枪顶着兵痞的脑门,让他乖乖交钱。得知有土匪头子强抢一个老太太的孙女当压寨夫人,贺英便带人去直接营救,然后又给了老太太几块大洋,让她给孙女找个好人家。
在乡亲们的眼里,贺英就是“活菩萨”。但地方恶势力却对她恨之入骨,时常聚众“围剿”。
贺英则带着队伍进了大山,平日屯垦,有坏人祸害乡亲时,她便带队下山出手相助。就这样,她的名声越来越响,队伍越来越壮大,达到了300多人,成为湘鄂边一支令反动分子闻风丧胆的武装力量。
然而,贺英的内心却越来越苦闷。
这是为啥呢?
在与反动恶势力的不断争斗中,贺英发现尽管打来打去,自己的仇人陈渠珍的势力却越来越大,成了“湘西王”,而她想帮乡亲们,却又顾此失彼,穷人的日子是越来越穷,还是照样被欺压,根本看不见翻身的希望。
她不知道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1926年,贺龙率国民革命军9军1师参加北伐,并连战连捷。1927年的春节前,贺英带着一众亲人到汉口看望这位有出息的大弟弟。
在路上,她见到了大革命的轰轰烈烈,见到了农民运动的巨大威力,见到那些曾经骑在穷人头上作威作福的土豪劣绅被押着游街示众,更见到了冲破封建束缚的女孩子在大街上慷慨演讲。
这一切都让贺英兴奋不已,她发现自己过去的打打杀杀其实干不出什么大名堂,只有参与农民运动,才能有真正的前途。
在姐弟相见后,贺龙特意邀请我党的周逸群等代表和贺英一起吃饭,并给她讲解了我党的革命理论。
这次见面使贺英开阔了眼界,并明白了私人恩怨并不是什么大事儿,即便杀了仇人,后面还会有更多的仇人和坏人,而只有依靠广大劳动人民,才能打倒整个反动阶级,才能改天换日。
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后,贺英立刻带着亲人们返回洪家关,配合家乡的农民运动。乡亲们都夸赞:香大姐学回来了道义,和过去大不一样了!
南昌起义后,革命队伍遭到了反动军队的疯狂围剿,甚至还传出了贺龙遇害的谣言。但贺英不为所动,她坚信自己走的路是正确的,并坚信自己的弟弟一定会回来。
桑植当地的反动势力倒是相信贺龙已死,并弹冠相亲,认为贺英没了靠山。不过,他们高兴的太早了,贺英率领的农民军仍然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队伍也一天天的逆风壮大。
潮汕起义失败后,贺龙从香港辗转到了上海。本来,中央要安排他去苏联学习,但他仍然决定回到老家继续组织革命队伍。
1928年3月初,贺龙和周逸群、贺锦斋等7位同志回到湘西。可以说,大家当时算是赤手空拳。有亲人埋怨贺龙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当共产党。但贺英不这么想,在大弟弟最艰难的时候,她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队伍交给了党。
同时,贺龙的妹妹~戊姐和满姑也都加入了革命队伍。其他在潮汕被打散的战友也纷纷归队。不到半个月,奇迹发生了!
贺龙从“光杆司令”成为了一支3000多人革命队伍的领袖,并率领大家在桑植城建立了湘鄂边第一个工农革命政权,队伍也改编为红4军。
然而,刚刚过了不到一个月,国民党反动派便出动大军前来围剿。在战斗中,红4军屡遭挫折,贺锦斋英勇牺牲,周逸群下落不明,贺满姑也不幸被捕遇害,打倒最后,队伍只剩下100多人,无弹无粮,处境极为艰难。
而就在此时,留守后方的贺英带着一队马帮,给队伍运来了宝贵的布匹、棉花、弹药、粮食、盐巴和资金。
贺龙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大姐的支持下,贺龙精简了队伍,遣散了意志不坚定的人和老弱,建立了以党员和团员为核心的9个班,虽然只剩91个人,但个个都是革命的精华。依靠这些革命的火种和贺英的鼎力相助。贺龙的队伍再次壮大,红4军也发展为数千之众的红2军团。
然而,就在湘鄂边的革命之火熊熊燃烧之际,贺英却发生了意外。
满门忠烈1933年5月5日晚,贺英率带着游击队在鹤峰洞的长湾休整。
因为有叛徒出卖,当地的反动团防出动了300多人在6日凌晨包围了游击队并发起了突然袭击。
贺英被枪声惊醒后,立刻抄起双枪一边对朝屋外射击,一边组织伤员和家属从后面撤离。
突然,一发子弹击中了她的大腿,顿时血流如注。一名战友背起来她就往外冲,但被击中肩膀。与此同时,外甥女婿廖汉生也带人前来增援。
但是,贺英死活不走,坚持留下掩护大家转移。随后,她的腹部又被两发子弹击中,其中一发还是威力巨大的“炸子”,把她的肠子都打了出来。
贺英咬紧钢牙,把肠子塞回肚内,用白布勒紧。然后,她把7岁的外甥向轩叫到身边,并把两把驳壳枪交给他,叮嘱道:“孩子,别哭,带着枪去找你的大舅!”
随后,贺英严令廖汉生带着外甥和战友们立刻转移,自己则继续战斗,直到英勇牺牲。当时,贺英年仅47岁。
贺龙在得知噩耗后,犹如五雷轰顶,但面对敌人,他强忍泪水,继续战斗。几天后,贺龙委托乡亲们给大姐收尸下葬。
后来,向轩在9岁时参加了长征,建国后被确定为我军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
贺龙老总就不用说了,在新中国成立后是我国的开国元帅,元帅证编号为“001”。
廖汉生是开国中将,曾历任国防部副部长和北京、沈阳、南京3大军区的政委,晚年还担任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是副国级领导人。
贺英同志在建国后被认定为师级烈士,遗骸迁葬于鹤峰县的满山红烈士陵园,供后人永远敬仰。著名歌剧《洪湖赤卫队》就是以她为原型人物。
其实,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贺氏家族一共牺牲了2000多人,被认定为烈士的足有109人,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如今,祖国已迎来盛世,但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所有的革命先烈,因为铭记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素材来源:
澎湃新闻 大脚贺英 | “红色记忆”主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