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首词牌《满江红》的巅峰之作,充满力量与激情的爱国诗篇!
发布时间:2025-08-04 05:39 浏览量:1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小小寰球,
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
几声凄厉,
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
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
飞鸣镝。
多少事,
从来急;
天地转,
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
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
全无敌。
1963年1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广州。他从《光明日报》上看到郭沫若的《满江红》词,填成此词,送给周恩来同志,写明“郭词见一月一日《光明日报》”。
是在《光明日报》上读到郭沫若的词深受感动所创作的一首鼓舞人心的反霸权主义的词。这首词自始至终贯穿着反帝反霸、捍卫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意志。上下片浑然一体,形成大开大合波澜起伏的艺术特点,表现出一种至大至刚的气概之美。
附郭沫若《满江红》: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满江红》
宋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创作背景
《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般认为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
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沦陷的悲愤,对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心。
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概,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奋发的精神,
关于此词的创作时间,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是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也有人认为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所作,表现了他壮志未酬的悲愤。
作品赏析
全词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表达了岳飞对靖康之变的悲愤,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以及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其精忠报国的高尚情怀。
词的上片,“怒发冲冠”“仰天长啸”等词句,生动地描绘出岳飞愤怒激昂的形象,“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则高度概括了他的战斗生涯。下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直抒胸臆,“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等句运用夸张手法,尽显豪迈之气。
后世影响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豪放词的代表作品之一,对后世的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励着无数文人墨客以词言志,抒发爱国情怀与壮志豪情。
该词所传达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起到了鼓舞人心、凝聚民族力量的作用。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
他自幼习武,二十岁开始从军,自建炎二年至绍兴十一年,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屡建奇功。岳飞治军严明,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深受人民爱戴。绍兴十年,岳飞挥师北伐,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却因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求和,被迫班师。后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得以平反昭雪,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不仅武艺高强,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