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皆封王的大唐王爷,得以善终的玄武门幸存者——襄邑王李神符

发布时间:2025-08-14 22:19  浏览量:5

公元651年,历经三朝的大唐宗师襄邑郡王病逝,高宗李治下诏追赠司空、荆州都督,陪葬唐高祖献陵,谥号“恭”。

七十三载人生路,他从囚徒到郡王,从边疆战神到“无能王爷”,永徽二年走完了他七十三年的人生之路。他就是大唐襄邑恭王李神符。唐太宗唯一厚待的叔父。

从囚徒到郡王

大业十三年,李渊在太原起兵的消息传到长安,引起隋朝官吏疯狂报复,李渊幼子李楚云被杀,李神符因与李渊的血缘关系遭隋朝刑部尚书、右候卫大将军卫玄所囚禁。

当李渊大军攻破长安城门时,李神符才得以重见天日。李渊见到遍体鳞伤的堂弟,当即任命他为光禄大夫,封安吉郡公。李渊称帝,李神符被册封为襄邑郡王,完成从死刑犯到皇族的惊世逆转。

并州战神

武德四年(621年),北方告急。突厥铁骑屡犯边境,高祖将龙兴之地并州交给李神符,任命他为并州总管。这位曾“事兄以友悌闻”的儒雅宗亲,没有让李渊失望,在战场上展现出惊人才能。

汾水东岸之战李神符一战成名, “斩首五百级,获马二千匹。又战于沙河之北,缴获其乙利达官并颉利可汗所乘之马与铠甲”。捷报入长安时,李神符被授太府卿,跻身权力中枢。

坐镇扬州

武德九年,李神符调任检校扬州大都督。 在富甲天下的扬州,他一改武将作风,以怀柔政策治理地方,“少于威严,不为下属所畏”,却深得百姓爱戴。当他在长江北岸重建州治,将治所迁至隋朝江都故郡时,江南士民争相归附。

玄武门之变

当李世民弑兄夺位的消息传到扬州,曾与太子李建成交好的李神符如坠冰窟。他深知新皇帝必然清算旧势力,即便自己的兄长李神通是李世民的心腹,也难保自身安全。

贞观元年,扬州官场传出“襄邑王管束无方”的流言时,李世民顺水推舟将其调回长安任宗正卿——明升暗降,兵权尽释。

明哲保身

回到长安的李神符继续装病求退。 令人意外的是,唐太宗不仅未加迫害,反而给予特殊礼遇:每次入宫议事,特准乘轿至殿前**。当李神符以脚疾为由辞去宗正卿时,太宗亲临王府探病,“赏赐财物与羊酒”。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临终前特授李神符“开府仪同三司”的殊荣,使其成为贞观朝少数善终的武德旧臣。高宗永徽二年,七十三岁的李神符安然离世。高宗追赠司空、荆州都督,特许陪葬献陵——这是对宗室成员的最高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