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丨《南方丝绸之路史》
发布时间:2025-08-03 23:39 浏览量:1
以蜀地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同东南亚、南亚、西亚以至欧洲等地各文明之间碰撞、交流的重要纽带,是欧亚大陆相互影响、促进发展的文明载体,有着尤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当下,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的现实意义愈加凸显。“南丝路”承载了过往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辉煌,并将在中华民族的新时代新征程中进一步发挥关键作用,谱写更璀璨的篇章。
《南方丝绸之路史》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内涵丰厚,全景式地描绘出南方丝绸之路数千年发展演变的宏伟画卷,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多彩和深厚底蕴,凸显出各文明、民族间的交融互鉴、兼收并蓄,更为今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智慧与经验启迪。
丝绸之路示意图
内容简介
本书以通史为主线,立足于局势变动,基于各区域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和史籍文献的深度解读,对先秦至明清各个阶段南方丝绸之路的演进状况从多个面向加以细致的叙述,纵横交织,深入阐释了其在促进内外贸易、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民族交融等方面的历史意义,大大扩展了我们对南方丝绸之路内涵和外延的认识。
作者简介
段渝,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三星堆文化与青铜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学科组评审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巴蜀古代文明、长江流域古代文明、南方丝绸之路等。
邹一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南方丝绸之路研究所研究员,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南方丝绸之路、巴蜀文化与中外文明交流等。
新书看点
丝路上璀璨的天府文化
四川盆地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商品、文化生产及传播基地,赋予了南方丝绸之路深厚的历史底色,有天府之国作为大后方的南方丝绸之路与北方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有何不同?古代外国对于中国的称呼“China”由何而来?“锦江”“锦里”其源何自?......翻开本书,饱览丝路上天府神采风韵。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汉代蜀锦提花机模型
趣味横生的历史图景
南方丝绸之路串联起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和域外史,留下诸多历史人物的足迹,展现了我们熟悉的历史的另一面——尊重蜀人精神信仰而治水成功的李冰,经略边疆的司马相如,被沿线少数民族爱戴为“老爹”的诸葛亮......生动恢弘的历史场景剧在书中轮番上演,异彩纷呈,透过南方丝绸之路,认识更丰满的历史。
蜀人尚“五”,李冰“以五石牛以压水精”
文明的盛宴
沿着南方丝绸之路,中国、东南亚、南亚、近东各区域的人们产生了频繁的往来,奇珍异宝、思想技术、动物植物发生着流转,赋予了各文明以活力——印度宗教人士来华问道取经,《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古典小说在泰国大受欢迎,柬埔寨吴哥窟雕刻上栩栩如生的中国商人、乐师形象......文明流动的光辉画卷在书中徐徐展开。
四川盐源发现的近东文明常见主题:“英雄擒兽”青铜枝形器
第一节 丝绸之路重心的南移
第二节 诸葛亮南征与南方丝绸之路的拓展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丝绸之路
第一节 隋唐时期南方丝绸之路区域的政治格局
第二节 锦绣都会的繁盛
第三节 国内外贸易的拓展
第四节 文化交流与民族迁徙
第五节 中国文明对外传播及影响
第六节 唐代南方丝绸之路的交通路网
第六章 元明清时期的南方丝绸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