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周瑜为孙策放弃3次高官厚禄,最后一次竟赌上全家性命
发布时间:2025-09-15 20:57 浏览量:6
建安三年的寒冬,庐江郡的雪下得比往年都大。
周瑜站在自家府门前,望着远处驶来的马车,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袍。车帘掀开的那一刻,他看到了孙策冻得发红的脸,还有那双依旧明亮的眼睛。
“公瑾,我来接你了。”孙策跳下马车,大步走到他面前,声音里满是急切。
周瑜看着眼前的人,鼻尖突然一酸。他想起三年前,两人在舒县一见如故,睡同一张床,吃同一锅饭,连志向都一模一样——要在这乱世里闯出一片天地。可后来孙策随父出征,两人便断了联系。
他怎么也没想到,孙策会在这个时候来找他,而且是带着这样一个请求。
“伯符,你可知我现在是袁术的部属?”周瑜低声问道,语气里满是纠结。
孙策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头:“我知道。可袁术此人胸无大志,根本不值得你辅佐!跟我走,咱们一起回江东,那里才是咱们的根!”
周瑜沉默了。他不是没动过心思,可他现在是居巢长,手里握着兵权,袁术刚还许诺要升他为折冲校尉。若是跟孙策走,他不仅要放弃眼前的官位,还要背上“叛主”的骂名。
“我不能跟你走。”周瑜闭上眼睛,艰难地吐出这句话。
孙策的眼神瞬间暗了下去,他盯着周瑜,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你忘了咱们当初的约定了?”
“我没忘!”周瑜猛地睁开眼,声音提高了几分,“可我现在走了,我手下的弟兄怎么办?我周家在庐江的名声怎么办?”
孙策看着他,良久才叹了口气:“好,我不逼你。但我希望你记住,江东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看着孙策转身离开的背影,周瑜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疼。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兄弟并肩的机会。
这是周瑜第一次为孙策放弃高官厚禄。
半年后,袁术果然兑现承诺,任命周瑜为折冲校尉,还赏赐了他两百匹战马、五十名士兵。可周瑜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听说孙策在江东打得很艰难,缺兵少将,好几次都陷入了险境。
一天夜里,周瑜正在书房看兵书,手下突然来报,说有个自称“孙府旧人”的人求见。周瑜赶紧让人进来,没想到竟是孙策的贴身侍卫。
“周校尉,主公他……他快撑不住了。”侍卫跪在地上,声音哽咽,“江东六郡,现在只拿下了吴郡和会稽,剩下的几个郡都在跟主公作对,而且袁术还派人在背后偷袭,主公现在连粮草都快断了。”
周瑜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他猛地站起来,在书房里来回踱步。他知道,这是孙策最需要他的时候。可如果他现在离开袁术,不仅会被袁术追杀,还会连累整个周家。
“我知道了。”周瑜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你先回去告诉伯符,再等我几天。”
侍卫走后,周瑜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心腹。他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众人——他要带着自己的士兵和粮草,去投奔孙策。
“校尉,您疯了吗?”一个心腹急忙说道,“袁术现在对您这么器重,您要是走了,不仅官位没了,还会被天下人骂成叛臣啊!”
“我不在乎。”周瑜摇摇头,“伯符是我最好的兄弟,他现在有难,我不能不管。至于叛臣的骂名,我一个人担着。”
第二天一早,周瑜就带着自己的士兵和粮草,悄悄地离开了庐江。他不知道的是,他这一次的决定,不仅让他失去了高官厚禄,还让袁术对周家恨之入骨,派人抄了他在庐江的家。
当周瑜赶到江东,见到孙策的时候,孙策正坐在营帐里发愁。看到周瑜进来,孙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眼眶就红了。
“公瑾,你怎么来了?”孙策站起来,快步走到他面前。
“我来帮你。”周瑜笑了笑,把带来的士兵和粮草清单递给孙策,“有了这些,咱们一定能拿下江东。”
孙策看着清单,又看了看周瑜,突然抱住他,声音哽咽:“好兄弟,谢谢你。”
周瑜拍了拍他的背,心里却满是愧疚。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连累了家人。
这是周瑜第二次为孙策放弃高官厚禄,也是第一次赌上了家人的安危。
建安五年,孙策已经拿下了江东六郡,成为了江东的霸主。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孙策在一次狩猎中,被刺客重伤。
周瑜当时正在丹阳平叛,听到消息后,立刻快马加鞭赶回吴郡。当他赶到孙策的病床前时,孙策已经奄奄一息。
“公瑾,我不行了。”孙策看着周瑜,声音微弱,“江东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帮我照顾好我弟弟孙权,帮他守住江东。”
周瑜跪在病床前,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伯符,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照顾好孙权,守住江东。”
孙策笑了笑,慢慢闭上了眼睛。
孙策死后,孙权年纪还小,江东的很多将领都不服气,甚至有人想要叛乱。周瑜知道,这个时候,他必须站出来。他不仅要稳定江东的局势,还要帮孙权树立威信。
可就在这个时候,曹操派人来了。曹操想让周瑜去许昌担任高官,还许诺给他封侯。这对于当时的周瑜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因为孙权年纪小,江东局势不稳定,他留在江东,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
“周将军,您好好考虑一下。”曹操的使者说道,“许昌是天子所在之地,您去了那里,不仅能得到高官厚禄,还能名垂青史。留在江东,您说不定哪天就会被乱兵杀了。”
周瑜看着使者,眼神坚定:“我不会去许昌。伯符把江东交给我,我就要守住它。至于高官厚禄,我不在乎。”
使者叹了口气:“您这又是何苦呢?为了一个死去的人,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伯符不是死去的人,他是我的兄弟。”周瑜的声音提高了几分,“我答应过他,要帮他守住江东,我就不会食言。”
使者见劝不动周瑜,只好离开了。
周瑜知道,他这一次的决定,是放弃了最后一次离开江东、保全自己的机会。他也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更加艰难。可他不后悔,因为他守住了对兄弟的承诺。
后来,周瑜果然帮孙权稳定了江东的局势,还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有人说周瑜傻,为了兄弟情谊,放弃了三次高官厚禄,甚至赌上了全家的性命。可只有周瑜自己知道,他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他得到了一份永远不会变质的兄弟情谊,得到了江东百姓的爱戴,得到了青史留名的荣耀。
或许,在有些人看来,高官厚禄才是最重要的。可在周瑜看来,兄弟情谊,比什么都重要。
不知道各位读者,如果你是周瑜,你会为了兄弟情谊,放弃三次高官厚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