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0篇(随笔)《人要学会藏拙》

发布时间:2025-08-13 13:49  浏览量:4

老子有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学会藏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生智慧,就如同深谷幽兰,不事张扬,但却散发着持久的芬芳。

藏拙,是一种韬光养晦的策略,能让人在困境中保全自我,谋求发展。

三国时期,刘备寄身于曹操麾下时,便深谙藏拙之道。彼时的刘备胸怀大志,欲兴复汉室,然而实力悬殊,只能委曲求全。一日,曹操邀刘备煮酒论英雄,纵谈天下豪杰。曹操以犀利的目光直视刘备,直言:“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心中一惊,手中的筷子不觉掉落。恰在此时,天空响起一声惊雷,刘备灵机一动,从容俯身拾起筷子,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失态掩饰过去,打消了曹操对他的猜忌。刘备的藏拙,并非懦弱与退缩,而是在时机未成熟时的隐忍。他深知自己羽翼未丰,若过早暴露锋芒,必将招来杀身之祸。正是这份藏拙的智慧,让他得以在曹操的眼皮底下生存下来,为日后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

藏拙,也是一种谦逊低调的美德,能让人在顺境中保持清醒,避免因骄傲自满而遭受挫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世人誉为“智慧的化身”,然而他却总是宣称自己一无所知。有人对此感到不解,苏格拉底便解释道:“我之所以比别人聪明,是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无知。”他的这番话,并非故作谦虚,而是真正认识到了知识的浩瀚无垠。苏格拉底的藏拙,让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谦逊的心,不断地追求真理。他不炫耀自己的学识,而是以一种平等、开放的态度与他人交流,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与之相反,三国时期的杨修,才华横溢,却恃才放旷,不懂得藏拙。他多次猜出曹操的心思,并将其公之于众,最终引起了曹操的忌恨,招来杀身之祸。杨修的悲剧告诉我们,即使拥有出众的才华,也不能过于张扬,否则必将自食恶果。

在当下社会,学会藏拙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有些人总是急于表现自己,炫耀自己的能力和业绩,却往往忽略了团队的合作和他人的感受。这种做法或许能在短期内获得一些关注和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却不利于个人的发展。相反,那些懂得藏拙的人,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感受,与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在工作中默默耕耘,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等待时机的到来。当机会降临时,他们便能凭借自己的实力脱颖而出,取得成功。

《史记·七十列传·老子韩非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不难看出,学会藏拙,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它让一个人在困境中保全自我,在顺境中保持清醒;它让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赢得尊重,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所以,人要学会藏拙,这样,才能做一个谦逊低调、有内涵的人,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出精彩的华章。

一一写于2025年8月13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