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也不争春——追忆屏山县屏山镇缸坪基点校教师黄红梅

发布时间:2025-09-09 14:45  浏览量:6

32年教龄,默默坚守农村教育

500多个日夜,与癌症病魔抗争

22次化疗,只为重返三尺讲台

她是老师,是母亲

更是一位平凡的人

她是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屏山镇缸坪基点校教师

黄红梅

然而,就在距离第41个教师节仅有两天的时候

2025年9月8日14时38分

她,静静地走了,生命定格在52岁

在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有一所小小的学校——屏山镇缸坪基点校。教师黄红梅,恰似一树傲雪的红梅,扎根校园三十二载,悄然绽放火红的青春。从青春年华到年过半百,直到罹患癌症仍不下讲台。她不仅教给孩子们知识,更以大爱传递大爱、以生命温暖生命,成为大山深处一盏不灭的灯。

因为选择 所以坚守

黄红梅教书育人的理想火种,早在童年时便由母亲点燃。母亲曾经是村小的代课教师,“一提起学生,母亲的脸上便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成为了刻在她心底最闪光的烙印。

最后一排左二为黄红梅老师

1990年,黄红梅以优异成绩考入宜宾师专。三年后,刚满20岁的她走进了缸坪基点校。那时的缸坪村,交通闭塞、物资匮乏,民谚都说“有女不嫁缸子坪”。一茬一茬的老师来了又走,她却坚定地留了下来,一留就是整整三十二年。

第二排右六为黄红梅老师

2012年,因向家坝水电站建设,屏山新县城刚好整体迁建到了缸坪基点校的对面。随后,黄红梅有多次机会去县城学校工作,她也曾犹豫。然而,当学生家长纷纷追问“黄老师,要是你走了,我们的娃娃怎么办”的时候,她毅然选择了留下——“因为我的孩子们需要我。”

黄红梅老师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三十二载的辛勤耕耘,换来桃李满园、硕果累累。她所带班级的重点高中升学率长期名列全县前茅,曾52次荣获县级教学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宜宾市“优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宜宾市“义务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获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贡献奖”、四川省“优秀乡村教师”等称号。

因为为师 所以如母

在第41个教师节前夕,记者走进了黄红梅的办公室。一朵已经风干的向日葵和一束手工花静立桌旁,无声诉说着学生们对她的深切爱戴。“不管成绩多差,她都坚持到最后。”已考入大学的学生陈涛告诉记者,黄老师既严格又细心,从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她把我们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对我们比对自己的孩子还要用心”正在读高一的学生罗智晗、肖丽伶动情地说道。

黄红梅老师为孩子们辅导作业

事业与家庭的天平,总难真正平衡。女儿小时候意外摔伤,黄红梅正在上课,丈夫情急之下吼道:“你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管,心里只有学生吗?”她流着泪回答:“我眼里最多的就是学生啊!”

黄红梅老师和女儿的合照

然而,这位被学生视为母亲的老师,正在默默承受着巨大的病痛。2024年4月,黄红梅被确诊罹患结肠癌,500多个日夜,她经历了22次化疗,却依然坚守在讲台上。

黄红梅老师生病期间依然坚持为孩子们上课

“知道她带病上课,我震惊,但不意外。”陈涛说,“她永远把我们放在第一位。”同事心疼地说:“她痛得走路都难,还坚持爬楼上课。”“化疗落下的课,她一节节补回来。”“她甚至是偷偷来学校,就怕家人担心……”

因为责任 所以担当

1998年,因工作需要,黄红梅转教初中,承担起了多学科教学任务。无数个深夜灯下备课、寒冬清晨独自前往学校,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缩影。有同事问她:“高级职称都评了,你为啥还这么拼啊?”她淡淡地说:“我这不是拼,是责任,是习惯,更是一份放不下的情怀。”

即便在病榻上,她仍坚持批改作业、跟进教学进度,还一次次利用化疗的间隙返回校园,深情告白她的孩子们:“疾病可以击垮我的身体,却击不垮我对你们的责任。”

黄红梅老师为孩子们批改作业

支撑黄红梅一路走来的信念,源于母亲对“责任”二字最朴素的理解:“农民耽误一季只是一年,教师耽误一时却很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她说:“对农村孩子来说,学习知识是改变命运最好的途径。”“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一定是最好的出路。”

学生给黄红梅老师的手写信

采访中,记者在罗智晗同学写给黄红梅的信里看到了这样一句话:“疾病宛如寒冬的霜雪,落在您生命的枝桠,但春风已在路上,它将吹走病痛,还您一树繁花。”

左二为黄红梅老师

在学校的师生宿舍楼下,校长黄胜告诉记者:“那里贴着‘无私’二字,黄老师正是用无私奉献的行动诠释了她的整个教书生涯。”

黄红梅老师办公桌上风干的向日葵和一束手工花

就在走出缸坪基点校大门的那一刻,记者想起了毛主席那首著名的词作——《卜算子·咏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