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民选”总统王莽
发布时间:2025-07-24 16:28 浏览量:2
历史上,西汉被一个新的朝代替代,就是:新朝。它的皇帝只有一任,就是大名鼎鼎的奸贼——王莽。
公元23年10月3号,起义军就攻陷了长安,很快就杀到了王莽身边。
临死前,70多岁的王莽老泪纵横,说自己全是按圣人贤德治理天下,殚精竭虑了十五年,怎么就闹得全天下起义军风起云涌了?
话音刚完,就被起义军乱剑砍死。有人就把王莽花白胡须的头颅割下来,挂在长安城门上。
刚挂上去没多久,起义军看着还是不解恨,然后把头颅取下来,先把舌头割下来分吃掉,然后把王莽的头颅当球踢,直到踢了个稀巴烂。
这样一个特别仇恨、血腥的场景,可以说明王莽真的是坏到了姥姥家。那王莽真的很坏吗?
也确实很坏。首先,王莽是篡位当的皇帝。在儒家伦理流行的时代,这种人简直是要下十八层地狱。
其次,你坏就坏,没说学学人家赵匡胤,好好治理天下大家也就忍了,关键你把天下搞得民不聊生,你说大家能不吃你肉、喝你血?
但是我又想说,这一切又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上面这些昏君、暴君该有的结局,却是王莽用圣人道德和100%含金量的儒家治理天下的理念换来的。
甚至可以说,两千年封建史里,历代儒生所渴望的政治愿望,只在、仅仅在、only one一次,就是在王莽手里认认真真地贯彻了一遍。
你们是不是很奇怪?按儒家理念治国,那应该国富民强,怎么还给民愤滔天地推翻了王莽呢?
这一切先要回到王莽怎么发迹说起!
王莽是一个“穷”官二代。为什么呢?因为王莽的姑妈叫王政君,就是汉成帝的亲妈,所以说王家在西汉朝廷那是大家族。
可是为什么说他穷了?因为王莽他爸没有熬到王政君当太后就给死了,所以王家的家族核心利益就没有王莽什么事了。
王莽小时候穷就不说了,还是个倒霉的孩子,长得很丑。但是娘不嫌儿丑,王莽母亲从小给他最好的教育,教了他一肚子儒家经典,从小就待人谦和恭敬,也很孝顺人。
这不,他的伯父,也就是大司马大将军王凤——先说一下大司马大将军,这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好,就是王凤临终时得了重病,可是久病床前无孝子,亲儿子都懒得照顾,却只有王莽,学了一肚子的儒家经典,天天端屎端尿,各种亲尝汤药,准备把王凤给伺候走了。
这把王凤感动的,就给自己妹妹——当朝太后王政君推荐了王莽:“咱这侄儿不错,得好好培养。”于是就让王莽给皇帝做了黄门郎。
这是什么官了?就类似传达室的大爷。你别看这官不大,那可是天天战斗在皇帝和太后身边,这对王莽来说是一个飞黄腾达的好机会。
所以就不停地给王莽升官、升官、升官……一直到最后,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被王家几个叔叔轮流当了一遍,最后大家也觉得身体不行了,该轮流给下一代了。但是这个大司马职位传给谁了?
看来看去,只有王莽这个侄子最争气,而且朝野上下的声誉非常好,所以王莽就当上了大司马大将军。
王莽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把他们王家的田地给老百姓分了,迎来民间一阵掌声。
接着又是兴修学校,讨好知识分子,又迎来一阵掌声欢呼。
更为关键的是,王莽跟海瑞一样还特简朴,比如他老婆穿的粗衣烂布,还不化妆,连个包包都没有。
这还不算什么,王莽还有个大菜:有次王莽的儿子王获失手打死了家里的一个奴婢,按当时的法律赔点钱就行了,可王莽把这个儿子逼自杀了,因为按照儒家的那个伦理标准,大家都是平等的。
王莽这个事迹一经传出,那朝廷和民间简直看到了圣人再世,对王莽景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后来汉成帝死了,由于没有儿子,找一个血缘最近的侄子来继承,这就是后来的汉哀帝。
这个汉哀帝总是觉得自己亲奶奶好,对王政君很是不喜欢。所以有次宫廷宴会时候,就指使人把王政君和他亲奶奶的座位安排在了一起,给所有的人暗示:这两个老太太地位是一样的。
人家王莽的选择非常简单,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汉哀帝的奶奶赶走,维护了王政君的礼法地位。
那皇帝当然就不高兴了,王莽立即被剥夺了大司马大将军的权力,驱赶到南阳。王莽在政治上的前途就算彻底完蛋了。
要知道,汉哀帝这时候只有20多岁,小伙子只要活得硬硬朗朗的,王莽这个时候已经将近四十了,你就不会再有任何政治前途了。
所以王莽在这个时刻能赌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要坚守自己的礼法底线,可见,这个人是一个道德上还不错的人。
所以说这人命好了,老天爷都给安排事:汉哀帝22岁时给病死了。
那王政君老太后就一句话:“还是让王莽回来当大司马大将军,主持朝局吧。”
王莽第二次当上大司马大将军之后,那个政治声望可是蒸蒸日上。除了他个人的私德非常好之外,他干了所有儒家经典要求一个最高执政者该干的好事。他当时的声望那是真的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拥护的。
上面这些讲完,是想证明一点:王莽是“穷”官二代出身,可是他获得后来的地位,那真的是靠自己的道德、奋斗和牺牲出来的。
那么接下来要讲王莽篡位了。可王莽的篡位,不是大家理解的那种篡位方式。
王莽篡位方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别人篡位那是靠军事实力,把刀架脖子上暗夺来的。可王莽不姓刘,虽然号称大司马大将军,但又从来没带过兵,他的政治基础和权力基础,全都是在朝堂上的。
那他怎么完成了篡位大业呢?
这又得回到汉武帝时候。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然后董仲舒顺势给搞了一个“天人感应”来考核皇帝。
就是皇帝工作干的好不好,让老天爷来给你打分。干的好了,那就天降祥瑞,比如生的孩子有两个屁眼;干的不好了,那就给你降各种灾疫,比如地震、洪水的。
那这皇帝实在是烂大街了,只降灾疫还不行,那又该怎么办?很简单,老天爷就要把你带走了,轮流到下一位。
那该轮流给谁呢?董仲舒又搞出来一套理论,叫“五德终始”,就是按照金木水火土,一代一代的皇帝往下排。比如秦朝是水德,那么汉朝就是火德,所以为什么汉朝有一个别称叫“炎汉”,指的就是这个意思。那火德下来不就是土德了?那接下来的朝代是谁的呢?这个在汉朝是不允许被讨论的,谁讨论谁就挨刀子。
可问题是,一个理论一旦被官方认可之后,那么就总有人会开始动心思了。
比如说汉昭帝时候,有个书生就按这理论给上奏章,说泰山上掉石头了,按五德理论是要换皇帝,你要不搞个海选?当然这样的言论绝对挨刀子。
汉成帝、汉哀帝也有人这样干,当然没干成,只有汉哀帝搞过一次“重授天命”的大典,意思是问老天爷再要一次机会。
你看,说明了什么?说明董仲舒这个理论,已经被下至民间的儒生、上至皇室皇帝,大家都接受了。这是那个时代所有精英的一个共识。
所以当王莽这个圣人执政后,大家再照着理论一比对:王莽这哪里是丑,是丑得很像周公!然后民间就有各种祥瑞出现,比如发现一只白色野鸡。
于是民间就有了这种思想暗流,开始撺掇王莽做皇帝。那么自然朝堂就有野心家开始打配合了。
王莽不是做了一人之下的大将军大司马嘛,儒生们说:“这哪里行呀?这么好的亲蛋蛋王莽,还得接着往上封。”那封什么好了?这帮儒生在古书里又找一个词,叫“加九锡”,反正意思是王莽功劳大的地球都装不下了。
说到这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王莽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吗?其实还真不是。首先王莽干这些事,竟然没有反对者,连老刘家的诸侯王都是拥护支持。还有给王莽加九锡这件事,它是一个大规模的民间运动,纷纷请愿上书支持的。当时的儒生精英更不用提了,全部就差给下场当拉拉队跳舞了。
可以说,如果那时候有民主选举,王莽早就高票当选做皇帝了。
现在就是万事俱备,按董仲舒“天人感应”,就差一个大祥瑞了。
终于有个儒生——这个书生叫哀章——捧着一个黄铜制作的盒子给王莽,说是老天爷放在他枕头边的。
王莽打开一看:我去!刘邦给王莽写的一封信!信的大概意思就是:“子孙不孝,还是你来吧,我授命你当皇帝。”当然里面还附有一封名单,总共11个人,刘邦说你就任命这些人为大官,其中8个人就是王莽当时身边的亲信。
其实这个时候再说王莽没有野心,傻子都不信了,所以王莽正式篡位了。
所以你看整个过程,简直就是一个民选过程,还没有人造反反对他,就是被大家的共同的意志推上了皇帝之位。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当皇帝,我们肯定都能过上好日子。
但是很奇怪,一个有这么好的统治基础、深受这么多人爱戴的王莽,怎么就很快用十五年时间亲手把自己江山葬送掉了?这些只有昏君、暴君才能做到的事,王莽又是怎么给做到的?
首先上面已经说了,王莽是道德完人,绝不是暴君。王莽当皇帝后,那可是一天要工作20多个小时,简直是个工作狂,一点也不昏君。并且王莽当时的志向,是要“尽我余生之力,定要造福天下苍生”。
是不是这次奇怪到底了?不昏庸、不残暴,还有心怀天下的志向,那咋就最后把天下闹得鸡飞狗跳的,恨他恨得要命了?
那么我们就要看看王莽都做了哪些“好事”。
王莽一看贫富差距很大,那很简单呀,搞平均,人人家里都要有一百亩田,于是劫富济贫地给执行了。
然后王莽一看:“什么?我的国家还有奴隶存在?”于是宣布按儒家道德标准,这是不道德的,所以下旨把全部奴隶解放了,于是全国360万奴隶马上解放。在这一方面,王莽真的是林肯的祖师爷。
王莽再一看,有贪官那就杀,有腐败那就杀,反正有坏人,那就杀个干干净净。
王莽反正还出了很多很多制度,我就不说了,反正每个制度都是按照周朝那个制度,也就是孔子心心念念的那些道德标准,搞来搞去搞出来的。
这些儒家理想制度,都是王莽召集了一帮儒生、一帮经师,按照孔子理论、周朝制度,1:1复原出来的。大家都不是整天嚷嚷着孔子理念好?那王莽这次给认真贯彻了。
可为什么最后连百姓也造他的反了?王莽得罪大地主、大豪强、大贵族,人家反对他,还能好理解。可得到实惠的百姓,为什么最后也变成了“白眼狼”呢?
那是因为王莽用理想道德破坏了当时正常的社会自然秩序。
地主平分土地没问题,可很多百姓几辈子攒的土地,你王莽一句话让我平均分给更穷的人,那这些百姓能答应吗?这就是抢劫。
再说,这些人穷就是缺乏生产力,分给了他们也不会种地,导致百姓更穷,穷人反而更穷,他们不造你的反行吗?
你看,大家为什么做奴隶?就是没家、没吃、没喝的才做了奴隶。那你一纸诏书解放奴隶,这帮人就没吃没家了,都只能去饿死了,他们不造你的反行吗?
但是王莽却不这么看:“我都是按最正确的儒家理想设计的制度,儒家多么伟大光明正确的,你们凭什么还反对?我既然连儿子都舍得、都能杀了他,你们这些人作乱,那接着杀!”
所以王莽的后期真的就变成了暴政。当时的记载,全国各个监狱全部犯人爆满,因为大家都不遵从他的制度,王莽就只好用最强力的手段去执行他的理想。
反正王莽那十五年,遇事就翻儒家经典,然后根据经典设计制度,并且还很痴迷制度设计,认为任何问题都可以靠制度设计解决。凡是解决不了的,那都是人不老老实实贯彻的问题;凡是不认真贯彻了,那就设计刑罚解决。
反正王莽就陷入这样的死循环里了。
但是理想的道德和美好的制度,真的能解决现实问题吗?凡是有这种想法的,在历史上都是反反复复被碰得头破血流。
终于,王莽用他对制度的痴迷和道德自信,把当初支持他的那一帮人,全部用儒家道德给折磨得造反了。整个新朝十五年,像一朵烟花一样在夜空中绽放,然后又归于寂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