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之光—践行教育家精神】杨帆:以匠心与爱心书写育人担当

发布时间:2025-09-16 10:21  浏览量:5

晨曦微露,清水六中的校园还笼罩在一片宁静之中,高二年级生物学教师兼班主任杨帆已早早来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桌面上摊开的生物教案旁,是一摞等待批改的作业本,页边微微卷起,记录着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

从初登讲台时略显青涩的青年教师,到如今深受学生爱戴、同事尊敬的教学骨干,杨帆用13年的坚守诠释了他对教育的理解:“教育从来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以心灵唤醒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的温暖旅程。”

课堂上,杨帆正在讲解“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这是一个抽象难懂的知识点。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生活化的比喻解释着复杂的生物学概念。“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大脑中神经细胞的连接比整个宇宙的星星还要多。”原本略显枯燥的知识点,在他的讲解中变得生动起来。

临近下课,杨帆和学生们来到了教学楼附近的花坛边,带大家仔细观察对比不同植物的叶片特征,学生们围在花坛边,时不时有人举手提问。这样的场景,在杨帆13年教学生涯屡见不鲜。他常带着学生“泡”在校园:春天蹲花坛认迎春复叶,夏天用手机微距拍蝴蝶翅鳞,秋天捡枫叶看叶脉,学生家的多肉也成了观察向光性的材料。从前抱怨“学生物没用”的学生,如今会追着他问“多肉叶子咋生根”“枫叶变红和叶绿素有关吗”,看着学生们眼里的好奇,杨帆总想起初登讲台时的感悟:生物课从不止于课本,看得见的生命现象,才是最好的教材。

“以前我总觉得生物概念特别难记,上课跟不上节奏。但老师会用生活里的例子拆解知识点,还设计小组闯关练习,现在我不仅能轻松理解概念,还能主动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高二20班学生李文娜告诉记者,她的生物成绩在最近一次月考中直接提升了20分。

课后,杨帆坐在电脑前,根据上课情况精心修改着第二天的教案。他的备课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注释,不同颜色的笔标记着重点和难点。

“时代在变,学生也在变,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这是杨帆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的办公桌上,一摞摞备课本静静地摆放着,无声地见证着他对教育事业的坚守与执着。2013年,他第一次参加校优质课比赛,由于经验不足,获得了最后一名。但他没有气馁,而是开始不断探索更贴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方法。五年后,同样的比赛中,他凭借创新的教学设计和生动的课堂呈现,荣获了一等奖。

作为一名担任了10年班主任的教师,杨帆深知育人先育心的道理。他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成长需求。

高二20班学生张盛回忆道:“我之前因为刚分班情绪低落,上课总走神。班主任发现后,找我在办公室谈心,还帮我制定了学习计划,平时也会主动问我有没有困难。在老师的关心下,我慢慢调整好了状态,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杨帆的育人理念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放学后,他常在阅览室为学生答疑解惑;晚自习后,他会到学生寝室走走看看,与同学们交流谈心。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杨帆始终用爱呵护每一个学生,他经常与学生们聊生活、聊未来,用身边的正能量故事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动力。

在教研组里,杨帆是同事们可靠的伙伴。高二年级生物学教师周勃说:“在教学和日常相处中,杨老师一直在‘专业’和‘待人’两方面传递积极作用。在生物教学上,杨老师特别擅长把抽象的知识点变得直观好懂。在为人处世方面,杨老师始终带着真诚和共情与人相处。这种互相理解、主动支持的相处方式,不仅让工作氛围更融洽,也让身边人在做事时更有底气。”

从教13年,担任班主任10年,杨帆的办公桌抽屉里,整齐叠放着这些年获得的校级教学成绩优秀奖、优秀班主任等荣誉证书。而此次荣获清水县“优秀教学能手”称号,更让他感慨良多。“执守一方教室,点亮万千梦想。”杨帆笑着说,“从教13年来,我始终坚守育人初心,扎根教学一线,肩负着高中生物教学与班主任的双重使命。今天,能够荣获这份荣誉,对我而言,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认可与鼓励,更是一份催我奋进、不容懈怠的鞭策。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我将继续坚守本职岗位,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助力更多学子圆梦理想大学。”

从清晨的课堂到深夜的寝室,从精心备好的每一节课到耐心解答的每一个疑问,杨帆用13年的坚守,在校园里书写着一名人民教师的初心与担当。他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也为全县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着平凡而坚定的力量。(清水融媒记者 李榕 王永强 王琳)

编辑:张平安

责编:王玉芳

编审:单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