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考上大学没钱去读,亲叔叔有钱不借,只有邻居大爷伸出援手
发布时间:2025-05-19 14:47 浏览量:3
“孩子,你真的打算放弃大学吗?”张大爷浑浊的眼睛里透着疑惑与不舍。
“大爷,不是不想去,是真的没钱啊。”我低着头,嗓子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叔叔家明明有钱,却连一分都不肯借。”
“等我一天。”张大爷拄着拐杖站起身,“就一天,别急着做决定。”
我不知道一个农村老人能有什么办法,但那一刻,他眼中的坚定却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
那是二零零五年的夏天,正午的阳光毒辣得能把柏油马路晒化。
我却顾不上这些,骑着我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像是被什么东西追赶一般,飞速地穿过了几条村道,直奔学校而去。
今天是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学校老师打电话让我们去看榜。
即使是在路上,我的心也像是挂在半空中一样,既期待又害怕。
三年来的寒窗苦读,无数个披星戴月的日子,现在全都要有个交代了。
“刘勇!刘勇来了没有?”还没进校门,我就听到班主任在喊我的名字。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手心冒汗,双腿发软,却还是拼命往前冲。
“勇子,恭喜啊!”班主任看到我,立刻露出了平日里极为罕见的笑容,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
“老师,我...我考上了?”我结结巴巴地问,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仅考上了,还考得不错呢,省重点线上二十分!省内的一本院校随便挑!”班主任脸上的笑容比盛夏的阳光还要灿烂。
我站在原地,像是被雷劈中了一般,脑子里一片空白。
片刻之后,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顺着脸颊滚落。
我,刘勇,一个村里最普通不过的农家子弟,真的考上大学了,还是一本!
我爸妈初中都没毕业,家族里从没有人上过大学,我是第一个!
“去吧,赶紧回家告诉你父母这个好消息,他们肯定比谁都高兴。”班主任笑着说,眼中满是鼓励。
我骑上车,带着这个天大的好消息,迫不及待地往家赶。
一路上,我哭过笑过,内心的喜悦无法言喻。
我幻想着父母得知这个消息时的欣喜若狂,幻想着我在大学校园里挥洒青春的样子,幻想着毕业后找到一份体面工作,带着父母离开这个穷山沟的场景。
回到家门口,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大声喊了起来:“爸!妈!我考上一本了!我考上了啊!”
门开了,父亲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期待:“真的?儿子,你真的考上了?”
“真的,爸!我考上省重点线二十分!班主任说我能上省内的任何一本学校!”我激动得语无伦次。
父亲的眼圈一下子红了,他转身就往屋里跑:“你妈!你儿子考上大学了!一本啊!”
母亲从厨房冲出来,手上还带着面粉,她愣了一下,然后扑过来紧紧抱住了我。
“我的儿啊,你争气!太争气了!”母亲的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很快,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子。
邻居们纷纷上门祝贺,村里的老人们笑着说我给村里争了光。
小时候一起玩耍的伙伴们也都来了,脸上带着羡慕和祝福。
我家那天就像过年一样热闹,桌上摆满了邻居们送来的鸡蛋、花生和各种农家小菜。
晚上,人都散了,屋子里终于安静下来。
我正沉浸在喜悦中,却看到父母坐在昏黄的灯光下,表情逐渐凝重起来。
02“大学一年要多少钱?”父亲问,声音有些发紧。
“我听班主任说,学费一年大概五六千,加上住宿费和生活费,一年可能要一万多吧。”我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
父亲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拿出一个旧账本,和母亲一起低声计算着什么。
我看着他们逐渐凝重的表情,心里的喜悦慢慢被忧虑取代。
父亲是村里为数不多种水稻的农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收入却微乎其微。
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吃药,前几年做过一次手术,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一些债。
这些年,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能供我上高中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要不...卖了那头老黄牛?”母亲小声提议。
“那是咱家的命根子啊,卖了它,明年的田怎么种?”父亲叹了口气,又翻了翻账本,“再说,卖了它也就三四千块钱,还是不够啊。”
“那几亩薄田呢?”母亲又问。
“值不了几个钱,而且那是祖宗留下来的,怎么能卖?”父亲摇了摇头,眼神中透着无奈与疲惫。
我站在一旁,心如刀绞。
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却因为钱的问题可能上不了,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
“爸,妈,要不我不上了吧,找个工作......”我硬着头皮说出了这句话,心却像被撕裂了一样痛。
“不行!”父母异口同声地打断了我,语气坚决。
“你必须上!就算我们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上大学!”父亲用力拍着桌子,眼睛里闪着泪光。
“是啊,儿子,我们刘家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你好不容易有机会改变命运,我们怎么能让你放弃?”母亲握着我的手,声音哽咽。
我知道,他们是真心希望我能有出息,能过上比他们好的生活。
但我也知道,以家里现在的情况,供我上大学简直是天方夜谭。
那晚,我辗转难眠。
半夜里,我听到父母的房间传来低声的谈话声。
我轻手轻脚地走到门边,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要不,明天我去找我弟弟借点钱?”父亲的声音传来,“他在县城开小超市,日子过得不错。”
“你确定他会借吗?上次你妹妹结婚,才找他借了两千块,他就各种不情愿。”母亲的语气中满是怀疑。
“血浓于水,这是他亲侄子上大学的事,他总不能不管吧?”父亲说,但声音里却透着不确定。
“希望如此吧。”母亲叹了口气,声音中满是疲惫。
我蹑手蹑脚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心中的阴云更加厚重。
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但我知道,我的大学梦正悬在半空中,命运仿佛在和我开一个残酷的玩笑。
第二天一早,父亲穿上了他唯一一件像样的衬衫,准备去县城找叔叔借钱。
“爸,我和你一起去。”我说,想和父亲同行,至少能在精神上给他一些支持。
父亲没有拒绝,也许他知道有我这个当事人在场,叔叔会更加重视这件事。
我们坐上了去县城的班车,一路上,父亲少有地沉默。
我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压力和紧张,这让我的心情更加沉重。
03叔叔的超市位于县城最热闹的街道上,虽然不大,但生意不错。
走进超市,叔叔正站在收银台后面,一边数钱一边指挥几个伙计摆货。
“哥,你怎么来了?”看到父亲,叔叔露出了有些意外的表情。
“弟啊,有点事想和你谈谈。”父亲的声音有些发紧。
“什么事这么严肃?”叔叔看了我一眼,随口寒暄。
“叔叔好。”我礼貌地打招呼,心却跳得厉害。
叔叔领我们到了超市后面的小办公室,泡了茶,让我们坐下。
“哥,什么事啊,这么正式?”叔叔问,一边点了根烟。
“是这样的,勇子考上大学了,一本线上二十分。”父亲的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骄傲。
“哦?真的假的?我们家刘家也有人能考上大学了?”叔叔一脸惊讶,眼中闪过一丝我看不懂的情绪。
“是啊,省内重点大学都能上。”父亲笑着说,然后话锋一转,“不过,家里情况你也知道,前几年你嫂子生病花了不少钱,现在拿不出学费......”
话还没说完,叔叔的表情就变了。
“哥,你是来借钱的?”叔叔直接打断了父亲的话,语气陡然冷淡了许多。
“是啊,弟,你知道我们家的情况,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来麻烦你的。”父亲的声音低了下来,带着一丝恳求。
“不是我不想帮,实在是我家里也有困难啊。”叔叔立刻摆出一副为难的表情,“我儿子明年也要上高中了,这花销你也知道的,再说店里最近生意也不好做......”
父亲的眼神暗了下来,但还是试图再争取一下:“不用太多,两三万就行,等勇子毕业工作了,肯定第一时间还你。”
“两三万?”叔叔像是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哥,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哪有那么多闲钱啊?”
就在这时,叔叔的手机响了。
他接起电话,谈话的内容却让我和父亲脸上火辣辣的难受。
“对,那套房子我看中了,三十万是吧?行,定金我这两天就打过去......”
挂了电话,叔叔有些尴尬地看了我们一眼。
父亲站了起来,脸上的表情很平静,但我知道他的内心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打扰了,我们回去了。”父亲简短地说。
“哥,别这样,要不我先给你五百块应急?”叔叔从钱包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递过来。
父亲看了那几张钞票一眼,没有伸手,而是拉着我转身就走。
走出超市,阳光依旧毒辣,但我感觉不到一丝温暖。
父亲的背影从未如此落寞,他的肩膀微微颤抖,不知是因为愤怒还是伤心。
我想说些什么安慰他,却发现自己的嗓子仿佛被堵住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回程的路上,我们都没有说话。
班车上的颠簸,仿佛也在折磨着我们已经伤痕累累的心。
回到家,母亲一看我们的表情,就明白了事情的结果。
“我就知道他不会帮忙的,别指望他了。”母亲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失望。
那个夜晚,我独自一人来到村口的小石凳上,望着远处微弱的灯光,不知该如何是好。
我考上了大学,却可能因为钱而放弃,这是怎样的无奈与痛苦。
也许,我应该放弃大学梦想,去工厂打工,帮家里减轻负担?
也许,我可以先工作几年,攒够了钱再去读书?
但这样一来,我的大学梦可能就要无限期推迟,甚至永远无法实现。
想到这里,我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04“这么晚了还坐在这里,有什么心事?”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我转头一看,是村里的张大爷,一个独居多年的老人。
张大爷一辈子没结婚,独自一人住在村子东头的老房子里。
他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在村口的这个石凳上看人来人往,有时候和其他老人下下棋,聊聊天。
我擦了擦眼泪,有些尴尬地站起身:“没什么,张大爷,就是有点烦心事。”
“坐下说吧,老头子我见多识广,说不定能给你出出主意。”张大爷拄着拐杖,缓缓在我身边坐下。
也许是因为内心太过压抑,也许是因为张大爷那温和的语气让人感到亲切,我竟然一五一十地把事情都告诉了他。
“考上大学了?好啊,真是好事啊!”张大爷听到我考上大学时,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喜悦。
但当听到我因为家里困难,可能上不了大学,而叔叔又拒绝帮忙时,他的表情逐渐严肃起来。
“你叔叔家那么有钱,连自己的亲侄子上大学都不肯资助,真是......”张大爷摇摇头,没有把话说完,但我能感觉到他的不满。
“张大爷,您说我该怎么办?”我问,心中却没抱太大希望,毕竟张大爷也是村里的普通老人,生活并不富裕。
张大爷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沉思了一会儿,然后问:“你打算上哪所大学?”
“可能是省师范大学吧,听说那里的师范专业不错,毕业后好就业。”我回答。
“好啊,当老师是个好职业,稳定,有尊严。”张大爷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追忆,“我年轻时也想当老师,可惜那会儿家里穷,连初中都没上完就辍学了。”
我看着张大爷那饱经风霜的脸,突然感到一阵心酸。
老人的目光变得深远,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孩子,你真的打算放弃大学吗?”张大爷浑浊的眼睛里透着疑惑与不舍。
“大爷,不是不想去,是真的没钱啊。”我低着头,嗓子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叔叔家明明有钱,却连一分都不肯借。”
“等我一天。”张大爷拄着拐杖站起身,“就一天,别急着做决定。”
我不知道一个退休老人能有什么办法,但那一刻,他眼中的坚定却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
“明天这个时候,你来我家一趟。”张大爷说完,便拄着拐杖,慢慢地走向村子东头的方向。
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疑惑不解,却也涌起一丝期待。
回到家里,父母正在商量着是不是要卖掉家里唯一的几亩薄田,他们的眼中满是无奈与痛苦。
我没有告诉他们张大爷的事,因为我自己也不确定那是否能带来希望。
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大学的校门前,阳光明媚,前路广阔。
醒来时,枕头上却是一片湿润。
第二天傍晚,我如约来到了张大爷的家。
张大爷的屋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
一张老式的木床,几把简单的椅子,墙上挂着几幅泛黄的照片,角落里放着一台老旧的电视机,这就是张大爷全部的家当。
“来了?坐吧。”张大爷招呼我坐下,然后从卧室里搬出一个旧皮箱。
我疑惑地看着张大爷,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孩子,我思考了一晚上。”张大爷坐下来,语气平静,“我这辈子没结婚,没有孩子,也没有什么牵挂。”
他打开了那个旧皮箱,里面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沓沓钞票。
“这是我这些年的积蓄,一共三万块。”张大爷说,“足够你上完大学了。”
我惊呆了,嘴巴张得老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大爷,这......这不行,这是您的养老钱啊!”我声音颤抖,感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我一个老头子,花不了多少钱,每个月还有退休金,够用了。”张大爷摆摆手,语气坚决,“你就当是借的,以后有能力了再还我。”
“可是,大爷,我们家和您并不是很熟啊,您怎么能......”我还想推辞。
“孩子,我看着你长大的。”张大爷打断了我,“我这辈子没念过几天书,但我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你这么优秀,不能让你的前程断在这里。”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心中的感动无以言表。
“大爷,您这是救了我的大学梦啊!”我双手接过那个皮箱,几乎要跪下来。
“别这样,你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了。”张大爷扶起我,拍拍我的肩膀。
我抱着那个皮箱,一路小跑回家,迫不及待地要告诉父母这个好消息。
回到家,我把皮箱放在桌上,向父母讲述了张大爷的义举。
父母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母亲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流下来。
“这么大的恩情,我们怎么报答啊?”母亲哽咽着说。
“大爷说了,让我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最好的报答。”我重复着张大爷的话。
当晚,父母坚持要带着我去感谢张大爷。
我们买了些水果和营养品,来到张大爷家。
母亲一见到张大爷就跪了下来,父亲也红着眼眶,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张大爷连忙扶起母亲,“我就是帮了点小忙,不值得这样。”
“大爷,这对我们家来说可不是小忙,是救命之恩啊!”母亲擦着眼泪说。
“行了,孩子上学要紧,其他的都不重要。”张大爷摆摆手,眼中满是慈祥。
那一刻,我们全家人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温暖。
这世上,有些人给你的帮助,值得你用一生去铭记。
05就这样,在张大爷的帮助下,我顺利地缴纳了学费,准备踏上大学之路。
临行前,张大爷送了我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
“好好记录你的大学生活,将来给我讲讲。”张大爷笑着说。
我郑重地接过礼物,心中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张大爷的期望。
临走那天,全村的人都来送我,唯独不见叔叔一家的身影。
自从那次去借钱被拒后,我和叔叔家就再没有联系过。
张大爷拄着拐杖,亲自送我到村口。
“记得写信回来,报平安。”张大爷拍着我的肩膀,笑容和蔼。
“一定,大爷,我不会忘记您的恩情的。”我含着泪说。
坐上开往城市的长途汽车,我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
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村庄,我在心中默默立下了誓言: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不辜负父母和张大爷的期望。
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我没有沉迷于玩乐,而是认真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我住在学校最普通的宿舍,吃着最便宜的食堂饭菜,舍不得乱花一分钱。
周末和假期,我会去做兼职,赚取一些生活费,减轻家里的负担。
每个月,我都会给家里和张大爷写信,报告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张大爷虽然老了,字迹颤抖,但每次都会回信,叮嘱我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太辛苦。
这些朴实的话语,成为我前进的动力,让我在学习上更加刻苦。
大学四年,我从未回过家,一是为了省下路费,二是为了能够专心学习。
只有每年寒暑假,父母会带着张大爷一起,来学校看我一次。
看到他们,我心中既高兴又愧疚,高兴的是他们的身体还算硬朗,愧疚的是我不能时常陪伴在他们身边。
每次张大爷来,都会带一些自己腌制的咸菜和土特产,说这是家乡的味道,让我不要忘记自己的根。
我知道,这些看似普通的小物件,承载着老人家深厚的情感和期望。
四年的大学生活,在忙碌与充实中飞快地过去了。
毕业那天,我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文凭,还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
我站在学校门口,回望这个承载了我四年青春的地方,眼中满是不舍与感恩。
是张大爷的无私援助,让我能够站在这里,顺利完成学业。
这份恩情,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06大学四年,我学的是师范专业,立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课堂上,我总是坐在第一排,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
教授们都认识我,常常在课后给我额外的指导和建议。
宿舍里,室友们都知道我的家庭情况,对我非常照顾。
有时候我熬夜学习,他们会悄悄地帮我倒杯热水,或者递过来一块巧克力,说是补充能量。
这些小小的温暖,让我在异乡求学的日子里不感到孤单。
每个周末,我都会去学校附近的家教中心做兼职,教中学生英语和数学。
虽然工资不高,但足够我的日常开销,还能存下一些钱。
有一次,我收到了家里的来信,说是母亲病了,需要钱买药。
我二话不说,把自己存的五百块钱全部寄了回去,自己则靠着泡面度过了整整一个月。
尽管生活清苦,但我从不抱怨,因为我知道,比起张大爷的无私帮助,我这点苦算不了什么。
每次想到张大爷那满是皱纹的脸和慈祥的笑容,我就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大三那年,我参加了学校的教学比赛,获得了第一名。
校长亲自颁奖,称赞我具有教师的天赋和品质。
那一刻,我想到了远在家乡的张大爷,心中默默感谢他的恩情。
如果没有他,我可能早已辍学,在某个工厂里做着流水线工人,哪里还有机会站在大学的领奖台上?
比赛结束后,我第一时间给张大爷写了信,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张大爷的回信很快就到了,信中充满了欣慰和骄傲,他说我是他一生中最骄傲的“投资”。
读着这封朴实无华的信,我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我暗自发誓,一定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不辜负张大爷的期望。
大四那年,我开始为毕业和就业做准备。
在学校的推荐下,我有机会去省会城市的一所重点中学实习。
那所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在当地很有声誉。
实习期间,我尽心尽力,认真备课,耐心辅导学生,得到了指导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毕业前夕,学校的校长找到我,表示希望我能留在学校任教。
这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是难得的机会。
我欣然接受了,心中既兴奋又感激。
毕业典礼上,当我穿上学士服,戴上学士帽,站在校园的草坪上拍照时,想到了四年前那个站在村口,几乎要放弃大学梦想的少年。
是张大爷改变了我的命运,给了我追逐梦想的机会。
这份恩情,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07毕业后,我顺利进入那所重点中学工作,成为一名英语教师。
刚开始的工资不高,但对于我这个农村出身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我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里,生活简朴但充实。
每个月,我都会寄钱回家,让父母能够改善一下生活,也会定期给张大爷寄去一些营养品和日用品。
第一年工作结束后,我回到了阔别多时的家乡。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但父母的笑容多了,脸上的皱纹却深了。
我给父母买了新衣服,给家里添置了电视和冰箱。
看到他们欣喜的样子,我心中无比满足。
然后,我迫不及待地去看望张大爷。
两年不见,张大爷的背更驼了,头发也白了许多,但精神还算不错。
“大爷,我给您带了些营养品和衣服。”我把礼物放在桌上。
“不用,不用,我不缺这些。”张大爷连连摆手,但眼中的欣慰却掩盖不住。
我注意到张大爷的屋子漏雨了,墙角有明显的水渍。
“大爷,您的房子需要修一修了。”我说,心中已经打定主意要帮他修缮房屋。
“没事,小问题,下雨的时候放个盆接一下就行了。”张大爷不在意地说。
但我知道,老人家是不想麻烦我,也不想花钱。
回到城里后,我开始更加拼命地工作。
白天教课,晚上和周末去培训机构兼职。
我的目标很明确:攒够钱,先帮父母把老房子翻新一下,再帮张大爷修缮房屋。
工作的第三年,我被评为学校的优秀教师,工资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我的课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教学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
校长对我非常器重,让我担任了英语教研组的副组长。
生活渐渐好转,我也开始考虑更长远的计划。
我想在城里买一套小房子,带父母过来住,让他们享受一下城市的便利生活。
至于张大爷,我打算在他的房子旁边建一间新房,更宽敞、更舒适,让他的晚年生活更有质量。
这些年,我定期给张大爷寄钱,但他总是原封不动地退回来,还在信中写道:“我不需要钱,看到你有出息,我就满足了。”
这更加坚定了我亲自回去帮他改善生活条件的决心。
第五年,我被提升为教研组长,收入又有了显著提高。
同时,我开始在网上开设英语教学课程,得到了不少学生的追捧。
通过这些额外的收入,我在城里的郊区买了一套小两居室,总算有了自己的家。
虽然房子不大,但干净整洁,也算是圆了我的一个小小心愿。
父母来看我时,住了几天,但他们更习惯农村的生活,不愿长期在城里居住。
他们说:“城里太吵了,空气也不好,我们还是喜欢村里的宁静。”
我尊重他们的选择,但仍然决定要把老家的房子好好修缮一下,让他们住得更舒适。
工作的第八年,我已经成为学校的教务主任,负责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
我的网络课程也越来越受欢迎,收入稳定且可观。
这一年,我终于攒够了钱,决定回家乡实施我的计划:给父母翻修老房子,给张大爷建一座新房。
十年过去了,我从一个懵懂的高中毕业生,成长为一个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的人。
这一切,都要感谢张大爷当年的无私援助。
如今,我终于有能力回报他的恩情了。
08时光荏苒,转眼间十年过去了。
我从一个青涩的大学生,成长为学校的教务主任,在教育界也小有名气。
这些年,我一直没有忘记张大爷的恩情,定期给他写信,寄去营养品和一些钱。
虽然他总是把钱退回来,但我知道他是看到我有出息而感到欣慰。
十年来,我一直惦记着要回报张大爷,给他一个舒适的晚年生活环境。
如今,我终于攒够了钱,可以实现这个心愿了。
春节前,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村子变了不少,道路拓宽了,不少人家盖起了新房,但依然保留着农村特有的宁静与朴实。
父母见到我,又惊又喜。
“儿子,你怎么回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母亲喜极而泣。
“想给你们一个惊喜。”我笑着说,看着他们满是皱纹但幸福的脸庞。
我带了不少礼物,有给父母的,也有给张大爷的。
放下行李后,我迫不及待地去看望张大爷。
张大爷的房子还是那么旧,墙上的裂缝更多了,屋顶的瓦片也松动了不少。
敲门后,张大爷慢慢地开了门,看到我,他的眼睛一亮。
“勇子,你回来了!”张大爷激动地拉着我的手,眼中闪着泪光。
“大爷,我回来了。”我鼻子一酸,紧紧握住了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
走进屋里,我发现房子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
墙角的霉斑,天花板的裂纹,地面的不平整,无一不显示着这座老房子的衰败。
“大爷,您这房子不行了,得修一修。”我直接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不用,不用,我一个老头子,住得惯。”张大爷摆摆手,但眼中的感动却掩盖不住。
“大爷,您当年帮我上大学,改变了我的人生。现在我有能力了,一定要让您住得更舒适。”我坚决地说。
张大爷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欣慰。
“好,好,你有心了。”他轻声说,声音有些哽咽。
第二天,我就联系了村里的建筑队,商量翻修房子的事宜。
建筑队的师傅看了看房子的情况,建议直接拆了重建,因为修补已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我当即决定,按照张大爷的意愿,在原址上建一座新房,面积不需要太大,但一定要舒适、安全。
张大爷听了我的计划,眼圈红了。
“孩子,你有这份心意,我已经很满足了。”他轻拍我的肩膀,声音颤抖。
我微笑着握住他的手:“大爷,这是我应该做的。没有您,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
就在我与建筑队敲定计划,准备动工的前一天,意外的访客来了。
09春节前后,村子里的气氛格外热闹。
十年没回来,我发现家乡变了不少。
村里通了柏油路,大部分人家都盖起了新房,还有了小型超市和卫生站。
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挣了钱后回乡盖房子。
父母的房子虽然还是老样子,但他们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
这几年,我定期寄钱回来,让他们能够买些好吃的,添置一些家电。
看着他们健康幸福的样子,我心中无比满足。
村里的老人们见到我,都热情地打招呼。
“刘勇回来了?听说在城里当大官呢!”
“不是当官,是在学校教书。”我笑着解释。
“教书也好啊,有文化,有地位,可比我们这些老农民强多了。”村民们笑呵呵地说。
我注意到,村里的老人们对张大爷特别尊敬。
原来,这些年张大爷虽然生活简朴,但经常接济村里的困难户,还会在村口教一些辍学的孩子们读书写字。
他无偿的付出,赢得了村民们的尊敬和爱戴。
了解到这些,我更加坚定了要帮张大爷建新房的决心。
我找到了村委会的主任,详细了解了村里的规划和土地政策。
主任得知我的意图后,非常支持,还主动提出可以帮忙协调相关手续。
“张大爷这些年为村里做了不少好事,我们村委会也想表示感谢,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主任说。
在主任的帮助下,我很快就办好了相关手续,可以开始动工了。
我找了村里最好的建筑队,要求他们用最好的材料,按照最舒适的标准来设计和建造。
图纸很快就出来了,是一座小巧但功能齐全的二层小楼,一楼是客厅和厨房,二楼是卧室和书房。
考虑到张大爷年纪大了,上下楼不方便,我特地要求在一楼也设置一间卧室。
所有的设计都以张大爷的舒适度为第一考虑因素。
张大爷看了图纸,眼睛湿润了。
“孩子,太破费了,我一个老头子,住不了几年了。”他轻声说。
“大爷,您别这么说。您当年帮我时,可没想过这些。”我握住他的手,坚决地说。
建筑队准备在正月初八动工,我们约定好了时间和价格。
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我的心情也无比轻松和满足。
就在正月初七的下午,当我正在张大爷家商量临时住所的问题时,一个意外的来客出现了。
10正月初七的下午,阳光明媚。
我和张大爷坐在他家门前的小板凳上,商量着明天动工的细节。
忽然,一辆崭新的小轿车停在了村口。
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穿着考究的中年男人。
那正是我的叔叔。
多年不见,叔叔的肚子大了,头发也白了不少,但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态却一点没变。
“哟,这不是我侄子吗?听说回来了,特意来看看你。”叔叔走近,脸上堆满了笑容。
我的心一沉,站起身来,礼貌但冷淡地说:“叔叔好。”
“勇子,听说你在城里当教务主任了?不错啊,有出息!”叔叔热情地拍着我的肩膀,眼中却闪烁着我读不懂的光芒。
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简单地介绍:“当年是他资助我上的大学。”
“哦?原来是张大爷啊。”叔叔转向张大爷,客套地说了几句。
张大爷只是点点头,脸上的表情很平静。
寒暄几句后,叔叔突然话锋一转:“对了,听说你要给张大爷盖新房子?”
我有些意外,不知道这个消息怎么这么快就传到了叔叔的耳朵里。
“是的,张大爷的房子太旧了,我打算帮他重建一下。”我坦然地说。
叔叔的眼中闪过一丝我看不懂的情绪,似乎是嫉妒,又似乎是不满。
“勇子啊,你有出息了,这是好事。”叔叔笑呵呵地说,“不过,你叔叔我这些年也不容易啊,超市经营得越来越困难,儿子上大学又花了不少钱......”
我突然明白了叔叔此行的目的,心中一阵冷笑。
十年前,当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叔叔无情地拒绝了我;而现在,当他听说我有能力给别人盖房子时,又要来分一杯羹。
“叔叔,您有什么事吗?”我直接问道,语气平静但有些冷淡。
叔叔似乎有些尴尬,摸了摸鼻子,然后故作轻松地说:“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我家那房子也挺旧的了,你也知道的,当年为了供你表弟上学,我们家也是拮据啊......”
我心里一沉,不敢相信叔叔会如此厚颜无耻。
张大爷似乎看出了我的为难,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不要着急。
“叔叔,您的意思是......”我想确认他的真实意图。
“哎呀,你看你,一家人说什么客套话。”叔叔打断我,直接表明了他的目的,“我就是想说,既然你要给张大爷盖房子,不如也帮你叔叔我修缮一下房子?血浓于水嘛,我可是你亲叔叔啊!”
叔叔说这话时,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毫不掩饰他的嫉妒和贪心。
我一时语塞,气氛突然变得尴尬而紧张。
就在这时,几位村里的老人恰好路过,听到了我们的谈话。
“老刘,你这就不对了吧?”其中一位老人忍不住说道,“当年勇子上大学没钱,你这个当叔叔的不肯借,现在人家有出息了,你倒找上门来了?”
叔叔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但很快又强作镇定:“那是有苦衷的,当时我家也困难......”
“得了吧,大家都知道你那时候刚买了新车,还准备买第二套房子。”另一位老人嗤笑道。
被当面揭穿,叔叔显得更加尴尬和恼怒。
我站在一旁,心情复杂,既愤怒又有些可笑。
张大爷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叔叔,缓缓地站起身来。
“老刘啊,人活一辈子,钱财乃是身外之物,最重要的是良心。”张大爷语重心长地说,“你当年不肯帮自己的亲侄子,现在却来要求回报,这......”
张大爷没有说完,但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叔叔的脸色更加难看,眼中闪过一丝愠怒。
而我,则在这尴尬的气氛中,做出了我的决定。
11面对叔叔的无理要求,我的内心充满了纷繁复杂的情绪。
愤怒、失望、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
多年前那个渴望得到叔叔帮助的少年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男人,不再需要别人的怜悯和施舍。
“叔叔。”我深吸一口气,平静地看着他,“当年我考上大学,家里没钱,是张大爷伸出了援手,把自己的养老钱全都借给了我。”
“而您,作为我的亲叔叔,当时明明有能力帮助我,却选择了拒绝。”我继续说道,声音依然平静,但字字有力。
叔叔的脸色变了又变,想辩解什么,但最终没有说出口。
“这些年,我一直记得张大爷的恩情,发誓有一天一定要报答他。”我看着张大爷慈祥的面容,眼中满是感激,“现在我终于有了这个能力,所以决定帮他建一座新房。”
“至于您的要求......”我停顿了一下,看着叔叔期待又有些忐忑的表情,“我很抱歉,我无法答应。”
叔叔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恼怒。
“你...你这是不认亲戚了?血浓于水啊,我可是你亲叔叔!”叔叔的语气变得激动起来。
“我从来没有忘记我们是亲戚。”我依然平静,“但亲情是相互的,不是单向的索取。当年您拒绝帮助我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选择。”
“你...你......”叔叔语塞,脸色阴晴不定。
“我不是在责怪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考量。”我继续说道,“但请您也尊重我的选择。我选择回报那个在我最困难时伸出援手的人,仅此而已。”
叔叔的脸涨得通红,眼中既有愤怒,又有一丝羞愧。
“好!好得很!”叔叔咬牙切齿地说,“看来你是翅膀硬了,不认亲戚了!”
“叔叔,您误会了。”我摇摇头,“我一直认您这个叔叔,只是我认为恩怨分明也很重要。”
叔叔冷笑一声,转身就要走。
“等等,叔叔。”我叫住他,从钱包里拿出一张银行卡,“这里有两万块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虽然我不能帮您盖房子,但希望这些钱能帮到您。”
叔叔愣住了,脸上的表情更加复杂。
他看着那张银行卡,似乎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
最终,他没有接过卡,而是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看着叔叔远去的背影,我的心情复杂但平静。
有些人,有些事,终究是要放下的。
张大爷拍了拍我的肩膀,眼中满是理解和赞许。
“孩子,你做得对。恩怨分明,不卑不亢,是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张大爷语重心长地说。
我点点头,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
那晚,我和父母、张大爷一起吃了顿简单但温馨的晚餐。
饭桌上,我们聊起了过去的事,聊起了未来的打算,气氛融洽而温暖。
第二天,建筑队如期而至,开始了拆除张大爷老房子的工作。
看着那些砖瓦被一一拆下,我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记忆也随之瓦解,而新的希望正在缓缓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