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南京大学博导东思嘉去世,去年刚当博导,今年还在招合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28 00:08  浏览量:9

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一步!

从全院第一到教书育人、深耕科研项目的博导,东思嘉用33年时间证明,付出过的努力,终将得到回报。

1992年春天,江苏徐州的地面上,有一位可爱的小女孩降生,没错,她叫东思嘉,从小聪明伶俐,很受家人的喜爱,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让父母省心又放心。

东思嘉小学毕业时,家里已是满墙的奖状,父母看了开心,亲朋好友看了连连称赞。

待她初中毕业时,奖状早已无处安放,只能收入收集册,后来,她获得了“优秀毕业生”的荣誉,并登上了学校的“光荣榜”,妥妥的“别人家孩子”。

当然,这些其实并不足挂齿,当东思嘉跨进南京大学的校门,才是她初露锋芒的开始。

对于东思嘉这样的学霸来说,学习方面将各种大大小小的奖学金、奖状收入囊中,并不足为奇,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也确实是意料之中的事。

可是,东思嘉能在学校组织的各类社团中也表现活跃,这一点倒是让人有几分刮目相看,因为咱们印象中的学霸,除了学习,其他方面都会稍有逊色,东思嘉让我们看到了学霸的多面性。

要说这些纸面上的荣誉,还不能完全证明什么的话,咱们接着往下看。

除了学习,东思嘉还爱上了科研这个累人的活,一个大美女一头扎进实验室,整天与冷冰冰的仪器设备打交道,看得出来,她是一个宁愿吃学习的苦,也不愿吃生活之苦的人。

如果没看到这篇介绍东思嘉的千字文章,真的不敢相信,一个本科在读学生,居然可以干出如此规模的成绩来,她参与的科研项目不仅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项目,还漂洋过海出现在国外的海报上,供同行观摩学习。更厉害的是,东思嘉打破了0的记录,成为南大第一位获得AGU学生资助的本科生,要知道,这个荣誉全球只有29个人获得,真的很了不起。

带着这些荣誉顺利的走出南大校门,东思嘉并没有因此急躁,马不停蹄的跨进了南加大的校门精进学业,她用5年时间成功将本科学历提升到研究生。除了学习,东思嘉对科研始终保持着那份热忱和激情,参与三次大洋航行科考船项目。

拿到博士学位,东思嘉便前往加州理工继续研究和深造,从2019年到2022年这三年期间,东思嘉与伙伴们自主研发了深海原位反应装置,这个成就不仅给国际船业的碳减排、封存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而且还被纳入国家级教材,供大家学习使用,更重要的是,它给海洋化学领域树立了标杆,成为了该领域的重要参考。

2023年,东思嘉婉拒了国外的高薪挽留,毅然决然选择回国,怀揣对国家的深情厚谊和对南大的无限眷恋回到母校效力,她曾坚定的说:国内的快速发展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渴望成为这场变革的一部分。

东思嘉回到南大,能力有目共睹,就职也非常顺利,直接以特任副研究员的身份任职于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去年,东思嘉被调任能源与资源学院,准聘助理教授职称,成为了学生们爱戴的博士生导师。

东思嘉一边指导学生,一边做科研,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海洋碳封存、海洋碱化、MRV等,今年2月份,学院官网还在为东思嘉助理教授招合作者,希望有识之士的加入,一起共创辉煌。

学术上,东思嘉生前在各类顶级期刊上发表了18篇高水平论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占了三分之一还多,共7篇;主持多个科研项目;近两年获得了“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青年首席培训计划”的荣誉表彰。

任职上,在校期间,东思嘉担任过学生会副主席、秘书长,人学社副社长;在社会上,东思嘉曾担任过担任超10个学术期刊的审稿人,美NSF基金评审专家,海洋环境非营利组织科学顾问,江苏省低碳技术学会理事。

只是让人没想,如此优秀的东思嘉刚回国工作两年,却突然离世,令人痛惜。连同学都感到非常惊讶,在他们眼里,东思嘉性格开朗坚定;在学生眼里,东思嘉授课条理清晰、科研严谨,不仅学术优秀,更是温暖的人生导师。

东思嘉老师的一生短暂却耀眼,在学术上作出了非凡的贡献,她的骤然离世不仅是南大的重大损失,也是社会的重大损失,此外,也引发了外界对青年教师身心健康的关注。

最后,愿东思嘉老师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