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会满落马,家人一并被带走调查,“家族式腐败”为何屡禁不绝
发布时间:2025-09-06 17:22 浏览量:6
2025年9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消息,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易会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在大阅兵后落马的首个正部级官员,“易会满任期内3000点20次失守”“易会满8月底被查 家人被一并带走”等新闻登上热搜,传递出高压反复的明确信号。
自古贪腐的官员,普遍有小人得志、家风不正的问题,一人得道仙及鸡犬。只为自己和小圈子谋福利,心中没有广大人民群众,最终必然被查处。易会满只是最新的一个案例,在这点上也体现得非常典型。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易会满在2025年8月29日左右被带走调查,他的几个家人一并被带走。此前数月,易会满在浙江银行学校时的数名同学,已经先期落马,包括中国农业银行数据中心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林鹏2025年4月接受调查,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沈荣勤2025年5月接受调查,中国农业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的楼文龙2024年5月接受调查。
《经济观察报》报道说,易会满出生于1964年12月,家中有一个姐姐和三个哥哥,其父亲曾在供销社系统工作,易会满的一位哥哥早年曾“借他的名义在浙江金融圈混圈子”,甚至以“易会满亲属”的身份对接当地企业的融资业务。
贪腐官员的问题看似出在任上,是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但根子都是在家庭。中国的腐败官员往往不是孤立的,有的是“夫妻同心”,有的是“上阵父子兵”,更有甚者出现“贪腐一家亲”局面。没有合肥知县包令仪和张氏共同构建以"忠、孝、廉"为核心的家风体系,就不会有包拯包青天的铁面无私辨忠奸;没有“江南第一家”——浙江浦江郑氏家族对子孙的谆谆告诫,就不会有十五世累计170多人做官竟无一人因贪赃枉法被处置;没有刺字训儿的岳母,就不会有精忠报国的岳飞。
历史上一些真实的案例反复告诉我们,清廉的官员往往都非常重视廉洁家风的营造,不仅教化与感化子孙,还为世人树立典范,赢得后人称赞。相反,一些贪污腐化的官员,其家庭成员往往会效仿其行为,甚至利用权力之便行不法、不德之事,酿成不正家风,常为世人所不齿,后人亦引之为反面教材。
在近年来查处的贪腐案件中,不少贪官的堕落轨迹都有着相似的注脚 ——家风不正。自小没有受到清正廉明、忠于祖国和人民等家风教育,没有重视家史传承和家风教育,家庭氛围如此,小人得志后便忘乎所以。一人当官,全家想的是用各种方式“沾光”,妻子、儿子、兄弟全家上阵,包括像易会满哥哥那样“借他的名义在浙江金融圈混圈子”“对接业务”,公权力沦为个人寻租的工具,哪能不出问题。最终在权力的漩涡中迷失自我,不仅葬送了自己的前程,更让整个家族蒙羞。
现在的某些官员,觉悟为什么还不如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吏,值得令人深思。随着反腐的深入,人们很快发现了一个新词——“家族式腐败”,也叫“全家腐”,指的是一种亲属窝案、家族犯罪。从小不重视家风教育和家史传承,长大之后很容易扭曲为小人得志,一人当官,全家受益,一人“落马”,牵出“全家”,形成了一个完整腐败的利益链。
比如,中国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中国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之子刘德成,中国四川省文联原主席郭永祥之子,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李达球之子等“官二代”利用父亲职权或被父亲作为收受贿赂或非法经营的中间人,从而聚敛巨额财富,“潇洒”十余载。更有甚者,家里面从老到小、从男到女都有参与腐败,像苏荣腐败案就是典型的家族腐败。“家族式腐败”是一个以亲情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其成员之间往往订立攻守同盟,分工协作,相互包庇,相互维护,隐匿证据,掩盖腐败。
“家族式”腐败的背后,其根源在于权大于法、人大于法在作祟,将权力视为家族谋取利益的工具。 “为家人牟利”既是某些官员腐败的基本动机之一,也是腐败蔓延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正如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高官丈夫前台扮红脸,妻子儿女幕后唱白脸收黑钱,这样既利于维护自己的“官威”,又没有“断绝”自己的“谋财之道”,可是一旦被查,往往全家人的前程都被“断送”了,更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相反,那些重视家史、家风、家训的官员,往往能够坚守初心,廉洁奉公。比如,焦裕禄同志,他的家庭虽然普通,但有着优良的家风传承。他的父亲曾教导他 “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踏实”,这句简单的家训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焦裕禄始终牢记家训,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他不仅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还教育家人要遵纪守法,不搞特殊化。他的儿子焦国庆在部队服役时,曾想让父亲帮忙调动工作,焦裕禄却严肃地拒绝了,他说:“我是党的干部,不能为自己的家人谋取私利。” 正是这种良好的家风,让焦裕禄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坚守着为官的底线,成为了深受群众爱戴的好干部。
家史是家族的根,家风是家族的魂,家训是家族的准则。家家都有可能出官员,家人也终将走上不同工作岗位,家家户户都需要重视家庭建设,做好家庭教育。要回望和总结自己一生经历、先祖的经历、自己一生所见到的人和事,梳理成回忆录和家史,梳理家庭家规、家训、家风,从小重视孩子的家风建设,做好修身齐家。
对于为官者而言,重视家史传承,能够让他们铭记家族的优良传统,汲取前进的力量;培育良好的家风,能够让他们在家庭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遵守严格的家训,能够让他们在面对诱惑时坚守底线和操守。如果一个家族有着 “嫉恶如仇” 的正气,那么当家族成员出现损公肥私的想法时,家人便会及时规劝,阻止其走向错误的道路,从而避免家庭式腐败和家族式腐败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