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马的陷落——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1453年5月29日(3)

发布时间:2025-09-05 05:01  浏览量:7

11个世纪的帝国(二)

1071年,巴西尔二世死后不到半个世纪,第一批塞尔柱突厥人越过了托罗斯山脉。

从巴西尔二世的驾崩,到突厥人入侵,这半个世纪里的拜占廷历史,是一个不断走下坡路的历史。帝国的政权落入一连串的老人、荡妇及其面首之手,其祸首是共帝君士坦丁八世的女儿,臭名昭著的佐伊皇后。“黑眼圈”佐伊生活放荡,直到50岁才结婚,她先是给自己的丈夫罗曼努斯三世下毒,见毒药效力太慢,干脆与其面首迈克尔一道将皇帝溺死在澡盆中,然后将情夫立为皇帝,僭号迈克尔四世。迈克尔死后,佐伊又将他十几岁的侄子纳入自己的后宫,将其封为迈克尔五世。这孩子只做了4个月皇帝,大概是力不能支,试图将佐伊废黜,结果政变未遂,反被爱戴佐伊的君士坦丁堡市民推翻,用烙铁弄瞎了眼睛,扔进修道院。62岁的佐伊随后又与一位老情人结婚,是为君士坦丁九世。

佐伊皇后与君士坦丁九世皇帝。圣索非亚大教堂镶嵌画

1050年,佐伊死了,4年后君士坦丁九世也死了,他留下的遗产之一是1054年东西教会的永久分裂。随后13年里,迈克尔六世、伊萨克一世(科穆宁王朝始祖,1057-1059年在位)、君士坦丁十世(伊萨克的远亲,杜卡斯王朝始祖)、罗曼努斯四世和迈克尔七世相继继承皇位。

在公元11世纪的时候,阿拉伯历史学家曾经说到过定期从中亚大草原踢出游牧民族毁灭因子的那个“巨足”。这一次踢出的是突厥人。这个凶狠而具有毁灭性的民族,和之前的匈奴人、阿瓦尔人,以及之后更恐怖的蒙古人一样,来自阿尔泰山以东的那片地区。他们沿着前辈民族的老路,向西杀入西亚和欧洲。长久以来,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是拜占廷帝国收税和征兵的基础,而这一制度在一串走马灯皇帝的统治下走向严重衰退。1071年8月,塞尔柱人在凡湖以北的曼齐克特击败拜占廷军队,夺取了小亚细亚。

亚洲领上的丧失,使拜占廷帝国丧失了最大的兵力来源地,此后只能使用雇佣兵了。这些雇佣兵(法兰克人、诺曼人、瓦良格人、罗斯人)是可以买卖的,有奶便是娘,因此又发生了一连串的叛变。1078年迈克尔七世被废,军界元老、80岁的尼斯弗鲁斯取而代之。阿列克修斯·科穆宁努斯又在1081年推翻了尼斯弗鲁斯三世,将皇权夺回科穆宁一系。

由于塞尔柱突厥人的威胁依然强大,因此阿列克修斯在请求罗马教皇号召西方各国出兵援助拜占廷,使其免受异教徒侵扰。这个请求立即得到了教皇乌尔班二世的回应。1096年出现了第一次十字军运动,大批骑士和平民离开西欧,向近东进军。这些人一到君士坦丁堡,就以贪婪和嫉妒心来注视这个大城市。的确,在欧洲西部,再没有一个城市如此宽广,如此富饶。夏特尔·富尔惊叹地喊着:“多么伟大的城市!多么壮丽!那里有这么多的寺院和富丽堂皇的宫殿。这城内的制造业,使人一看到就感到惊奇。如果我把城内的一切好东西,黄金、白银和贵重衣料怎样丰富的情况叙述一番,那会令人吃惊的。它的港口时时刻刻有船进口,满载着一切为人类所用的东西。”

进入小亚细亚的突厥人士兵

这些令人神魂颠倒的壮观情景,使来自西欧穷乡僻壤的十字军士兵油然想起,这样富庶、豪华的一个首都竟然落在宗教分裂派的希腊人手里,从而很快就对拜占廷帝国显露出不怀好意的态度。阿列克修斯担心这些好勇斗狠的骑士危及拜占廷,因此要求其对自己宣誓效忠。然而当十字军进入小亚细亚、正与塞尔柱突厥人作战时,阿列克修斯却试图扩大自己的地盘,结果与十字军反目成仇,十字军骑士们违背先前的誓言,在近东建立了4个独立的十字军国家。

拜占廷帝国虽然借十字军的力量稳定了东部边界,但北部斯拉夫人的不断南侵仍是帝国的大患。然而拜占廷皇帝并不将其放在心上,反而试图再度向西扩张,将诺曼人赶出西西里,为此引发了与诺曼人的海上冲突(1147-1158年)。此外帝国还对匈牙利发动了两次战争,虽然结果是匈牙利人臣服,但消耗了大量的国力,以至近东防御再度出现空虚。1176年,曼努埃尔皇帝率军征讨罗姆苏丹国,全军覆没,仅以身免。

这些战争直接影响了拜占廷的实力,帝国从阿列克修斯立国之后的中兴局面迅速跌落下来,落入全面衰落的深渊。到12世纪后期,原来雄踞东地中海的拜占廷帝国几乎只剩下一个空壳,其国力和人力已不足以应付四面受敌、边境防线全部崩溃的局面。

在科穆宁王朝后期,拜占廷最主要的商业竞争对手是正在迅速崛起的威尼斯共和国。盘踞西西里岛的诺曼人首领罗贝尔·吉斯卡尔对巴尔干半岛及爱琴海岛屿虎视眈眈,而拜占廷海军此时早已破败朽烂,因此只好与威尼斯达成一笔交易:威尼斯人派出一支海上舰队对付诺曼人,拜占廷则允许威尼斯商船自由地出入帝国境内所有港口,免去一切海关税收。在这样丰厚的条件下,威尼斯舰队于1085年在亚得里亚海击败了诺曼人。拜占廷从此在军事上摆脱了诺曼人的威胁,但在经济上受到威尼斯的挟制。拜占廷与威尼斯的同盟不仅使其国库失去了海关收入的绝大部分,而且帝国在商业方面的垄断地位也逐渐丧失,拜占廷商人在东地中海开始让位于威尼斯人、热那亚人和比萨人。

出于上述原因,当诺曼人的威胁解除后,科穆宁王朝的皇帝曾几经努力,试图取缔威尼斯人的特权,但是其强大的海上势力使拜占廷望而却步。1122年,约翰二世皇帝取消了威尼斯的特权,后者立即以强大的舰队劫掠爱琴海诸岛,并占领了科孚岛和克利法尼亚岛。从此,威尼斯人更肆无忌惮地在拜占廷海域和君士坦丁堡城横冲直撞。在马尔马拉海和黑海的各主要港口,停泊着威尼斯的大批商船,在首都郊外的加拉塔和佩拉居住着无数腰缠万贯的威尼斯富商大贾,他们自恃财大气粗,耀武扬威,骄横无比,拜占廷臣民对这些“拉丁人”无不恨之入骨。

拜占廷与威尼斯的第二个斗争回合发生在约翰二世的儿子曼努埃尔一世在位时期。为了压制威尼斯人的气焰,他把贸易特权授予热那亚、比萨等城市,试图以此牵制威尼斯人,两国关系为此更加紧张。1171年,在皇帝的诏令下,拜占廷全国发生了驱逐威尼斯人的行动,全部威尼斯侨民被逮捕,他们的货物和商船被没收。威尼斯舰队迅即入侵拜占廷水域,占领了拉古萨和开俄斯,逼迫拜占廷赔款求和。

威尼斯人描绘的君士坦丁堡城

在外患不断的情况下,帝国内部又横添动乱。科穆宁王朝激烈的皇室内讧在曼努埃尔一世去世后(1180年)演变为血腥的厮杀。曼努埃尔51岁时才得一独子,因此自幼娇惯,这孩子11岁登基成为阿列克修斯二世后更是无法无天,发展为无恶不作的恶少。他在其堂叔安德罗尼库斯唆使下滥杀能臣,甚至下令将自己的母亲处死,理由是他们对他管教太多。1182年,别有居心的安德罗尼库斯在剪除了自己的反对者之后,煽动民众发动反“拉丁人”的暴乱,袭击城内的拉丁人居民区,见人就杀,随后进入皇宫,悍然篡位,次年把小皇帝废黜处死、抛尸大海。

科穆宁王朝的权力,原来是依靠地主贵族和威尼斯友谊的支持,但安德罗尼库斯改变了策略,转而依靠那些憎恶威尼斯商业优势的君土坦丁堡居民和商人阶层。更坏的是,他残暴地削减贵族的力量,杀害无辜,建立了恐怖统治。安德罗尼库斯曾经试行改革,像制止贿赂、整顿赋税、采取省长定薪制等等,但这些改革产生的良好效果都被他树立的敌人打消了。甚至当他由于害怕诺曼人的进攻而再度向威尼斯人请求缔结同盟的时候,威尼斯对他仍未释然于怀。威尼斯征服君士坦丁堡的计划,在其实行之前20年就已经制订出来。

安德罗尼库斯在1185年被民众暴动推翻,酷刑处死,暴尸街头。暴动的发动者、皇室的远亲伊萨克·安吉洛斯即位,开始了安吉洛斯王朝短命的统治。伊萨克(二世)执政10年,对内虽然任命了一些有才干的官员,增加了税收,但却把搜刮来的钱用于扩建和翻修皇宫,以及搜集圣像和珍宝。他的对外政策搞得一塌糊涂,北方保加利亚人再度揭竿而起,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巴巴罗萨领导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目的是为了收复1187年被萨拉丁占领的耶路撒冷)也给拜占廷城乡造成极大祸害。1195年,伊萨克被亲兄弟阿列克修斯三世推翻、刺瞎双眼,投入监狱。

伊萨克的儿子小阿列克修斯在其父被废后侥幸逃出牢房,辗转流亡到德国投奔其姐姐、十瓦本王后伊琳尼,随后又求助于教皇英诺森三世,请其协助复位。他向教皇发誓,一旦复位成功,他将使希腊教会归属于拉丁教会。这个计划与威尼斯的利益不谋而合。威尼斯总督恩里科·丹多洛又瞎又老,但狡猾得很,他迫使十字军接受苛刻条件,使其成为威尼斯诡计的驯服工具,将东征的矛头转向了威尼斯的竞争对手。

1202年,小阿列克修斯与十字军领导人签署了一项协议,十字军将进入君士坦丁堡,帮助阿列克修斯父子夺回皇位,事成之后,拜占廷支付20万马克(英、法、德古代金衡单位,1马克为1磅)银币,向巴勒斯坦派出勤务部队,并承认教皇对东方教会的控制权。

1203年6月12日,威尼斯舰队运载着十字军战士到达君士坦丁堡。当那些来自西欧穷乡僻壤的军人在船上看到如此辉煌壮观的城市时,莫不因惊奇而战栗。许多人是平生第一次看到这样宏伟的城墙、壮丽的城楼、豪华的宫殿和高大的教堂。他们为世间竟有这样的都市而震惊,自然也更想立即冲进这座城市,以攫取这里的财富。然而,自从君士坦丁堡奠基以来,还没有任何人能攻进这个城市。

十字军武士

从君士坦丁堡的防御系统看,要攻进这座城市的确是难上加难。在沿海一面,是马尔马拉海上的峻峭陡壁,只有金角湾沿岸地势平缓,是优秀的港湾。但是,一旦在金角湾口拦上铁索,纵是铁甲巨舰也无法入内。陆地一面的城防更是牢固无比,实际上十字军在陆地一面的进攻也的确被拜占廷皇帝近卫军打退了。

但是,威尼斯人长期在君士坦丁堡经商,对这里的防御措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他们并不直接攻打金角湾,而是绕至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一岸的另一端,夺占了热那亚人移民区加拉塔,然后从这里砍掉铁索,进入金角湾。在湾内,威尼斯战舰烧毁了大批拜占廷舰只,然后用船上的投石机和云梯攻打君士坦丁堡城墙,夺取了沿海长城上的25座塔楼,又纵火焚毁了城墙附近的建筑。

拜占廷军队人数不少,但装备很差,而且多由雇佣军组成。这些雇佣军本来就纪律松懈,又长期得不到军饷,因此没有一个人肯为篡位的皇帝卖命。经过几个回合的战斗,拜占廷军队彻底被打散。阿列克修斯三世见势不妙,卷带细软财物和国库财宝,从陆上一而逃出首都,进入色雷斯地区避难。阿列克修斯三世后来流窜到小亚细亚地区,投靠塞尔柱突厥,最终被尼西亚帝国逮捕,尼西亚皇帝是其女婿,故饶其不死,关在修道院老死终生。

十字军驻扎在君士坦丁堡城外,向复位的伊萨克二世和阿列克修斯四世索取报酬、以继续东征。但三位父子皇帝两手空宝,既没有钱来还愿,也没有办法去弄钱,万般无奈下,伊萨克只好下令没收皇族的私人财产,并搜刮了君士坦丁堡城内各教堂的金银珠宝祭器,凑了10万马克送给十字军。1204年初,双方正在继续谈判时,城内又节外生枝了。

拜占廷帝国各阶层都对阿列克修斯四世招来十字军的做法极为反感,对教堂的搜刮更是火上浇油,城中不断发生希腊人袭击“拉丁人”侨民的事件,有一次严重的冲突竟然导致城东地区失火,这是5世纪以来君士坦丁堡最大的一次火灾,大火整整烧了两天两夜,从奥古斯都广场到提奥多西广场的精华区全部化为灰烬,公共建筑、住宅和古典艺术遗产遭到巨大的损失。

十字军攻打君士坦丁堡,1204年

火灾后,拉丁侨民不敢再停留于君士坦丁堡,纷纷出城,投入十字军营内,连一向与拜占廷交往甚密、少有冲突的比萨人也逃了出去。于是,城中希腊居民的愤怒全都转移到皇帝父子身上。他们认为,今天的灾难全是这瞎子皇帝和他儿子造成的。于是,愤怒的市民于1204年2月在君士坦丁堡城内聚集起来,把贵族和僧侣赶到圣索非亚大教堂中,在这里宣布废黜安吉洛斯王朝,另立阿列克修斯三世的女婿阿列克修斯·杜卡斯为帝(阿列克修斯五世)。暴民随后冲入皇宫,把伊萨克投入监狱,并绞死了小阿列克修斯。

阿列克修斯五世上台后立即着手巩固城防,关闭城门,把在城外安营扎寨的十字军拒之门外,同时宣布拒绝履行阿列克修斯四世对十字军许下的诺言。威尼斯总督丹都洛又老又瞎,但狡猾得很。他清楚地认识到,夺取君士坦丁堡城的时机来临了。4月9日,他下令发动进攻。经过4天的战斗,十字军杀入君士坦丁堡。

“光明之城”、“万城之城”、“永恒的新罗马”有史以来第一次落入征服者之手。对君士坦丁堡的劫掠,是整个欧洲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其抢劫之残暴、手段之凶狠、洗劫之彻底、赃物数量之多,都是没有先例的,甚至穆斯林对耶路撒冷的抢劫也比之大为逊色。

9个世纪以来,君士坦丁堡一直是基督教世界中,对从古希腊时代以来古代高度文化和物质文明一脉相承的唯一城市。这里聚集了来自拜占廷帝国的无数珍贵艺术品和古代图书手卷,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奇珍异宝、金银锦缎。这些都是对财宝如饥似渴的十字军洗劫的对象。皇宫、教堂、府邸、浴场、墓地、修道院、国家图书馆、公众会议厅、大赛车竞技场都成了劫掠的对象。

目击这场大劫难的十字军指挥官德维尔阿杜安在其著名的历史著作《君士坦丁堡的征服》中写道:“所有的战利品,多得不得了。没有人能告诉你究竟有多少。黄金、白银、器皿、宝石、锦缎、银线布匹、长袍、貂皮、灰鼠皮、银鼠皮以及各种最精致的东西,散乱堆放在地上……自从世界创造以来,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获得这么多的战利品。过去的穷汉,现在又富又豪华了。”

许多参加十字军的领主把战利品运回本国,整个西欧被这些从君士坦丁堡抢来的珍宝和艺术品装饰一新。大部分西欧教堂都得到了抢来的拜占廷宗教圣物,其中法国教会收获最大。威尼斯也因为分得的拜占廷文物而变得雍容华贵起来,君士坦丁堡大赛车竞技场上的装饰物,镏金的铜驷马被丹都洛总督运回威尼斯,成为圣马可教堂正门的装饰物,至今仍在向世人炫耀。

在1204年3月,第二次围攻之前,丹都洛总督和十字军的男爵们签订的合同上有如下的规定:占领君士坦丁堡后,战利品平均分配;由6个威尼斯人和6个法国人组成的选举团将推举一个新的“拉丁”皇帝,他将获得君士坦丁堡的两座宫殿和拜占廷四分之一的土地。剩下的四分之三领土中,威尼斯获得一半,剩下的按照西欧封邑的模式分配给十字军将领们。从此,在建国1000年之后,这个拜占廷帝国沦落为法兰克人的封建帝国。

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攻陷前夕,许多拜占廷贵族高官纷纷携带家眷和金银细软逃离危在旦夕的首都,来到海峡对面的小亚细亚地区。阿列克修斯三世的另一个女婿,拉斯卡利斯家族的提奥多雷,于城破之际在圣索非亚大教堂被人民推举为皇帝,而后仓皇从海路撤出君士坦丁堡,先在布鲁萨城暂避风头,后得到担心拉丁人势力东扩的突厥苏丹的支持,在尼西亚定居下来。提奥多雷以这个繁荣城市为中心,建立了一个新的希腊人帝国,也就是尼西亚帝国。

对于这次改弦易辙的圣战,教皇英诺森三世虽然威胁要把丹都洛和第四次十字军的领袖、蒙费拉公爵博尼法斯革出教门,但他心底里对此也并非完全不高兴,认为这是征服了一个异端民族,并使东西两教会合而为一。不过,这次征服君士坦丁堡的不光荣的抢劫行为,无论就哪一方面来说,对罗马教廷和整个十字军运动都是绝对有害无益的。更坏的是,它不但不能使欧洲免于穆斯林世界的威胁,反而自毁长城。这么多世纪以来,东罗马帝国一直是一个巨大的堡垒,足以使亚洲部落在欧洲的大门前望而却步。然而经过这次巨大的打击之后,这个帝国再也无法恢复元气。从政治方面来说,它已经不存在了。

经过选举,来自佛兰德的鲍德温伯爵被选为东方帝国的皇帝,管辖一个幅员不大的“拉丁帝国”,其疆域包括马尔马拉海两岸地区和附近一些岛屿,以及5/8的君士坦丁堡城。先天不足的拉丁帝国在建立伊始便四面受敌,西面夹在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之间,东面夹在尼西亚帝国和突厥人之间,在内部有威尼斯人与热那亚人的准斗,以及拉丁和希腊两教会的对立。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典型的拜占廷风格建筑

在内忧外患夹攻之下,它是不可能持久的。

由于商业上的狡猾成性和对拜占廷地理的熟悉,威尼斯掌握了可以保证其海上优势的领土。伯罗奔尼撒半岛南端的摩冬港和科龙港(以出产洋红闻名),两地扼守爱琴海和黑海入口,被称为“威尼斯的右眼”。此外威尼斯还获得了伊庇鲁斯沿岸、爱奥尼亚群岛、科孚岛、克里特岛、爱琴海中其他几个大岛和色雷斯的港口,以及内地的亚得里安堡。法兰克的冒险分子得到了希腊大陆作为报酬。蒙费拉公爵博尼法斯获得了萨罗尼卡港、马其顿和希腊中部的大片土地、建立了萨罗尼卡拉丁王国(1204-1223);勃艮地贵族奥东·德拉罗什获得了提佛和雅典,建立了雅典公国(1205-1460)。

《君士坦丁堡的征服》作者德维尔阿杜安的侄子占领了伯罗奔尼撒半岛大部,建立了亚该亚侯国(1205-1432);爱琴海中大部分岛屿原来是交给威尼斯的,但威尼斯共和国政府却决定把这些占领地交给私人,于是丹都洛总督的侄子带领几个同伙,在这些岛屿上建立了阿希佩戈拉公国(1207-1566)。克利法尼亚群岛成为特殊伯爵领地。罗得岛先是被拜占廷贵族攫取,但很快被一伙意大利冒险家占领,1309年落入圣约翰骑士团手中,成为抵抗土耳其人的巨大要塞。

拜占廷帝国灭亡的时候,原皇室后裔和贵族也建立了一些国家。迈克尔·安吉洛斯·科穆宁夺取了伊庇鲁斯地区,建立了“伊庇鲁斯君主专制国”(1204-1336),该国后来被塞尔维亚人吞并。在黑海东南岸,有安吉洛斯末代皇室血亲建立的特拉布宗帝国。

在亚洲,尼西亚帝国公开宣布继承拜占廷帝国的正统。它在建国之初受到拉丁帝国的围剿追击,法兰克骑士追击流亡朝廷至小亚细亚,只是由于后方发生了保加利亚人和色雷斯人起义,迫使拉丁帝国军队回师,尼西亚帝国才获得喘息的机会。1205年,希腊-保加利亚联军在亚得里安堡战役中全歼拉丁帝国军队,鲍德温皇帝被俘虏,尼西亚帝国起死回生。

这个帝国版图虽小,但在摆脱了拉丁帝国的威胁后却如枯木逢春,在提奥多雷皇帝和他的几个继承者统治下治理得秩序井然。帝国的统治者认识到自强图存的唯一机会在于推行改革,祛除时弊,因此推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政策,鼓励农业生产,限制贵族聚敛财富,赈济贫民,重建军区并恢复军区制。尼西亚是东正教大主教驻地,皇宫和朝廷设在尼姆菲翁(今土耳其图尔古特),金库设在马格尼西亚,海军基地则设在士麦那(今伊兹密尔)。

1211年,尼西亚帝国击败拉丁帝国和突厥人联军,活捉了罗姆苏丹,一直把边界推进到安卡拉附近。向西则兼并了爱琴海上的好几个繁荣岛屿,并夺取了拉丁帝国的亚洲领土。不久之后,它还收复了在欧洲的土地,灭亡了伊庇鲁斯君主专制国和萨罗尼卡拉丁王国,北方与保加利亚接壤,西边竟然直抵亚得里亚海。

1259年,大贵族迈克尔·巴列奥略取代了拉斯卡利斯王朝,朝代变了,但对外政策并没有变。1261年,一支800人的尼西亚部队在希腊居民帮助下混进君士坦丁堡,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这座城市,拉丁帝国末代皇帝鲍德温二世闻讯慌忙乘小船逃走。

1261年8月15日,迈克尔举行了光荣的入城典礼,随后在圣索非亚大教堂加冕为拜占廷皇帝迈克尔八世。起死回生的帝国又延续了两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