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特等功臣牌匾,聊聊那重如泰山的荣誉
发布时间:2025-08-04 03:40 浏览量:1
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一块特等功臣牌匾,特等功臣,这四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咱们新中国的历史上,又有多少人获此殊荣呢?带着这些疑问,我研究了一番,可以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特等功臣比将军都要稀有。
要弄明白特等功臣的分量,得先了解一下立功授奖的相关历史。在战争年代,为了激励战士们奋勇杀敌,我军设立了各种功勋荣誉。就拿抗美援朝战争来说,志愿军制定了详细的立功条例,军功分为集体和个人两种,从低到高依次是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和特等功 。其中,特等功可是最高级别的奖励,就像是游戏里的顶级荣耀,拿到它,那可太不容易了。有人可能会问,到底立下多大的功劳才能获得特等功呢?这么说吧,一等功已经是“拿命换”的级别了,而特等功,更是要立下那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堪称奇迹的功劳。
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个叫张国福的战士,16岁就参军了。1947年,他孤身一人穿插到敌人后方,竟然活捉了国民党中将赵伯昭,这得多大的勇气和智慧啊!1948年辽沈战役时,他又率队摸到了廖耀湘军团的指挥部,直接把手榴弹扔了进去,打乱了敌人的指挥系统,让东北野战军顺利吃掉了整个廖耀湘兵团。这种贡献,一等功都不足以表彰,所以张国福被授予了特等功。还有张英才,那更是传奇中的传奇。1948年,他带着一个营500人,要阻击国民党2个旅的援军,同时还要阻击2个师的突围,双方兵力差距巨大。但张英才没有退缩,他主动出击,冲进敌人指挥所,击毙敌军长,还摧毁了敌人的炮兵阵地。之后又四处穿插,俘虏了3000多名国民党士兵。就这一场战斗,他就被授予了特等功和战斗英雄称号,而且他这辈子一共拿了9次特等功,4次战斗英雄称号,还被毛主席4次接见,被大家称为“兵王”。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这样的英雄更是数不胜数。杨根思大家都很熟悉,长津湖战役中,他身负重伤,面对即将失守的阵地,毅然抱起炸药包冲进美军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成功切断了美军南逃的退路,他也因此荣获特等功和战斗英雄称号。不过可惜,这次只能是追授了。柴云振在朴达峰阻击战中,全营牺牲的情况下,他带领一个班,攻占了3个山头,摧毁了2个碉堡,打掉了1个营指挥所,成功完成了阻击任务;郭忠田在葛岘岭率领一个步兵排,打退了美军10多次进攻,歼灭敌军215人,还缴获了58辆汽车的物资,关键是全排无一伤亡;唐章洪在上甘岭用1门迫击炮坚守阵地8小时,射击超过1000发炮弹,击毙敌人400余人,身受重伤后靠打吗啡保持清醒;胡修道独自一人坚守上甘岭3号阵地,还帮忙守了10号阵地,一天之内击毙敌人280人,打退了2个营规模敌人的几十波进攻,被称为“上甘岭战神” 。他们这些人,都凭借着英勇无畏的表现,获得了特等功的荣誉。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30余万名功臣,其中特等功臣有231人。这些特等功臣,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守护了人民的安宁。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疑惑,为啥现在很少听到特等功的消息了呢?那是因为1955年,国家取消了特等功的评选。毕竟和平年代,那种能立下特等功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特等功臣们的事迹会被遗忘,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在生活中,特等功臣也备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之前有个新闻,淮海战役特等功臣92岁的崔小拴送孙子参军,老人勉励孙子在部队好好干,大家都知道特等功是军功的天花板,孙子要想超过爷爷,难度可想而知。还有雷保森,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带领全班用火箭筒和反坦克手雷击毁敌坦克11辆、吉普车1辆,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在他河南上蔡的故居,挂着“特等功臣”的光荣匾牌,那是他的荣誉,也是整个家乡的骄傲。
特等功臣,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担当,什么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的精神永远不会磨灭,就像那一块块特等功臣牌匾一样,闪耀着永恒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努力奋斗,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