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千古正逢春

发布时间:2025-09-18 20:13  浏览量:6

柘城在我的记忆里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小时候,每到晚上,我们都会朝着那个神圣的地方远眺。市民的那个孩子告诉我,这个时候那里已经开始放电影了。那里有一个很漂亮的电影院,那里的电灯可亮了。这时我才明白,西南部那一个很亮很亮的地方是柘城县城,那里正在放电影。

我收回自己的远眺目光,四周望去,小村庄一片漆黑。村里没有电灯,只有一些微弱的煤油灯光在一户户农家小院里闪烁。那小小的煤油灯弱不禁风,跳动的火苗照不清父母憔悴的面孔。

说实话,我向往那片灯光。不是想去看一场电影,而是想到那里设身处地的看一下美丽的灯光,和那些在灯光下看电影的人们。

我们农村的孩子不敢有太多的奢望,只是看看就觉得很不错了。

我们村里有一户是城里的市民。上山下乡那阵子,他们全家都搬到了我们村。他家的那个二小子给我年龄差不多。他常常告诉我,县城里除了有电影院,还有洗澡塘,还有照相馆儿。这些,都是我第一次才听说的。后来,我听说小县城里很多新鲜的东西。竟然还有会唱大戏的剧团,还有会玩把戏的动物园。动物园里老山羊还会识字。剧团里的演员不仅会唱戏,还会耍武把子。越说越玄乎,说的我经常做梦。那时我曾想,到县城看看这些稀罕事儿,有多好啊。

那一年我高中毕业了。老师说,要到县城里照个合影像多好啊。可惜小县城只有一个照相馆儿。我们都是才十几岁的农村娃娃,到县城照相又谈何容易?

那时候还没有公共汽车,只有推人力三轮的可以带着我们往城里跑。那个蹬三轮的大叔人高马大,看起来很有力气。我们十一个小伙伴竟然都坐上了他的足蹬三轮车儿。车两排坐的都是人,车厢里坐的挤挤的。车后边也坐上了人。我们人瘦小,每个人给他一角钱,他一下子竟然挣了一块一。但是尽管累,他愿意挣这个钱。

照了相回来的时候,我们没钱买车票了,只有徒步往家里走。那时候却不知道累。尽管走了很久,回到家见了母亲还很高兴。母亲说,你跑了二三十里路,鞋子磨破了吧。这一说,我才想起来,我穿的那双旧布鞋,哪能对付了这二三十里的砖渣路?我脱下鞋一看,乖乖嘞,两只鞋磨的鞋后跟都出了一个洞。我怎么觉得脚后跟有点疼呢。

母亲没有责怪我,只是心疼的让我脱下来,静静地给我补鞋。

第二次进县城是在我当上民办教师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的到来,我有机会到县里参加考试,还一考就考上了。是大学的函授班。于是我每周抽出两天时间去进修。那时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都是习以为常。下着大雨回家的,冒着大雪回家的,扛着自行车回家的,摸着黑路子回家的。一身泥水,一身严寒。手冻肿了,脚滑倒了,浑身湿透了。我们这些穷书生啊,啥样的罪都受尽了。

第三次进城是十年以后。我从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再到乡政府干部,再到县委干部。那年秋天,我被抽到县委宣传部做《柘城报》的编辑。后来,悄悄地有了名声。走到大街上,不少人给我打招呼。小女儿牵着我的手问:‘爸爸,你咋认识这么多人呢?

’我说:‘因为我经常给他们打交道。’

再后来,我离开了县城,走进了郑州。我才觉得老家那个小县城很可爱。那里不仅有我最爱吃的大烧饼,还有让人回味无穷的小糟魚儿。不仅有我们引以为傲的女篮名将郑海霞,还有在省城在当大官的毛超峰和张广智。不仅有老百姓最爱喝的王贡酒,还有闻名全国的地方特产胡芹。柘城的民风民俗都很美。有一次,县剧团到俺村唱大戏,一连唱了三天三夜。演员们在俺村东头一个空房子里住。后来听说这个户主的媳妇儿是刚死的,吓得一连几夜不让大汽灯熄灭,整整的彻夜通明。小丑的老婆吃糖糕,有一半吃不完了,随手丢在她男人的盘子里,于是他给老婆干一仗。

有一次我回柘城办事,听几个同学说,柘城县还有杂技团,最近竟玩到了国外。好玩的还有呢,你听说了那个泥人李吗?他捏的那些小泥人儿美的很呢。柘城县吹响器的,唱琴书的,唱坠子的,唱大鼓的,好手林立,有的在省里都有名气。

小县城给我最深的是老城墙,那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老城墙下有一湖水,水里飘浮着芦苇,还有野鸟在飞来飞去。每想到柘城,都想到了那一片残墙断壁和那长满野草的老城湖。

后来县里来了位个子不高却很有能力的县长大人,他一到这里,就大搞旧城湖改造,大搞绿化美化亮化,大搞修路架桥等外部环境建设。坐大巴车从睢县一进入柘城境内,就看见面貌大变样了,到处是鲜花绿树,到处是小桥流水。那里不仅有白塔寺,还建了一座拱桥。拱桥边耸立起一个气势磅礴的年轮塔。这是一个地标性的建筑,竟然神奇般的出现在我的眼前。

更可爱的是那个让人留恋忘返的千树园,以及那一处清澈的碧水。水里有荷花,有游船。有清清的垂柳,有欢跃的野鸭。人都说,张家明干了件能够载入史册的大事情。柘城人千秋万代都不会忘记他。

那时候,刘连昌先生任县长。不仅环境美了,地方特产也响了。小辣椒美誉海内外,钻石之都风生水起,炎帝故里酒誉满中原。别光说南环路上的大烧饼羊肉汤,鸡爪麻花酱烧鸡,你说那小磨香油多有名?垛子羊肉美不美?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散会的那天上午,有一个北京的朋友让我回到柘城帮他买五十个爬蚱,他们叫金蝉。告诉我,这东西真好吃,在北京买不到。我回到小县城,在一家饭店里给他买了一百个,还买几个又焦又大的大烧饼,寄给了他。他高兴地一连几夜没睡着。

柘城,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忘不了您对我的恩赐和爱戴。县里的领导关心我,小城的老乡亲近我。这里的水是甜的,菜是香的,人心是善良的,民风是纯朴的。于是我彻夜难眠,用我的拙手笨笔编著了这本书,取名为《柘城春秋》。以呕歌这片神奇的土地,和这块土地上可歌可泣的神人们!

作者:张效奎

2024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