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跪下,只为感谢和平:99岁二战老兵如何铭记胜利

发布时间:2025-07-26 16:28  浏览量:1

一段TikTok视频走红网络: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妇人在两个孩子的搀扶下,跪在城市公园的烈士合葬墓前,献花祈祷。视频中的主人公是别列津斯基区唯一的二战老兵索菲亚·彼得罗夫娜·斯塔谢维奇。这段视频收获了数千个赞,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为胜利表达感谢。但也有人觉得这个情节难以置信,他们完全不了解这位即将年满百岁的索菲亚·彼得罗夫娜。

99岁老人仍心系祖国

去年,索菲亚·彼得罗夫娜来到布伊尼奇战场,参观了莫吉廖夫州正在建设的荣耀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布伊尼奇战场”纪念建筑群区域内。她为这座标志性建筑的修建捐赠了资金。

“我早就想去那里看看,”她说,“后来我向别列津斯基区执行委员会主席安德烈·索科洛夫斯基提出请求,他很尊重我的想法。毕竟我老家是莫吉廖夫州的。”

战争打破了所有计划

索菲亚·彼得罗夫娜1925年出生于莫吉廖夫州的布罗斯涅维奇村。家里生活贫困,在索菲亚8岁时,全家搬到了别列津斯基区。除了索菲亚,家里还有三个男孩,因此苏联政府在茹罗沃村分给了他们一块60俄亩的土地。所以,战争爆发前,生活虽忙碌却充满了希望。但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传来的消息,一下子打破了所有平静。

“警察追得我们躲进沼泽”

战争给这个女孩的生活留下了沉重的创伤:夺走了她的三个兄弟和父亲。

“我还记得当时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的消息,”她说,“两天后,德国人骑着摩托车来到村里。他们立刻召开集会,开始从当地村里的年轻人中招募警察,有人去了,其他人则躲进森林参加了游击队。大家都很害怕。”

索菲亚一家决定暂时躲进森林。他们收拾了财物:衣物、食品,把所有东西都装上雪橇,试图在森林里藏身。但警察不知怎么得知了消息,试图抓捕他们。追了大约三公里,他们最终成功逃脱,躲进沼泽幸免于难。而且德国人害怕游击队,所以没有再追下去。就这样,索菲亚和家人在沼泽地带四处漂泊,艰难求生。

父亲最后的一句话:“女儿,快跑!”

在游击队发动大规模行动后,纳粹进行了疯狂报复,而警察尤为残暴。

有一次,游击队在玛丽娜戈尔卡炸毁了一列载有德国人的火车,之后别列津斯基区也遭到了报复。

“我们家是街上最靠外的——靠近森林,父亲有时会从那里回来,”她说,“他在自家院子里种了点烟草,用来抽烟。有一次,警察和德国人得知他回到村里,就来到我们家。当时我正坐在长凳上。父亲只来得及喊一声:‘女儿,快跑’——这是他最后的话。我跑到另一条街上,可那里也有警察和德国人。他们检查了父亲的证件,然后把他拖进屋里,放火烧了房子。”

索菲亚·斯塔谢维奇的父母。父亲被德国人烧死

“我不知道他们是先开枪打死他,还是把他活活烧死的,但那燃烧的房子和父亲最后的话,至今仍在我眼前、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那一刻,女孩吓得动弹不得,就站在那里看着。一个路过的村民叫醒了她,让她快跑。或许正是这一提醒救了她。父亲的弟弟就住在不远处,她便跑到了那里。

“他既害怕把我留在身边,又同情我。只说:‘去个好地方吧’,”她回忆道,“第二天,邻居和父亲的弟弟悄悄清理了父亲的骨灰,把他安葬了。就在这时,游击队来到村里,把我带走了。”
母亲拒绝离开,于是索菲亚跟着游击队走了。

包扎伤员,守护面包

在游击队里的生活很艰难。索菲亚承担着后勤等工作:做饭、包扎伤员。

“我记得当时有位报社编辑,一直在自己的帐篷里工作,”索菲亚·彼得罗夫娜说,“他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我就从厨房给他端些吃的到帐篷里。”

她还记得那座用来烤面包的大炉子。有一次,刚烤好30个面包,通信员就来报告说敌人要进行围剿。

“我们不得不把面包从炉子里拿出来装到马车上运走,先送到一个村子里,等安全了再接着烤,”她解释说,“当时食物匮乏,我们都很饿。毕竟游击队不种地、不收割,粮食全靠当地居民接济。”

满目疮痍的城市

如今,索菲亚·彼得罗夫娜的记忆依然清晰。她至今仍记得被法西斯摧毁的别列津诺。

“有一次,我们跟着游击队转移到一个新地方,在路边设伏等待德国人,”她回忆道,“他们给了我一把卡宾枪,但我始终没机会开枪。是游击队员们在保护我。”

不久后,苏联军队解放了白俄罗斯。游击队员让她骑上一匹白马,就这样她来到了别列津诺。进城前要过一座桥,走到桥中间时,她往河里一看,吓得魂不附体——河水被血染红了。周围到处都是人和动物的尸体。别列津诺城内也是一片混乱。德国人在撤退时留下的是一片废墟:破碎的窗户、毁坏的建筑,这座城市亟待重建。

索菲亚·斯塔谢维奇的兄弟。无人从战场上归来

白俄罗斯解放后,关于兄弟们牺牲的消息陆续传来,她才知道了他们的命运。先是收到了一个兄弟的葬礼通知——他在为乌克兰而战的战斗中牺牲;接着是第二个——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牺牲;第三个兄弟则和其他游击队员一起,在布伊尼奇战场被纳粹枪杀。

心系别列津诺

白俄罗斯解放后,索菲亚·彼得罗夫娜参与了别列津诺的重建工作,1946年结婚,育有四个孩子,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别列津诺区。

索菲亚·斯塔谢维奇的家人,如今只剩下儿子

“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那么亲切熟悉,”她回忆道,“明斯克大街上曾有个林场,战后在如今的煤气站所在的那些房子里,人们会举办晚会。我还记得以前的‘布偶’咖啡馆,我在那里工作过一段时间。还有很多事物都温暖着我的心。”

索菲亚·斯塔谢维奇的家位于城市最古老的街道之一——穆尔坦街,坐落在别列津纳河畔。这所房子比别列津斯基区稍晚一些建成,已有约80年的历史。

“我们是贷款买的这所房子,”索菲亚·彼得罗夫娜说,“我每个月都要还款。我当时在林场做会计兼出纳。很感谢大家还记得我!他们总会来祝贺我,来看望我!”

战后,大多数别列津诺居民都住在私人住宅里,人们种着菜园,还有土豆地,养着牲畜和家禽。

“我们的地一直延伸到河边,”她回忆道,“还养了牛、猪,甚至还有麝鼠。我自己处理兽皮,缝制帽子。缝了好多帽子!”

亲自去投票站投票

这位老妇人不仅有精力工作,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索菲亚·斯塔谢维奇多年来一直当选为人民代表。

索菲亚·斯塔谢维奇在白俄罗斯总统选举现场

“我现在也努力保持积极状态,”索菲亚·彼得罗夫娜说,“总是自己去投票站投票。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这是我作为老兵和公民的责任!而且能见到乡亲们也很开心。”

“我为何能长寿?”

即使在和平年代,命运对她也过于残酷——丈夫和三个孩子都早早离世。

“我常常想,上帝为什么赐予我长寿?”这位99岁的老人沉思着,“我何德何能得到这样的馈赠?也许是为了替所有早逝的亲人活下去。我努力这样做,但有时血压会不稳定。”

99岁的她依然精力充沛、乐观开朗,视力很好,不用戴眼镜就能读书写字,还能看电视,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并且总是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她清楚每样东西放在哪里,还能在菜园里干上几个小时的活,让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索菲亚·彼得罗夫娜的菜园

“我离不开菜园,”她说,“今年我的西红柿都没长好,太可惜了。但黄瓜应该会有很多!”

亲人称索菲亚·彼得罗夫娜为“穿裙子的将军”。她对自己、对亲人都毫不松懈。

她也依然保持着女性的爱美之心。在放着钟表、报纸和信件的桌子上,放着一面镜子。

“哦,等一下再拍我,”她经常对记者说,“让我换件衣服,梳梳头,照照镜子。或许再戴条更鲜艳的头巾?还是这样就好呢?”

尊敬、敬佩与荣誉

索菲亚·斯塔谢维奇家总是有很多客人

她家的大门永远敞开,来访的客人形形色色——学生、记者、社会组织代表和林场的工作人员。区里没有忘记这位唯一的二战女老兵。在别列津诺,人们都尊敬她、爱戴她!在胜利日的集会上,全城的人都为她鼓掌,在庆祝游行中也高兴地向她问好。

这位老奶奶会在一个对自己而言意义非凡的日子——胜利日,回忆起所有这些人。

“5月9日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整天我都会流泪,”她坦言道,“没有哪一年我不去游击队员纪念碑前。有一次,我还带了一把土到光荣岗。长久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有责任缅怀伟大卫国战争中牺牲的人们。在林场工作时,我和同事们一起敬献花圈,后来从自家花园采摘鲜花,近几年则买了康乃馨。”

“要在餐馆里庆祝纪念日!”

按照区执行委员会主席安德烈·索科洛夫斯基的指示,人们在索菲亚·彼得罗夫娜家的院子里安装了一条长椅,而他本人还在她的花园里种了两棵苹果树——一棵是去年种的,另一棵是今年春天种的。

家中的尊贵客人是别列津斯基区执行委员会主席安德烈·索科洛夫斯基。

“第一棵苹果树上已经结了15个小小的青苹果了,”索菲亚·彼得罗夫娜自豪地说,“一看就知道,这份礼物饱含着真挚的心意!我也想让人们记住一个善良的我。百岁寿辰要在餐馆里庆祝!别以为我小气。”

索菲亚·彼得罗夫娜的家里有很多照片,却没什么圣像。

“我会祷告词,但不去教堂,”她坦言,“不过‘感谢上帝’这句话一天要说上一百遍。真的,句句都发自内心!我祝愿年轻人健康、有爱、生活安宁!也给所有人一个建议:撸起袖子好好干!这样既不会生病,日子也能宽裕。而最重要的是——珍惜和平。别让战争毁掉你们的计划和梦想。”

2025.7.26 瓦洛佳孟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