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十五问(六)
发布时间:2025-07-24 15:04 浏览量:1
(上接第五部分)
十五、佛教或宗教的本质
佛教从其诞生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庞大体系。在现代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社会,人们在享受了高度物质文明发展成果的同时,在精神上信奉佛教(包括其他宗教)的仍然大有人在。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国家采取的是“政教合一”的制度进行管理,另有一些国家虽然在国家治理上实行的是现代的理念和方法,但宗教的因素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一些国家保留着皇室皇权,实际上是在国家治理中的一种变相宗教运用。人们似乎陷入了既不能完全否定它,但又不能完全相信它的纠结当中。
图片源于网络
宗教情感论的首创者施莱尔马赫这样解释宗教的本质意义,他认为“宗教的本质既不是思维也不是行动,而是知觉和情感。它希望直观宇宙,专心聆听宇宙自身的显示和活动,渴望孩子般的被动性被宇宙的直接影响所抓住所充实。”从字面上来看它的本质,就是人类对自己心中王国宗主的向往与精神皈依所在。佛教做为宗教的一种,自然也具这样的本质意义。但这个说法过于文刍刍、高大上的,很难理解。
个人认为,佛教的本质可以从其诞生发展过程、不同的人类群体、不同的现实环境等角度去理解。释迦牟尼创教之初,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佛教,而只是一种希望克服困难、摆脱痛苦、减少烦恼的朴素愿望,面向的是人人都能快乐的现实需求。这可以看成是佛教出现的初心。但随着佛教的发展,尽管表面上看,各系各派宣扬的初心没有多少差异,实际上随着现实情况的复杂多变和派系派别的形成,在实际操作层面已经离散化了。教种教义的冲突、教规教习的矛盾、教派教系的争斗,完全改变了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意愿,这是他恐怕没有想到的,也可能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佛教研究发展到最后,仍然没有逃脱人性多元的世俗化约束。
从不同的人类群体看,人们信奉佛教,利用佛教具有不同的目的。这时佛教的本质实际上演变成了工具。普通大众信仰佛教,希望借此实现自己的某些愿望,实际上是当成了一种工具在使用;佛界僧众修习佛学佛教,可能蕴含着劝解人类、调解矛盾、善待人生的想法,但也渗透着发展自己、壮大自身,甚至以此主导他人或相关事务的目的,本质上也变成了工具;统治阶层基于其统治的需要,利用佛教达到其特定的目的,更是将其当作工具来使用。
图片源于网络
从不同的现实环境看,特别是在特定环境中,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群体,佛教或宗教的影响和扩大,实际是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状况的无奈,这时宗教实际上变成了一种无法摆脱的精神寄托。
以下给全文作个简单小结。
(一)佛学是一门学问,它总体上属于哲学又超越哲学。是研究人与时空及其相互关系的学问,其中包括有大量自然科学成分,有些领域甚至比当前的自然科学研究更为深入、细致。例如,藏传佛教对人死亡过程的观察和研究就非常全面、深入,且有独特的视角。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开展学习与研究。佛教是一种信仰,是神学宗教,某些时候已演变为特定人员或特定阶段层、集团的工具,无神论者不应该追求。
(二)藏传佛教是一种融入了西藏地区原有的雍仲苯教、和后来传入的印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混合教。具有鲜明的西藏地区特点。其演化发展与西藏地区的政治、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经历了三个(前弘、灭佛、后弘)重要阶段,演化出五大派别和多种修行方法。其中密宗在藏传佛教中有较大的创新和发展,尽管还有相当多的具体内容外界不得而知。
图片源于网络
(三)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诞生了一批对西藏社会、经济、佛教发展有影响力的人物,达赖、班禅是其中最为典型和突出的代表。与此相呼应,形成了藏传佛教特有的制度,并延续至今。
(四)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自一出现,就是政治和社会治理紧密联系。二者密切结合,从最初的单纯学术佛教,逐渐演变化为融宗教信仰和社会治理于一体的“政教合一”制度,又从政教合一模式发展成为“以教领政”模式。
(五)藏传佛教演化今天,形成了以格鲁派为主要派别,以达赖和班弹为主要人物,以转世轮回为传承机制,以宗教与社会深度融合,以人民宗教信仰高度自由为主导的发展机制。随着西藏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尽管佛教信仰仍然是普通藏族人民的重要精神依托,但现代社会的种子己经在他们的心底里种下。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要他们彻底摆脱长期以来,被束缚的惯性思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过西藏的人,可能都会看到虔诚的人们,一边拿着先进的智能手机,座着自动驾驶的汽车,享受着稳定的福利保障,一边朝着他们向往的神山、神湖、神庙,不怕风吹日晒雨打,转着转经筒,口中念念有词,沿着新修的公路,相伴着来来往往的车流,日复一日、伏地长拜的现象。
(六)作为藏传佛教两大领袖人物重要代表的达赖与班弹,在当下的复杂情况下,实质上已分道扬镳。现任班禅通过国家的支持、自己的努力、各方的关心,己经奠定了其在西藏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地位,深得藏传佛教界僧众的尊重与爱戴。而仍寄居在印的达赖出于其个人利益需要,还在干着不合时宜的事,由此可能衍生出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七)到西藏出差、观光、调研、旅游,肯定会接触到藏传佛教的方方面面。在西藏社会和普通民众中,长期形成的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传统、传承,需要得到外来人员基本的理解和尊重。在我们到西藏去体验蓝蓝的天空、完美的星座、洁白的云彩、连绵的雪山、圣洁的湖泊、新鲜的空气、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扑实的民众、奇特的风俗的同时,对酥油茶、昝粑饭、风干肉、转经筒、玛尼堆、天葬场,随风飘动的经幡、沿路长跪的信众,也要学会适应、学会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