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两个老兵 原创: 余坪
发布时间:2025-08-02 21:35 浏览量:1
我认识的老兵 | 失散红军张大学
2005年7月盛夏,我在仪陇县见到这样一个老兵。
张大学,1916年生,仪陇县土门镇人,1933年参加红四方面军,在川陕地区打游击。在打万源的战斗中,两颗子弹打穿他的左腿,他没能参加长征,辗转回了老家仪陇养伤。
红军走了,但他当红军时学会的红军歌,却唱了一辈子。每年,他都要花三五个月时间,穿着自己做的凉鞋,背着简单的行李,从仪陇步行到通江、南江、巴中老区走一大转。沿途,他敲锣打鼓,演唱红军歌。因而,沿途的人们都知道这位爱唱歌的老红军。
我采访他时,张大学已年近9旬。他一生难得生一回病,满嘴的好牙。每天吃三斤自己种的粮食,喝两斤在镇上打来的白酒。每年上房顶捡瓦,每天下地干活儿。
张大学在当地,是一个人人称道的的老人,年轻时就是当地有名的劳动能手,助人为乐是他的天性。他家不远处有一个坝,早些年一到汛期,偶尔就有上游淹死的人顺流而下。张大学凭借自己的好水性,一生中在水里义务帮人家打捞过60多具尸体。洪水来袭,需开闸泄洪,为确保开闸顺利,他每次都要潜水到闸门最底下去清除淤泥和杂草,当地人都领教过他的绝活儿。
喜欢穿当兵的女婿给他的军装,脏了就背到河里去洗。
他说啥都要给记者展示一下他的水性,这的确让人感到紧张。
话没说完,他就潜了下去,过了好一会儿,才又冒出水面。
当红军时他就武艺高强,用手砍瓦片,他老了还照样行。
掰手腕、打拳,他经常和年轻人比试。
夏天热,他用扇子是自己编的。
老伴走了多年,两个在城里的女儿都要接去城里住,可他说城里住不惯。就喜欢住在乡下,隔壁邻居常过来抽根烟,聊聊天。
唱红军歌的行头,出门就带着,回家就挂在墙上。
他一生的荣誉,就用报纸卷起放在蚊帐顶上的席子底下藏着。
过了几年,我想再去采访他。一打听,张大学走了。
我认识的老兵 | 老兵王志航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在四川省肢残康复中心采访时结识了这样一位老兵,她是一位癌症患者,经过长期治疗,至今坚强地活着。
她叫王志航,父母和全家好几个子女都是当兵出身,她很小就当过卫生兵,现已从四川一家机关退休。
“5.12”地震第二天,她只身一人进了省医院的病房,开始护理从灾区送来医院治疗的伤员。凭着自己熟练的业务一展身手,赢得了医院和伤员的信任。她发现,在重伤员中孩子特别多,而他们最需要精心护理。于是,目标进一步明确,全心全意护理伤最重的孩子。并且,她不断往返奔波在省医院和华西医院之间。
2008年5月16日,王志航在省人民医院照顾平武伤残孩子。 (本图由志愿者提供)
她还和志愿者一道,把灾区急需的一些药,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本图由志愿者提供)
孩子们一批又一批转去了四川省肢残康复中心,她索性泡在了那里。每天陪着孩子们进行艰苦的康复训练,鼓励他们从阴霾中尽快走出来。孩子们练习假肢行走,她就是拐杖。
2008年7月以后,王志航一直在四川省肢残康复中心陪着孩子们。
孩子们陆续返校上课,她又跟去了学校。在北川,在汶川,在平武,许多学校的师生都熟悉这位老兵。她协助学校安排孩子补课和关心孩子的生活,比孩子们的家长操心还要多。她目送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考上大学,在她经常帮助的孩子中,走出了11位研究生,有的已经毕业,有的在读。
2009年2月4日,王志航送双腿高位截肢的张凤回北川中学复课 。(张凤现在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读研)
2009年2月4日,王志航在北川中学见到了分别几个月的截肢孩子杨凤。(杨凤后在华东师大读研,现已在成都工作。)
2009年寒假,王志航通过与志愿者组织合作,在成都为伤残孩子们安排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冬令营。
2009年3月31日,王志航在北川中学看望截肢的孩子晏鹏。(后在四川大学读研的晏鹏,毕业后已工作)
王志航经常都出现在北川中学的伤残孩子们中间。
2009年4月25日,王志航在北川中学陪着双腿高位截肢的李安强去吉他队排练。(李安强从川大商学院毕业后赴美读研,先毕业考到武汉一家教育机构工作。)
2010年8月27日,王志航送截肢孩子刘敏到北川中学新校区报道。(刘敏读研后已于今年从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
2011年5月10日,王志航去北川中学看望发烧的郑海洋。
2011年5月10日,王志航在北川中学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2010年6月28日,王志航在北川中学为复读高三的失去双臂的王虎鼓劲。
2017年寒假,许多孩子又在王志航家住下了。
无论是当面,还是在微信中,你都能感到,这位老兵与孩子们水乳交融的关系。多少年来,王志航家就是孩子们过往成都的驿站。一到寒暑假,常常是10多个孩子在家里打地铺。
地震距今已经11年了,孩子们对她的称呼变了。原先发自内心称呼的“干妈”,现在已变成了“亲妈”。
2018年2月3日,在全国各地读书的孩子们回到四川准备过年,他们和王干妈相会在成都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段志秀代表同学们向王志航献上鲜花!
这样一位老兵,凡知道她震后所作所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而她却没有获得过多少各级机构给予的荣誉和光环。可她从不遗憾,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她自己甘心情愿去做的。她以她的真诚赢得了孩子们衷心的爱戴,这是她最大的满足。
2018年2月3日,从全国各地回川度寒假的7位研究生与王志航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