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轮跋石门铭

发布时间:2025-09-07 22:30  浏览量:7

雷轮(1738年-1801年),字绍堂,另字任远,美哉,四川井研人,进士出身。他是翰林院侍读雷畅的侄孙。1769年,雷轮高中进士,成为庶吉士,后散馆授编修。1781年,他以给事中身份赴台湾担任巡视台湾监察御史。雷轮与同期赴任的满人塞岱成为最后一任巡台御史。最终,雷轮官至江西吉南赣道。

当时的赣州城、宁都常有水患侵袭,雷轮到任后,组织军民兴修水利,开凿赣江十八滩,又在梅岭大道上铺上石子,以便行旅往来。这段时间雷轮也修建了赣州城墙,遂有“大清嘉庆元年”的铭文城砖。嘉庆五年(1800年),雷轮以政绩卓著升江西督粮道,主管全省漕运事务。 

据《清实录》记载,适逢乾隆丁未年(1787年)乡、会两试。雷轮身为科举出身之士,深谙公平考试对于科举参与者的重要性,他担心会有官员徇私舞弊,便上奏:“乡、会两试,磨勘试卷,由礼部司员按名次将试卷分给磨勘官,恐不无指名索取某卷嘱托瞻徇等弊。”并且,雷轮还要求增派满族和汉族御史各一名轮流稽查,如果发现有上述弊端,就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查验弹劾。皇帝认为其此事周到,下旨“著照所请行”。由此可见,雷轮是一个责任感极强、忠诚尽责,公平正义之人。 

嘉庆五年,雷轮离任,也就是这一年的7月16日,赣州城遭遇洪水侵袭,大水漫过了县冈坡(今章贡路),但未找到这一年的修城记录和铭文城砖,唯有清同治版《赣县志》记载了赣县知县龙澍上城墙,亲自督查组织渔船救人的事件。“上城垣督渔舟救人,全活甚众。见淹毙者辄堕泪,给棺瘗之。”

雷轮在赣州城的种种作为,深得百姓感佩和爱戴,离任之际,百姓夹道送别,填满街巷,“邑人饯送者填衢塞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