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记忆】安阳大事记:隋朝
发布时间:2025-08-11 08:08 浏览量:3
文帝(杨坚)开皇三年(583年)
杞州改称滑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滑州易名滑县。
同年,废林虑郡,林虑县分置淇阳县。
开皇六年(586年)
复置内黄县,隶相州。
开皇十年(590年)
邺县北迁邺城旧址,于安阳旧城东北洹水南岸重置安阳县。
开皇十六年(596年)
林虑县置岩州。大业初废州,临淇县,淇阳县并入林虑县。
同年,内黄县分置临河县。唐贞观十四年,废临河县入澶州。
炀帝(杨广)大业四年(608年)
正月,征发河北诸郡男女100多万人,循白沟故道开永济渠(今卫河,也称御河),南通黄河,北达涿郡(今北京)。
大业七年(611年)
十月,翟让在滑州领导农民起义,义军据瓦岗寨(今滑县南)为根据地,史称瓦岗军。
大业九年(613年)
六月,炀帝二次东征高丽,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督运军粮,他看到农民到处起义,遂伙同李密乘机起兵反隋。安阳农民领袖李文相及张升等率众响应。八月,杨玄感兵败被杀。李文相、张升等随李密共破黎阳仓而据之。
大业十年(614年)
农民领袖王德仁率众起义,聚集数万人,据林虑山。
大业十二年(616年)
翟让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声势壮大。是年,李密投瓦岗军,参谋策划,合并附近各路义军,破要塞金堤关,杀隋将张须陀,军威大振。次年攻克兴洛仓,开仓赈饥,深受人民拥护。义军很快发展到几十万人,占据河南大部分郡县。后李密杀翟让,引起瓦岗军将士不满。十四年(618年),在打败字文化及后,为王世充所败,李密降李渊。瓦岗军历8年奋战,为推翻隋王朝的统治起了重大作用。
同年,窦建德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据内黄以西。自奉节俭,重视农桑,深受农民爱戴,故有窦公村。
资料来源:《安阳市志》1998年10月
资料整理:黄翔,文旅美食探寻者,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研究会 会员、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