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女子心善被休,多年后,她当了知府夫人,前夫后悔而死

发布时间:2025-08-15 08:16  浏览量:1

浙江绍兴府有个诸暨县,县城里有户姓周的人家,做着绸缎生意,家境殷实。周家有个独子,名唤周世昌,娶了个媳妇,姓林名月娘。

月娘是乡下姑娘,长得不算顶美,却眉目清秀,性子温顺,尤其心善。见了乞丐,总会给些干粮;遇着流浪猫狗,也会带回家喂些吃的。世昌起初还算满意,日子久了,就嫌她 “没规矩”。

周家老太太更是看不惯月娘。嫌她给乞丐东西 “败家业”,怨她收留猫狗 “污了宅门”。常常指桑骂槐,说她是 “穷酸命,带衰家运”。

这年冬天,天降大雪,寒气刺骨。月娘在门口看见个冻得瑟瑟发抖的老乞丐,心软了,把他扶进厨房,给了碗热粥,又拿了件世昌穿过的旧棉袄给他。

这事被老太太知道了,气得跳脚:“你个丧门星!把破烂棉袄给叫花子,是想让周家祖宗蒙羞吗?” 世昌也在一旁帮腔:“月娘,你也太不懂事了,娘气坏了身子咋办?”

月娘小声辩解:“天太冷了,老人家会冻坏的。” 老太太更气了:“我看你就是胳膊肘往外拐!我们周家容不下你这样的媳妇,你走!”

世昌本就对月娘有些厌烦,听老太太这么说,也动了心思。他觉得月娘心善得有些傻,确实不适合做周家的少奶奶。当晚,就写了封休书,扔给了月娘。

月娘捧着休书,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她在周家做牛做马,省吃俭用,从没对不起谁,就因为救了个老乞丐,竟落得如此下场。她啥也没说,收拾了个小包袱,连夜离开了周家。

外面雪下得正紧,月娘漫无目的地走着,心里又冷又酸。走到城外一座破庙,实在走不动了,就进去躲雪。庙里阴森森的,只有一个破草堆,她蜷缩在草堆里,一夜没合眼。

天亮后,月娘去镇上找活干。她手脚勤快,人又老实,被一家客栈的掌柜收留了,做些洗碗、扫地的杂活,管吃管住,每月还有几个铜板的工钱。

客栈里住了个年轻的书生,姓苏名文斌,上京赶考路过此地。文斌家境贫寒,却才华横溢,为人正直。他见月娘干活麻利,待人温和,常常被其他伙计欺负,却从不计较,心里暗暗佩服。

有一次,月娘给文斌送茶,不小心被门槛绊倒,热茶洒了文斌一身。月娘吓得赶紧道歉,其他伙计都等着看笑话。文斌却摆摆手:“无妨,是我自己没做好。” 他还帮月娘把地上的碎片捡起来。

月娘很感激,觉得文斌是个好人。从那以后,她常常偷偷给文斌留些热乎的饭菜,文斌也会教她认些字,两人渐渐熟悉起来。

文斌要上京赶考了,月娘把自己攒的几个铜板塞给他:“苏公子,路上用。” 文斌推辞不过,收下了,说:“月娘姑娘,等我考中了,定回来谢你。”

文斌走后,月娘依旧在客栈干活,只是心里多了份牵挂。她听说文斌一路顺遂,心里替他高兴。

过了一年,文斌果然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绍兴府知府。他一到任,就派人去客栈找月娘。月娘见文斌成了知府,又惊又喜,却不敢上前。

文斌亲自走到她面前,笑着说:“月娘姑娘,我来履行承诺了。” 他向月娘表明心意,说想娶她为妻。月娘又羞又怕:“我是个被休过的女人,配不上大人。”

文斌说:“我看重的是你的善良和品行,与其他无关。” 月娘感动得热泪盈眶,点了点头。

文斌风风光光地娶了月娘,把她接进了知府府。月娘成了知府夫人,却没忘本,依旧保持着善良的本性。她常常接济穷苦百姓,还在府里设了个粥棚,给乞丐们施粥。

消息传到诸暨县,周世昌和老太太都惊呆了。世昌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啥滋味。他休了月娘后,又娶了个富家小姐,那小姐骄横跋扈,把家里搅得鸡犬不宁,老太太也被气得卧病在床。绸缎生意也越来越差,家道渐渐中落。

世昌听说月娘成了知府夫人,心里后悔得不得了。他想起月娘的好,想起她的勤劳和温顺,再看看现在的媳妇,更是悔断肠。

有一天,世昌听说月娘要回诸暨县探亲(其实是去给当年的老乞丐送些过冬的衣物),特意跑到路边等她。见月娘坐在轿子里,穿着绫罗绸缎,身边丫鬟簇拥,气度雍容,完全不是当年那个卑微的乡下姑娘了。

“月娘……” 世昌上前想打招呼。月娘掀开轿帘,看了他一眼,眼神平静,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淡淡地说了句:“让开。” 轿子从他身边走过,留下一阵淡淡的香气。

世昌站在原地,面红耳赤,心里又羞又愧。他回到家,看着病床上的老娘,看着家里破败的景象,越想越后悔,一口血喷了出来,昏了过去。

他病倒了,整天躺在床上,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错了…… 我不该休了月娘……” 请来的郎中都说,他这是心病,没法治。

老太太见儿子这样,也急火攻心,没过几天就咽了气。世昌连老娘的葬礼都没力气参加,病情越来越重。

月娘听说了周家的事,心里有些不忍,让人送去些银子和棺木,却没亲自去。文斌知道了,说:“你做得对,善良也要有底线。”

世昌见月娘派人送来了东西,知道她心里还有些旧情,可这份情,更让他羞愧。他望着天花板,想起当年月娘给他缝补衣服的样子,想起她给乞丐热粥的样子,眼泪止不住地流。

没过多久,世昌就死了,死的时候,眼睛还睁着,像是有啥未了的心愿。他那个骄横的媳妇,见周家彻底败了,卷了仅剩的一点东西,跑回了娘家。

周家就这样散了。

绍兴府的人们,都把月娘的故事当成美谈。说她善良终有好报,被休了还能当上知府夫人;说周世昌有眼无珠,放着珍珠当鱼目,最后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月娘和文斌的日子过得很幸福。月娘给文斌生了一儿一女,儿女都像她一样,心地善良。文斌在月娘的影响下,为官更加清廉,深受百姓爱戴。

有一年,绍兴府闹灾荒,百姓们吃不上饭。月娘把自己的嫁妆拿出来,换成粮食,和文斌一起在城里设了多个粥棚,救济灾民。灾民们都很感激,说月娘是 “活菩萨”。

灾荒过后,文斌因为救灾有功,被皇上嘉奖,升了官。月娘跟着他去了京城,依旧保持着善良的本性,常常做些善事。

很多年后,月娘和文斌都老了,他们的儿子也成了一个清官。月娘常常给孙子孙女讲自己年轻时的故事,说:“做人啊,不管啥时候,都要心善。善良或许会吃亏,但终究会有好报。”

孙子孙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诸暨县的人们,也常常把月娘和周世昌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说:“你看林月娘,心善被休,最后却成了知府夫人;周世昌嫌她心善,最后后悔而死。这说明啊,善良是最好的品质,可不能嫌弃善良的人。”

孩子们听了,都点点头,把这个故事记在心里。他们学着月娘的样子,对人友善,乐于助人。

月娘活了很大岁数,无疾而终。她去世后,文斌很伤心,没过几年也跟着去了。他们的故事,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人们都说,月娘的善良,感动了上天,才让她有了好报。而周世昌的结局,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谁让他不懂得珍惜善良呢。

这个故事也告诉人们,善良是一种美德,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弃。就算暂时会遇到委屈和不公,终究会被人看见,被人珍惜。而那些轻视善良、践踏善良的人,最终也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直到今天,绍兴府和诸暨县的老人们,还会把这个故事讲给下一代听,希望他们能像林月娘一样,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也希望他们能懂得珍惜身边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