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平:天赐良子,最懂关羽的人
发布时间:2025-08-25 06:16 浏览量:3
《三国演义》里有三个有名的干儿子:吕布、刘封、关平。吕布亲手杀了自己的两任干爹,刘封因为犯了错误被干爹杀死,只有关平与自己的干爹自始自终情同父子,不离不弃,同生共死。
千里走单骑,关羽在路上收了两人,一直陪他走到生命的终点,一个是周仓,一个是关平。直到今天关帝庙里陪在关二爷身边的还是周仓和关平。
关平是关羽在关定庄收的义子。刘封是改姓的刘,关平却本来就姓关,也算是与关羽有缘。
离开关定庄之后,关平就一直跟着关羽,耳濡目染之下,他不仅学会了关羽的刀法,也感染了关羽的忠和勇。
但关平的性格与关羽迥然不同,他不爱说大话,不爱出风头,做事稳重,为人低调,身上没有一丝关羽的傲气和张扬。读完小说,不仔细想,甚至很难想起关平有什么突出的事迹。
关平的出现更像是为了补关羽的短板,关键时刻,关平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劝谏关羽,害怕父亲一时冲动,以身犯险。
关平知道关羽的脾气,苦劝、硬劝未必管用,坚持己见、直言不讳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他劝告关羽时,很讲策略。
比如单刀赴会前,关平料定“鲁肃相邀,必无好意”,不想让关羽过江赴会,但关羽却轻视鲁肃,不以为然,关平便搬出刘备来说事儿,委婉的提醒关羽:不要图一时痛快,而忘记了自己肩负的重任。
平谏曰:“父亲奈何以万金之躯,亲蹈虎狼之穴,恐非所以重伯父之寄托也。”
马良也乘机进言,关羽这才叫关平做了准备,留了后手。不然的话,冒然过江,大概率是有去无回。
良曰:“纵将军去,亦当有准备。”云长曰:“只教吾儿选快船十只,藏善水军五百,于江上等候。看吾红旗起处,便过江来。”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反之亦然。关平摸透了关羽的脾气。
庞德在曹操面前夸下海口,抬着棺材来到樊城,指名道姓要战关羽。
关羽大怒,立刻就要出城砍死庞德,又是关平劝住了他。
平曰:“父亲不可以泰山之重,与顽石争高下。辱子愿代父去战庞德。”
关平知道关羽爱戴高帽子,他把关羽比做巍巍泰山,把庞德比做一块不起眼的烂石头,这话算是说到关羽心坎里了。
关平虽然谦虚的称自己为“辱子”,可代父出战却没有辱没了关羽的名头,他与庞德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刀法应该是得到了关羽的真传。
如果关平能够活到蜀汉后期,再多一些战场上的历练,以他沉稳如赵云的性格,一定能够成为独挡一面的大将。
可惜关平英年早逝,随着关羽一起陨落,令人唏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自古忠孝两难全,关平却做到了,虽死也可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