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名士录丨他铁骨铮铮,成了济南的城隍,朱棣都得绕着走

发布时间:2025-09-03 18:24  浏览量:8

济南三大名胜的大明湖畔,有一座古朴的建筑“铁公祠”。铁公是谁?为什么他的祠建在了大明湖畔?

铁公,真名铁铉,因铁骨铮铮、一臣不事二主,在靖难之战中,以一介文人率领济南军民硬抗朱棣大军,还差点让朱棣命丧济南,吓得朱棣再也不敢打济南,南下南京都得绕道走。铁铉也因此深受济南人喜爱,死后被尊为城隍神。

铁铉是明河南邓州人,初以太学生授礼科给事中,官至兵部尚书。朱元璋对铁铉是厚爱有加,甚至还给他赐了字——鼎石,这意思就不用解释了吧,反正就是国之栋梁了。

铁铉祠位于大明湖沧浪亭处,居一坐北朝南古建筑群的中间位置。青砖黛瓦、朱门丹柱前厦三间硬山式建筑。中间门上悬清著名书法家翁方纲题“铁公祠”匾,左右抱柱楹联“湖尚称明问燕子龙孙不堪回首,公真是铁惟景忠方烈差许同心”,乃清代严正烺撰,当代书法家朱学达书。

进入正门,居中神龛为铁铉铜像,高2.3米,重1.8吨。龛前居中悬“浩气长存”匾额,神龛两侧楹联“汉广恩波远,麟游瑞应多”,乃铁铉的手书。

堂内墙上嵌有古今书法家手书石刻八方,有翁方纲的“铁公祠重修记”,还有周坚夫、蒋维崧、魏启后、徐北文、王凤桥等著名专家手书碑刻,均为赞誉铁铉所书。

凡说到明史,铁铉和济南的故事是不得不说的。

话说朱允炆因为父亲朱标早亡,以皇太孙继承了朱元璋的帝位。当时的燕王朱棣势大,朱允炆害怕啊,于是各种理由限制朱棣,引起了朱棣强烈的不满,就这样靖难之变发生了。

不得不说,朱允炆的能力还是不行,朱棣起兵很快就从北平打到了济南,这时济南府领兵的李景隆吓跑了,铁铉只是一个文官,还是管粮草的小官,他与当时的参将盛庸决心率领军民守护城池。

虽然他们的兵力不如朱棣大军,他们利用各种计谋,甚至铁铉还诈降,差点把朱棣杀死在城门内。想想就有些后怕,这如果真成功了,大明的历史就要重写了,但结果还是功亏一篑。即便如此,朱棣面对死守的济南城,也是毫无办法,最后不得不退回北平。

凭借此役,铁铉出任山东布政使,不久,又提升为兵部尚书。

及至朱棣再次南下,却不敢再次攻打济南,反而是绕过济南,从沛县向南京进发,一举攻入都城,自己当了皇帝。

当了皇帝的朱棣,也没能让铁铉投降。不过,当了皇帝的朱棣实力大增,很快就打败了铁铉,并俘获了铁铉。然忠贞如铁铉,至死不跪,被朱棣磔刑处死。

后来铁铉被南明弘光帝谥之曰“忠襄”,清乾隆帝追谥曰“忠定”。

铁铉凭一书生,勇于担当,死守济南,深受济南人民的爱戴。后人尊敬其忠义不屈,建铁公祠来纪念他,一度奉之为乡土神或城隍爷。

济南老城高都司巷东一胡同内,原有七忠祠(2002年已拆),当时门牌号为泉城路373号,这就是为了纪念靖难之役中因反抗朱棣遇害的七人所立,以铁铉为首,其余六人分别是建文年间的“礼部尚书陈迪、刑部侍郎胡子昭、御史丁志方、都督府断事官高巍、东平州判官郑华、济阳县教谕王省”。

铁铉是济南名士中忠贞义士的代表,危难之时,一介书生,率兵拒敌,还打了胜仗,被俘之后,依然铁骨铮铮,背而不跪,朱棣割下他的耳鼻塞入其口中,逼问他:“可愿吞下?”铁铉回应道:“作为忠臣孝子,肉食有何不可?”

一代忠臣,让朱棣绕道而走的铁汉,凌迟而亡,留下一片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