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警“枫”采】巾帼劝导队、“不打烊”服务……看凤山派出所践行“枫桥经验”

发布时间:2025-09-22 08:56  浏览量:7

在毕节市大方县,有一个被称为“大方之凤鸣、水西之神山”的地方——凤山乡。这里不仅有马干山万亩草原、蒙古风情园和“神山日出”等美丽风光,更有一支深受百姓爱戴的警队——凤山派出所。

多年来,他们扎根这片沃土,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深耕“八大警务”,用最实的作风、最密的防控、最暖的服务,让平安成为凤山最厚重的底色。

党建引领,忠诚铸就警魂

凤山派出所始终把政治建警放在首位,将“忠诚警务”深植血脉。派出所打造“凤山枫警”党建品牌,设立党员责任区,14名党员民警辅警组成7支攻坚战队,将80%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区一线。

凤山派出所先后荣获“全省公安派出所‘四强’党支部”等多项荣誉,着力锻造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公安铁军。

预防为先,守护一方平安

凤山派出所不仅是执法者,更是“平安建设的前沿哨所”。派出所推动治安防控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见”。通过“贵警110”“贵警智脑”智能平台,凤山派出所对高危风险警情实行闭环管理。

同时,凤山派出所依托群防群治力量、无人机等方式打造“人力+科技”“空中+地面”立体巡防体系,全力守护辖区安全,让平安成为景区最美底色。

凤山派出所教导员陈敏,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贵州省巾帼建功标兵”“第六届贵州省道德模范”“全省优秀户籍民警”等荣誉称号。在陈敏的带领下,凤山派出所吸纳辖区内女性共产党员、“两代表一委员”、退休干部、道德模范等优秀女性代表,成立了全省第一支“巾帼劝导队”。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暖,成功调解家庭婚恋纠纷237起,挽救了62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劝导队总结的“快细联管奖”工作法,被评为全省首批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此外,凤山派出所还借助乡警、乡贤、乡村督导员等力量,用“家乡话”讲政策、“土办法”解矛盾,使得纠纷化解率高达99%以上。

服务到位,暖心直达家门

“群众之事无小事”,凤山派出所始终坚持把服务做到百姓心坎上。

凤山派出所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和热线电话,提供“不打烊”服务。民警还背起“警务背包”走村入寨,送证上门、送考上门、送服务上门,用“零跑腿”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通过“警民联系群”“所长在线”等平台,群众可随时“点单”,民警及时“接单”,实现从“线下跑”到“掌上办”的跨越。种种暖心服务举措,使得“全省公安机关文明示范窗口”的底色更加亮丽。

“太方便了!不仅不需要走远路、排长队,甚至连身份证都不需要复印,全是电子采集!”村民李某在家门口完成驾驶证补办后高兴地说。

平凡小事,见证警民情深

在凤山乡,凤山派出所的民警们用一个个看似平凡却充满温度的日常,书写着警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民警王应东曾成功调解了一起纠缠了六年的土地纠纷,他通过走访相关职能部门、请教当地熟知情况的老人,耐心拉家常、打“感情牌”、讲道理,并咨询法庭意见,最终让积怨已久的双方握手言和,事后当事人每次见到他都会热情地邀请他去家里吃饭。

面对无形的电信网络诈骗威胁,凤山派出所的民警更是展现了惊人的执着与担当,当发现陈女士可能遭遇以“刷单返利”为幌子的电信网络诈骗后,民警耐心劝导,“这是典型的刷单诈骗!骗子一旦拿到钱就会消失”!民警当场展示同类案件侦办记录,并剖析诈骗话术。最终,民警协助陈某某删除涉诈群聊、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正是凤山派出所民警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从化解六年土地纠纷的坚韧,到拦截诈骗的执着;从“巾帼劝导队”温言细语化解家事心结,到“警务背包”跋山涉水送服务上门——这一点一滴的坚守,绘就了基层治理最温暖的底色。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唯有日复一日的守护,凤山派出所真正让“枫桥经验”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成为了守护百姓安宁、点亮乡村振兴之路的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