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榜样(二)丨船山区裕丰街小学教师李易
发布时间:2025-09-09 18:53 浏览量:6
教育,始于一场温暖的相遇,成于一段共同的叙事。语文教师李易,便是那位执起孩子们的手,一起为成长落笔生花的“点灯人”。她用二十多年的时光,将课堂化作一方沃土,让知识生根,让品格发芽,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闪耀着文学与教育交织的光芒。
李易老师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家长信任、同事敬重的语文教师。二十余载春秋,她始终扎根教学一线,以爱心浇灌每一株幼苗,以智慧点亮每一个心灵。在她的课堂上,语文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碰撞;在她的教育中,成长不仅是分数的进步,更是人格的照亮与品格的锻造。
教书育人,润物无声
李老师常说:“语文教学,既要教会孩子识字读书,更要教会他们温暖而端正地做人。”她善于将品德教育如清泉般融于教学细节之中。讲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她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微光雷锋”;学习《难忘的泼水节》时,她带领孩子绘制民族团结画卷,把文化种子埋进心田。
曾有一位叫小萱的学生,性格羞怯,学习滞后。李老师敏锐地察觉她对绘画的热爱,便鼓励她用画笔描绘课文,并邀请她在全班面前展示。渐渐地,小萱眼中有了光芒,成绩也随之攀升。毕业那天,她送给李老师一幅自画像,画旁工整地写着:“谢谢您,让我看见自己也闪闪发光。”
创新教学,点燃兴趣
“让孩子真正爱上语文”,是李易老师不变的追求。她不断突破传统教学的边界:以角色扮演重现童话世界,用辩论激发思维火花,借“中国传统节日”传承文脉,更通过人物卡片、思维导图、名著手账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真正走进经典。
“双减”政策之下,她匠心设计分层作业:“识字小达人”夯实基础,“句子美容师”锤炼表达,“小小作家”鼓励创作,既减轻负担,又让每个孩子找准自己的跑道,自信成长。
当AI与教育相遇,她主动拥抱变革,学习新技术、尝试新工具,不断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语文教学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优雅平衡。
以爱培育,静待花开
作为班主任,李老师尤其重视习惯的滋养。她设计“成长树”记录孩子点滴进步,用小红花点亮孩子的每一天;发起“21天好习惯挑战”,帮助学生在阅读、劳动与合作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班级推行“小当家”制度,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管理。曾经沉默的小丽成为“图书管理员”,变得自信负责;调皮好动的小强担任“路队队长”,学会了责任与纪律。家长们由衷感慨:“李老师班里的孩子,眼里有光、行为有度。”
家校共育,同频共振
李老师深信,教育是家校同行的旅程。她及时与家长分享校园点滴;组建家长读书会,推荐育人好书,共读共成长;面对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她总是耐心与家长沟通,共同拟定温暖而坚定的教育方案。
传承师道,携手同行
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李易老师始终把培养青年教师视为己任。她常说:“教育不是独行,而是薪火相传的接力。”她主动承担“青蓝工程”导师工作,指导本校青年教师和四川师范大学实习生,通过“传、帮、带”默默助力新生力量的成长。
她开放课堂,欢迎青年教师随时走进她的语文世界,并在课后细致解疑、倾囊相授——从教学架构到课堂节奏,从文本解读到孩子的一颦一笑。她为每位年轻人定制成长路径,因材施教、精准赋能。
她还牵头成立“李易语文名师工作室”,通过集体备课、课例研讨、教学沙龙等活动,打造教师成长的温暖土壤,让教学智慧不断流淌、延续。
“教育,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仰望星空,并给予他们追逐星光的能力。”李易老师始终以爱和智慧践行着她的教育信念。在那红笔批注的痕迹里,在清晨回荡的读书声中,在孩子们灿烂自信的笑容之间,我们看见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最朴素、也最深刻的伟大。
船山区裕丰街小学
- 上一篇:【清廉夏县】心有所畏 行有所止
- 下一篇:今天一起缅怀伟人,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