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二早看天,下半年不用问神仙”,今日七月初二有啥预兆?

发布时间:2025-08-24 08:47  浏览量:1

今日七月初二,老人说“七月初二早看天,下半年不用问神仙”,今年七月初二有啥预兆?看古人农谚怎么说?

今日七月初二,处暑的第二天,道教奉祀的“土地公圣诞日”。土地公,被民间称为“福德正神”,守一方平安,保一家安宁,象征着殷实和祥和。土地公深知四季冷暖,五谷丰登,主家宅安宁,田园丰收,深得人们爱戴。人们会选择春秋两季,进行社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今日七月初二,是秋季的第一个月“孟秋”的开始,也被人们看作农历下半年的开始,尤为被人们重视。尤其是在生产力落后的古时,民间流传下来许多,关于七月初二的农谚俗语。

今日七月初二,老话说“七月初二早看天,下半年不用问神仙”,今年七月初二有啥预兆?下半年又如何?看看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怎么说?

一、初一没有初二灵,初二下雨流一秋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看七月初一的天气没有看初二的灵,七月初二下雨,会下一秋季。

老话说“七月初二雨淋头,沥沥啦啦过三秋”、“七月初二动了流,阴雨连绵三秋中”、“七月初二是雨天,一秋天气难见晴”。这些农谚就是告诉我们,七月初二下雨,会下一秋很难看到晴天。

秋季是四季中最重要的季节,是收获丰收的季节,秋收、秋晒和秋种,是农事作业中重要的工作,三秋阴雨连绵,会影响到农耕作业,造成秋粮减产,有利于农事作业。这些农谚就是提醒我们,要及时进行三秋作业,避免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减轻带来的损失,保障五谷丰登,颗粒收仓。

二、七月初二雨淋头,三秋穿棉似过冬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七月初二下雨,秋天就会比较冷,人们要提早穿上棉衣,就像过冬天一样。

老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秋天雨水多,天气就会冷得,冬天就会来得早,一些晚熟的作物就会停止生长,造成减产。老话说“秋天雨连绵,粮食定减产”、“雨淋七月初二头,老农田中发了愁”、“七月初二破了天,老农提早去讨饭”。这些农谚就是告诉我们,七月初二下雨,秋天冷得就会早,造成秋粮减产,种地的农民就会发愁,为了生计只能早早地出去讨饭吃。

三、七月初二日头笑,三九冻得人乱跳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七月初二是个大晴天,阳光灿烂,日头高照,到了三九天气就会比较寒冷。

老话说“七月初二不消暑,寒冬腊月冰三层”、“七月初二晒破脸,寒冬腊月冰成山”。这些农谚就是告诉我们,七月初二晴天,暑气未消天气比较炎热,到了寒冬腊月天气会比较寒冷,滴水成冰。

老话说“该热当热五谷丰,该冷当冷好年景”,这些不是迷信,都是古人的老经验,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这都是天气变化和农业生产的联系,是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值得现代人参考。但这些农谚也具有地域性和时效性,人们还要理性看待,合理安排农事作业,科学进行田间管理,保证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