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盛宁四年,宫中起乱 我将重伤的六皇子从尸堆里背出来
发布时间:2025-09-17 05:23 浏览量:4
盛宁四年宫变,我是从尸堆里把季随春背出来的婢子阿念。
十年寄人篱下,他成了吴郡风流的季十三郎,我是他身后不起眼的影子。
他总说“念念等我,登基许你后妃位”,我信了,替他挡刀筹谋,陪他起兵打天下。
可当他跪在皇宫大殿,我却拖着染血长戟走上皇位。
“殿下,皇位我也喜欢。不如我做皇帝,你当朕的妃子?”
毕竟,我早不是那个只求一顿热饭的阿念了,我是宁念戈。
1
血腥味是从后半夜开始浓的。
我缩在冷宫的柴房里,听着外面的喊杀声越来越近,手里紧紧攥着半个凉硬的窝头。
我是阿念,建康宫里最底层的婢子,干最粗的活,挨最狠的骂,能活着全靠一点苟且。
突然,柴房的门被撞开。
一个浑身是血的小身影跌进来,是六皇子。
他才十岁,往日里虽不常见,却曾在我被管事嬷嬷打骂时,偷偷塞给我一颗糖。
“救……救我……”他气若游丝,胸口的伤口还在流血。
外面传来乱兵的脚步声:“仔细搜!别放过任何一个皇子!”
我脑子一热,把他拽到柴堆后面,用干草盖住。
乱兵冲进来翻了翻,没发现人,骂骂咧咧地走了。
我松了口气,却见六皇子眼睛半睁着,气息越来越弱。
宫里已经成了人间地狱,留在这里就是等死。
我咬了咬牙,背起他。
他很轻,却压得我肩膀发沉。
“皇子,我带你逃出去。”
我不知道能逃到哪,只知道必须活下去。
夜色是我们的掩护,我背着他,沿着宫墙根往宫外跑。
脚下的石子磨得鞋底发烫,身后的血腥味追着我们不放。
这一逃,就是没有回头路的开始。
2
逃出建康城时,我的鞋已经磨破了。
脚趾渗着血,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六皇子趴在我背上,偶尔会轻声问:“阿念,我们要去哪?”
我只能咬着牙说:“去吴郡,找你母族季家。他们会帮我们的。”
这是我唯一能想到的生路。
路上没有吃的,我就去摘野果,去农户家门口乞讨。
有一次,遇到几个流民抢东西,他们看到我背着个孩子,眼冒凶光。
我把六皇子护在身后,捡起地上的木棍,摆出拼命的样子。
“别过来!再过来我就跟你们拼命!”
流民被我的狠劲唬住了,骂了几句走了。
我抱着六皇子,后背全是冷汗。
他拉着我的手,小声说:“阿念,对不起,连累你了。”
我摇摇头,把仅有的半个野果递给他:“吃吧,吃完我们继续走。”
走了整整两个月,我终于看到了吴郡季府的大门。
朱红的大门,高高的门槛,气派得让人心怯。
我把六皇子放下来,整理了一下他沾满灰尘的衣服。
“皇子,我们到了。”
我牵着他的手,走到门前,对守门的家丁说:“麻烦通报一声,六皇子来了。”
家丁上下打量我们,眼神里满是嫌弃:“哪来的叫花子,也敢冒充皇子?滚远点!”
我急了,把六皇子往前推了推:“他真的是六皇子!宫变后逃出来的!”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锦袍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是季家的管家。
他看到六皇子,愣了一下,脸色变了变。
3
管家把我们带进了季府,却没去正厅,而是去了偏僻的西跨院。
院子很小,只有两间房,陈设简单,甚至有些破旧。
“以后你们就住在这里。”管家语气冷淡,“对外就说,是远房来的亲戚,十三郎身子弱,需要静养。”
十三郎?
我愣了一下,才明白他是给六皇子改了名字,抹去了皇子的身份。
六皇子攥紧了拳头,却没说话。
管家又看了我一眼:“你就当十三郎的丫鬟,好好伺候,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要是出了什么差错,仔细你的皮!”
我点头应下:“是。”
管家走后,院子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
六皇子坐在椅子上,低着头,肩膀微微发抖。
我走过去,给他倒了杯热水:“十三郎,别难过。先住下来,以后会好的。”
他抬起头,眼睛红红的:“阿念,我以后是不是再也回不去了?”
我心里发酸,却只能安慰他:“会的,等我们有能力了,一定能回去。”
从那天起,我成了季十三郎身边唯一的丫鬟。
每天,我给他洗衣做饭,打扫院子,应对季家下人的冷嘲热讽。
季家的人看不起我们,尤其是那些旁支的子弟,总喜欢找碴。
有一次,一个叫季明的少爷故意把茶水泼在六皇子身上,还笑着说:“哟,这远房来的弟弟,怎么跟个小乞丐似的?”
我冲上去,挡在六皇子身前:“你太过分了!”
季明挑眉:“哪来的小丫鬟,也敢管我的事?”
他伸手就要打我,六皇子突然抓住他的手腕:“不许欺负阿念!”
季明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怎么,还想护着她?你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
六皇子脸色发白,却没松手。
我看着他的样子,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他,一定要让他抬起头来。
4
日子一天天过去,季十三郎渐渐长大了。
他不再是那个瘦弱胆怯的孩子,长成了挺拔的少年。
他很聪明,跟着季家的先生读书,进步很快,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
他开始参加吴郡的文人雅集,凭借出众的才情,渐渐有了名气。
人们都叫他“季郎”,说他“人如春花,名亦风流”。
他身边开始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人,有追捧他的文人,有想拉拢他的官员,还有主动投怀送抱的女子。
他开始饮酒作乐,流连于温柔乡,好像早已忘记了当年宫变的苦难,忘记了我们在逃亡路上吃的苦。
每天晚上,他都会喝得醉醺醺地回来。
一进院子,就会扑到我身上,把下巴抵在我的肩膀上,带着酒气呢喃:“念念,再等等,再等等我。”
“等我回到建康,我就封你做我的后妃,让你一辈子都不用再受委屈。”
我扶着他,把他扶到床上,给他擦脸,喂他醒酒汤。
他说的话,我信了。
我以为,他只是在隐忍,只是在为回到建康做准备。
所以,我心甘情愿地做他的影子。
白天,我替他打理琐事,应对那些虚情假意的应酬,帮他筛选有用的消息。
晚上,我等他回来,听他说那些重复的承诺。
我还偷偷地学习权谋,向那些往来的客商打探天下大势,甚至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为他挡了两次暗害。
有一次,有人在他的茶里下毒,我假装不小心打翻了茶杯,才没让他中毒。
还有一次,有人想在他出门时埋伏他,我提前得到消息,让他换了路线。
这些事,我从没告诉过他。
我只是想,等他登基的那一天,一切都值得。
5
这一年,我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宁念戈。
“念”是念着过去的情分,“戈”是为自己准备的武器。
我知道,只靠等是不够的。
我开始有意识地结识一些人。
有一次,我去城外的寺庙祈福,遇到了一个叫沈青的书生。
他很有才华,却因为不愿同流合污,一直不得志。
我们聊得很投机,他佩服我的坚韧,我欣赏他的正直。
后来,他成了我的朋友,经常给我带来建康的消息。
还有一次,我在市集上遇到一个被地痞欺负的江湖侠客,叫萧策。
我帮他解了围,他很感激我,说以后有需要可以找他。
我知道,这些人,或许以后会成为我的助力。
季随春(他后来自己改了名字)还是像以前一样,日日饮酒作乐。
但我能感觉到,他暗地里也在做准备。
他开始联络一些当年父皇的旧部,偷偷地积攒钱财和人手。
有一天晚上,他没有喝酒,而是坐在院子里,看着月亮。
我走过去,给他披上一件衣服。
“在想什么?”我问。
他转过头,看着我,眼神很认真:“念念,天下要乱了。”
我心里一动:“你想怎么做?”
他握住我的手:“我要起兵,回建康,夺回属于我的东西。”
我点了点头:“我帮你。”
他笑了,把我搂进怀里:“念念,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等我登基,后宫只你一人。”
我靠在他怀里,心里却没有想象中的激动。
我看着他的侧脸,突然觉得,我好像有点看不懂他了。
他的眼神里,除了对皇位的渴望,还有一些我读不懂的东西。
但我还是选择相信他。
或许,是这么多年的习惯,或许,是还抱着一丝幻想。
6
盛宁十四年,皇帝昏庸无道,诸侯割据,天下果然大乱。
季随春觉得时机成熟了。
他在吴郡起兵,打着“清君侧、复正统”的旗号,对外宣称自己是六皇子。
一时间,很多对朝廷不满的人都来投奔他。
他的军队很快就壮大起来。
但也引来了朝廷大军和其他诸侯的围剿。
起兵之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艰难。
第一次出征,我们就遇到了麻烦。
我们的粮草被烧了。
士兵们人心惶惶,很多人都想逃跑。
季随春很着急,却想不出办法。
我想起了萧策。
我连夜派人去找他,让他帮忙寻找粮草。
萧策很讲义气,很快就帮我们找到了一批粮草,解了燃眉之急。
季随春很感激我,说:“念念,你真是我的福星。”
我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后来,又遇到了部下叛变。
有一个将领,偷偷投靠了朝廷,想在夜里偷袭我们。
我提前得到了消息,连夜带着人把那个将领抓了起来。
季随春看着被绑起来的将领,脸色铁青:“没想到,我竟然信错了人。”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别难过,以后我们小心就是了。”
一次次的险境,都是我陪着他闯过来的。
我假扮成男子,混入敌营,破坏他们的粮草;我带着少量亲信,拼死突围,把他从死人堆里救出来;我利用沈青给的消息,避开朝廷的伏击。
季随春越来越依赖我。
他总是说:“念念,你是我最好用的刀,是我最亲近的人。”
他以为,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后妃”的位置。
他不知道,在一次次的浴血奋战中,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只想要一个名分的宁念戈了。
我摸清了军队的运作逻辑,拉拢了一批对季随春不满、却认可我能力的将士。
我知道,属于我的机会,快要来了。
7
我们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建康城外。
站在城楼下,看着那熟悉的城墙,季随春很激动。
“念念,我们终于回来了!”他握着我的手,手都在发抖。
我点了点头:“是啊,回来了。”
决战前夜,季随春把我叫到他的帐篷里。
“念念,明天破城后,你带人守住宫门,不要让任何人进去。”他说,“我去擒获昏君,然后我们一起登基,实现我们的承诺。”
我看着他,眼神平静:“好,我知道了。”
他以为我还像以前一样,会无条件地相信他,会为他做任何事。
他不知道,我早已在心里做好了决定。
回到我的帐篷,我立刻让人把我拉拢的几个将领叫过来。
“明天破城后,按计划行事。”我对他们说,“记住,一定要把季随春困在大殿里,不能让他跑了。”
将领们点了点头:“将军放心,我们都准备好了。”
我所说的“将军”,是他们私下里对我的称呼。
这几年,我为军队立下了不少功劳,他们早已认可了我的领导。
夜深了,我站在帐篷外,看着天上的月亮。
想起十五岁那年,我背着季随春逃出建康城,那时的我,只求能活下去,能有一顿热饭吃。
而现在,我想要的,更多了。
我想要这天下,想要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
第二天一早,攻城开始了。
喊杀声震天动地,士兵们像潮水一样冲向城墙。
很快,城门就被攻破了。
季随春带着他的亲信,兴冲冲地往皇宫冲去。
我则带着我的人,按照计划,守住了宫门。
看着季随春的身影消失在皇宫里,我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季随春,这十年的债,也该清了。
8
我在宫门外等了没多久,就听到里面传来骚动声。
我知道,计划成功了。
我拿起放在身边的长戟,这是我这几年一直用的武器。
我拖着长戟,一步步走进皇宫。
长戟在地上划过,发出刺耳的声音,上面还沾着刚才战斗时的血迹。
皇宫里很安静,只有我的脚步声和长戟划过地面的声音。
走到大殿门口,我看到季随春被几个士兵押着,跪在地上。
他的头发很乱,衣服上沾着灰尘,脸上满是惊慌和不敢置信。
“怎么会这样?你们为什么要抓我?”他对着那些士兵大喊,“我是六皇子,是你们的主子!”
士兵们没有说话,只是冷冷地看着他。
季随春看到我,眼睛一亮,像是看到了救星。
“念念!快救我!是他们背叛了我!”他对着我大喊,“快让他们放了我!”
我没有理他,而是一步步走上大殿。
我身上穿着象征兵权的铠甲,脸上带着惯常的温和笑意,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
“殿下,这皇位真好看,我也喜欢。”
我站在他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不如我来做皇帝,你当朕的妃子。”
“如此,才算公平美满。”
季随春愣住了,他看着我,眼神里满是震惊和不解。
“念念……你……你说什么?”
他好像还没反应过来,还没明白这一切都是我安排的。
我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有些话,不用说得太明白。
他只要知道,从今往后,这天下,是我的了。
9
我以“平定叛乱、诛杀昏君”为名,登基为帝,改元“永熙”。
登基大典那天,我穿着龙袍,站在大殿上,接受百官的朝拜。
看着下面跪拜的人群,我心里很平静。
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我首先处理的就是季随春。
我没有杀他,而是把他软禁在宫中,封了个无实权的“随春君”。
我就是要让他日日看着我坐在这里,看着我拥有他梦寐以求的一切。
有一天,我去看他。
他被关在一个华丽的宫殿里,却像失去了灵魂一样,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
“念念……不,陛下。”他转过头,看着我,眼神复杂,“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不是说好的吗?”
我坐在他对面,给自己倒了杯茶:“季随春,你从来都没有真正了解过我。”
“你以为,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后妃的位置?”我笑了笑,“你错了。我想要的,从来都不是一个小小的后位。”
“我想要的,是掌控自己的命运,是这天下。”
他愣住了,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
“你还记得吗?”我看着他,“当年我们逃到吴郡,季家的人看不起我们,那些旁支子弟欺负我们,你只会忍着。”
“后来你有了点名气,就开始饮酒作乐,流连于温柔乡,你以为你是在隐忍,其实你只是在逃避。”
“你想要皇位,只是为了满足你的私欲,为了报复那些曾经看不起你的人。”
“而我,不一样。”
我站起身,看着他:“我经历过最底层的苦难,我知道百姓需要什么。这天下,交给我,比交给你,更好。”
说完,我转身离开了。
留下他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宫殿里,独自悔恨。
10
登基后,我开始整顿朝纲。
首先,我清洗了朝廷中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
这些人,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早就该清理了。
然后,我重用了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沈青有才华,为人正直,我让他做了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萧策武功高强,讲义气,我让他做了镇国将军,掌管京城的防务。
还有那些在起兵路上跟随我的将领,我也都给了他们相应的职位。
他们都很感激我,也很用心地帮我治理天下。
我还改革了赋税制度。
以前的赋税太重,百姓根本喘不过气来。
我下令减轻百姓的赋税,还免去了那些受灾地区的赋税。
百姓们都很开心,纷纷称赞我是个好皇帝。
有一次,我微服私访,看到百姓们脸上都带着笑容,心里很欣慰。
这就是我想要的天下。
当然,我也没有忘记季氏家族。
当年,他们对我们冷遇,那些旁支子弟还欺负我们。
我收回了季氏在吴郡的封地,把那些曾经欺辱过我们的旁支子弟贬为庶民。
让他们也尝尝寄人篱下、受人欺负的滋味。
季家的族长来求我,希望我能手下留情。
我看着他,冷冷地说:“当年你们怎么对我们的,现在我就怎么对你们。这是你们应得的。”
他无话可说,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处理完这些事,我终于有时间喘口气了。
我站在皇宫的城楼上,看着下面繁华的街市,心里很平静。
我想起了十五岁的阿念,想起了那个只求一顿热饭、不被打骂的小婢子。
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她了。
我是宁念戈,是这天下的皇帝。
我实现了十五岁时的愿望,甚至做得更好。
但我知道,这还不够。
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愿望要实现。
比如,拥有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军队。
比如,给那些帮助过我的美郎君们,选个合适的妃位。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有信心,能走好每一步。
11
组建自己的军队,是我接下来的重点。
之前的军队,虽然也听从我的指挥,但里面还有不少季随春的旧部,心思不定。
我让人挑选了一批年轻、忠诚、有潜力的士兵,组建了一支新的军队,取名“亲卫营”。
我亲自担任亲卫营的统帅,每天都去军营里训练他们。
我穿着铠甲,和士兵们一起骑马、射箭、练剑。
士兵们一开始还很拘谨,后来看到我一点架子都没有,也都放开了。
他们都很佩服我,愿意为我卖命。
有一次,训练结束后,一个年轻的士兵问我:“陛下,您为什么要亲自来训练我们啊?”
我笑了笑,说:“因为你们是我的亲卫营,是我最信任的人。我希望你们能变得更强,能保护好这天下,保护好百姓。”
士兵们听了,都很感动,训练得更刻苦了。
萧策看到我这么用心,也经常来帮我训练士兵。
他的武功很高,教了士兵们很多实用的招式。
在我们的努力下,亲卫营的战斗力越来越强。
看着这支完全属于自己的军队,我心里很踏实。
这是我二十五岁的第一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接下来,我该考虑第二个愿望了——黑吃黑解决季随春。
虽然他被软禁在宫中,但他毕竟是前六皇子,还有一些旧部在暗中支持他。
留着他,始终是个隐患。
我开始暗中调查那些支持季随春的旧部,收集他们的罪证。
沈青也帮了我很多忙,他利用御史大夫的身份,查到了不少线索。
很快,我就掌握了那些旧部的罪证。
他们不仅暗中支持季随春,还勾结外敌,想要推翻我的统治。
证据确凿,我没有手下留情。
我下令逮捕了那些旧部,按照律法,严惩不贷。
季随春得知消息后,彻底崩溃了。
他知道,他再也没有机会了。
12
解决了季随春的旧部,我去看了他。
他坐在宫殿的地板上,头发散乱,眼神空洞。
看到我进来,他没有说话,只是呆呆地看着我。
“你的旧部,我已经处理了。”我走到他面前,说,“你再也没有机会了。”
他终于有了反应,抬起头,看着我,眼里满是恨意:“宁念戈,你好狠的心!”
我笑了笑,说:“狠?如果我不狠,现在被软禁的人就是我,甚至已经死了。”
“当年,我从尸堆里把你背出来,陪你逃到吴郡,替你挡刀筹谋,陪你起兵打天下。”
“我对你还不够好吗?可你呢?你心里只有皇位,只有你自己。”
“你说过,登基后许我后妃位。可你真的会兑现承诺吗?”
“就算你兑现了,我也只是你后宫里的一个女人,只能看着你独掌大权,看着你为所欲为。”
“我不想这样。我想要的,是自己掌控命运,是这天下。”
他愣住了,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季随春,你从来都没有真正爱过我,你爱的只是我对你的有用之处。”
“而我,也早就不爱你了。”
说完,我转身离开了。
这次离开,我再也没有回来过。
我知道,季随春这个人,彻底从我的生命里消失了。
解决了季随春这个隐患,我终于可以安心地治理天下了。
我开始着手实现第三个愿望——给那些帮助过我的美郎君们,选个合适的妃位。
我没有遵循传统的后宫制度,而是设立了“君”“卿”“侍”三等爵位。
根据他们的能力和贡献,分封爵位。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有尊贵的身份,还能参与朝政或军务,为我分忧解难。
我首先想到了沈青。
他才华横溢,帮我处理了很多朝政上的问题。
我封他为“文渊君”,让他继续担任御史大夫,参与朝政决策。
沈青接到旨意后,很感激我:“陛下,臣定当尽心竭力,辅佐陛下,治理好这天下。”
我笑了笑,说:“好,我相信你。”
13
接下来,我封了萧策。
他武功高强,帮我训练亲卫营,还平定了不少叛乱。
我封他为“镇国卿”,让他继续担任镇国将军,掌管京城防务和部分兵权。
萧策接到旨意时,正在军营里训练士兵。
他得知消息后,立刻赶来皇宫谢恩。
“陛下,臣何德何能,能得此殊荣?”萧策单膝跪地,说。
我扶起他,说:“萧策,你为我做了很多事,这是你应得的。以后,还要辛苦你,帮我守护好这天下。”
萧策用力点头:“臣定不辱使命!”
除了沈青和萧策,还有几个帮助过我的人。
有一个叫苏慕言的文官,他很有理财能力,帮我改革了赋税制度,增加了国库收入。
我封他为“司财卿”,让他负责管理国库。
还有一个叫林风的江湖侠客,他帮我收集了很多情报,还救过我的命。
我封他为“暗卫侍”,让他负责我的安全,管理暗卫。
他们都很开心,也都很用心地为我做事。
后宫里没有争风吃醋,只有大家齐心协力,为了这天下,为了百姓。
这样的局面,正是我想要的。
有一次,我和沈青、萧策他们一起在御花园里喝酒。
沈青看着我,说:“陛下,现在的天下,越来越好了。百姓安居乐业,朝政清明,这都是陛下的功劳。”
萧策也附和道:“是啊,陛下。臣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皇帝。”
我笑了笑,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也做不到这些。”
我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气氛很融洽。
我看着他们,心里很温暖。
这些人,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有他们在身边,我感觉很踏实。
14
永熙三年,天下已经安定下来。
百姓们安居乐业,朝廷清明,军队强大。
我也越来越受百姓的爱戴和朝臣的敬畏。
有一次,我微服私访,走到一个小镇上。
看到百姓们脸上都带着笑容,孩子们在街边玩耍,商贩们在叫卖商品。
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一个老人看到我,虽然不认识我的身份,但还是很热情地邀请我去家里喝茶。
“姑娘,看你面生,是外地来的吧?”老人笑着说,“快进来喝杯茶,歇一歇。”
我没有拒绝,跟着老人进了屋。
老人的家里很简陋,但很干净。
他给我倒了杯茶,说:“现在的日子真好啊。自从宁帝登基后,我们的赋税减轻了,再也不用饿肚子了。宁帝真是个好皇帝啊!”
我听了,心里很开心。
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
我和老人聊了很久,了解了很多百姓的生活情况。
离开的时候,老人还送了我一袋自己种的水果。
我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
回到皇宫,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沈青和萧策。
他们听了,也很开心。
“陛下,百姓们能有这样的生活,都是您的功劳。”沈青说。
我摇了摇头,说:“这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接下来,我开始计划改革教育制度。
我觉得,只有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才能让这天下变得更好。
我下令在全国各地建立学堂,让平民百姓的孩子也能上学读书。
还任命了一些有才华的文人去担任学堂的老师。
这个政策得到了很多百姓的支持和好评。
很多家长都积极地把孩子送到学堂里读书。
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学堂,我心里很欣慰。
我相信,这些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15
改革教育制度的同时,我也没有忘记加强军队建设。
我让萧策继续训练亲卫营,还从全国各地挑选优秀的士兵,补充到军队里。
我还下令改进武器装备,让士兵们有更好的武器去打仗。
在我的努力下,军队的战斗力越来越强。
周边的一些小国,看到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也都纷纷前来朝拜,称臣纳贡。
我们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有一次,一个周边小国的使者来朝拜。
看到我是个女子,一开始还很轻视。
但当他看到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看到军队的强大,看到朝臣们的团结一心后,态度立刻变得恭敬起来。
“宁帝陛下,贵国真是太强大了。”使者恭敬地说,“我国愿意永远臣服于贵国,年年纳贡,岁岁来朝。”
我笑了笑,说:“很好。只要你们不侵犯我国的领土,不伤害我国的百姓,我们愿意和你们友好相处。”
使者连忙点头:“是,是。臣回去后,一定会告诉我国国王,永远和贵国友好相处。”
这件事,让我更加坚定了治理好天下的决心。
我知道,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保护好百姓,才能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
有一天,我站在皇宫的城楼上,看着下面繁华的景象。
想起了十五岁的阿念,想起了那个在冷宫里挣扎求生的小婢子。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今天。
成为这天下的皇帝,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朝臣的敬畏。
但我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愿望要实现。
我要让这天下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让百姓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我要让这天下,永远记住宁念戈这个名字。
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