瘸驴记:孝女抗婚遇灵畜,贪财岳父悔半生

发布时间:2025-09-23 20:00  浏览量:3

清朝乾隆五十二年,东昌府阳谷县有个姓赵的绸缎商,名叫赵德发。此人靠着投机倒把发了家,家里良田百亩、店铺三间,却生就一副铁公鸡脾气,连自家闺女穿的衣裳都要打三回补丁才肯换新。赵德发膝下只有一女,名唤赵芸娘,年方十七,生得眉如远黛、目若秋水,更难得的是一手绣活做得精妙,连府城的诰命夫人都托人来求她绣的荷包。

芸娘自幼便与邻村的穷书生柳仲言订了亲。柳仲言虽家道贫寒,却天资聪颖,十岁便能作诗,是阳谷县有名的“神童”。当年柳家尚未败落,赵德发看中柳仲言的才学,主动上门求亲,还拍着胸脯说“将来我家芸娘嫁过去,定让她跟着你享清福”。可谁料三年前柳仲言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只能靠在私塾教书勉强糊口,赵德发的心思便活络起来。

这年深秋,阳谷县来了个外地富商,姓黄,人称“黄百万”。黄百万带着个三十岁的儿子,名叫黄阿福,生得痴傻,见人就笑,口水直流,却出手阔绰。黄百万为了给儿子寻个美貌媳妇,竟愿出两千两白银做聘礼。赵德发一听这话,眼睛都直了——两千两白银,够他再开三家绸缎庄!他当即就把当年对柳家的承诺抛到了九霄云外,连夜就差人去黄府回话,说愿意把芸娘许配给黄阿福。

芸娘得知消息时,正在给柳仲言绣一方锦帕,帕上绣着“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她拿着锦帕冲进账房,红着眼眶问:“爹,您怎能忘了当年的承诺?我与仲言哥哥早已订下婚约,您怎能把我许给别人?”

赵德发正拨着算盘,闻言头也不抬:“承诺?那是当年柳家有钱时说的客套话!柳仲言如今就是个穷酸秀才,连自己都养不活,你跟着他喝西北风吗?黄公子虽痴傻,可黄家家财万贯,你嫁过去就是少奶奶,穿金戴银,不比跟着穷书生强?”

“可黄公子是个傻子啊!”芸娘哭喊道,“我宁愿跟着仲言哥哥吃苦,也不嫁个傻子!”

“反了你了!”赵德发猛地一拍桌子,算盘珠子撒了一地,“这门亲事我已经定了!你要是敢不嫁,我就打断你的腿!”

当天夜里,赵德发就把前来探望芸娘的柳仲言拦在门外。柳仲言穿着洗得发白的长衫,手里捧着两本旧书,恳求道:“岳父大人,求您成全我和芸娘,我定会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让芸娘过上好日子!”

赵德发上下打量着他,满脸鄙夷:“就凭你?还想考功名?我看你这辈子也就配当个穷教书的!”说着,他使了个眼色,家丁们立刻冲上来,对着柳仲言拳打脚踢。柳仲言被打得遍体鳞伤,手里的书也被撕成了碎片,最后被拖到城外的乱葬岗扔了出去。

赵德发怕芸娘闹事,干脆把她锁在闺房里,派了两个膀大腰圆的婆子日夜看守。芸娘不吃不喝,以泪洗面,绣帕上的字迹都被泪水浸得模糊不清。三日后,黄府的迎亲队伍敲锣打鼓地来了,八抬大轿停在赵府门前,箱子里的白银闪得人睁不开眼。赵德发笑得合不拢嘴,亲自带人把芸娘从闺房里拖出来,强行穿上嫁衣。

芸娘拼命挣扎,指甲都抠破了赵德发的手:“爹,您不能逼我!我死也不嫁黄阿福!”

赵德发狠心地甩了她一个耳光:“你就是死,尸体也得抬进黄府!”说着,他命人用绳子把芸娘的手绑在身后,塞进了花轿。

花轿摇摇晃晃地出城了。芸娘坐在轿里,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透过轿帘的缝隙,她看到远处的土坡上,柳仲言拄着一根木棍,一瘸一拐地追来,嘴里还喊着她的名字。可没跑几步,就被黄府的仆役推倒在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花轿远去。芸娘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疼。

花轿行至城外的黑松林时,突然刮起了狂风,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大雨。抬轿的仆役们怕淋湿了嫁衣,赶紧把花轿抬到附近的一座破庙里躲雨。芸娘趁他们不注意,用藏在袖中的银簪撬开了手上的绳索,掀开轿帘就往松林里跑。

雨越下越大,芸娘的嫁衣被荆棘划破,身上到处都是伤口。她不知道该往哪里跑,只能漫无目的地在林子里穿梭。就在她快要体力不支时,突然听到一阵微弱的“呜呜”声。她循声望去,只见一棵老槐树下,拴着一头瘦骨嶙峋的瘸腿老驴。老驴的一条后腿被铁链锁着,腿上还在流血,眼里满是绝望。

芸娘心生怜悯,忘了自己的处境,上前解开了铁链。“可怜的老驴,你快逃吧。”她说着,还从怀里掏出最后一块干粮,掰碎了喂给老驴。

老驴吃完干粮,突然用头蹭了蹭芸娘的手,眼中竟流出了泪水。更令人惊奇的是,它竟然口吐人言:“姑娘,多谢你救我。你有难,我来帮你。”

芸娘吓得后退一步,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可老驴又开口了:“我本是山中的灵驴,修炼了五百年,却被赵德发和黄百万联手打伤,锁在这里替他们看守赃物。你救了我,我定要报答你。”

芸娘半信半疑,可看着老驴真诚的眼神,还是点了点头。老驴示意她骑到自己背上,虽然腿瘸,却走得稳当,专挑隐蔽的小路走。不知走了多久,他们来到一处山洞前。山洞里铺着干草,还有一些野果,显然是老驴平时居住的地方。

“姑娘,你先在这里歇息,我去帮你找你的心上人。”老驴说完,就一瘸一拐地消失在雨中。

芸娘在山洞里待了一夜。第二天清晨,老驴回来了,嘴里还叼着一张纸条,上面是柳仲言的字迹:“芸娘,我在城西的王家庄,速来。”

芸娘又惊又喜,赶紧跟着老驴赶往王家庄。到了村口的一间破茅屋前,老驴停下脚步,指了指茅屋。芸娘推开门,只见柳仲言正躺在床上养伤,脸色苍白,身上的伤口还缠着布条。

“仲言哥哥!”芸娘扑到床边,泪如雨下。

柳仲言睁开眼,看到芸娘,激动得说不出话:“芸娘,你……你来了?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两人相拥而泣,诉说着分别后的经历。原来,柳仲言被扔到乱葬岗后,被一位好心的农夫救了,带到王家庄养伤。可他们还没高兴多久,门外就传来了嘈杂的人声——赵德发带着家丁和黄府的仆役追来了!

“孽女!竟敢逃婚!”赵德发一脚踹开房门,看到芸娘和柳仲言抱在一起,气得浑身发抖,“今日我非要把你绑回黄府不可!”

柳仲言挣扎着起身,把芸娘护在身后:“岳父大人,求您放过芸娘,我们只想过安稳日子。”

“安稳日子?”赵德发冷笑,“就凭你这个穷酸?给我打!”

家丁们一拥而上,柳仲言本就受伤,很快就被打倒在地。芸娘哭喊着阻拦,却被家丁拉开。就在这危急关头,老驴突然仰天长啸,声音震耳欲聋。霎时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空中乌云翻滚,仿佛有惊雷要落下。

众人吓得睁不开眼,等风停了,他们惊讶地发现,老驴竟然变成了一头体型巨大的神驴,浑身雪白,眼如铜铃,身上还散发着金光。

“贪财负义之徒,也敢在此作恶!”神驴开口说道,声音如洪钟,“赵德发,你勾结黄百万,欺压百姓,还想卖女求荣,今日我就要替天行道!”

赵德发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仙饶命!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求您放过我!”

黄府的仆役们也吓得魂不附体,转身就想跑,却被神驴用蹄子拦住:“回去告诉黄百万,若再敢强娶民女,作恶多端,黄家必遭天谴!”仆役们连滚带爬地跑了。

神驴看向赵德发,眼中满是威严:“你贪财忘义,背信弃义,本应受重罚。但念在你尚有一丝悔意,我且饶你一次。若你再不知悔改,必遭报应!”说着,神驴口吐金光,照在赵德发身上。

赵德发只觉头痛欲裂,脑海中浮现出自己这些年做的亏心事:克扣伙计的工钱、欺压佃户、背信弃义……他终于明白自己错了,痛哭流涕地说:“大仙,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贪财了,我一定好好做人!”

神驴收回金光,转而对柳仲言和芸娘说:“你们二人情比金坚,心地善良,当有善报。我送你们去一个安全的地方,好好生活。”

说完,神驴施展法术,一阵清风将柳仲言和芸娘托起,送到了百里外的青州府。青州府的百姓热情好客,帮他们租了一间小院。柳仲言继续苦读,芸娘则靠绣活补贴家用,日子虽清贫,却过得安稳幸福。

再说赵德发,自从被神驴点化后,性情大变。他遣散了家丁,关闭了绸缎庄,把家里的钱财都拿出来救济贫苦百姓,还亲自去王家庄向柳仲言道歉。黄百万则因为作恶多端,不久后就被人举报偷税漏税,家产被抄没,黄阿福也成了乞丐。不过,黄阿福倒是因祸得福,不再痴傻,反而变得勤劳善良,靠给人拉车为生。

一年后,柳仲言参加科举,一举中第,被任命为阳谷县县令。他为官清正,爱民如子,很快就得到了百姓的爱戴。芸娘也成了县令夫人,却依旧保持着勤俭的习惯,经常帮助贫苦的百姓,还教村里的姑娘们绣活。

这年冬天,柳仲言带着芸娘回阳谷县赴任。路过黑松林时,他们看到一头神骏的白驴站在路边,正是当年救他们的灵驴。

“大仙!”柳仲言和芸娘赶紧下轿,上前拜见。

白驴笑了笑:“不必多礼,你们如今过得好,我也就放心了。”它从身上拔下三根毫毛,递给柳仲言,“这三根毫毛能在危急时刻救你们性命,你们好生收好。”

柳仲言和芸娘感激涕零,接过毫毛。等他们再抬头时,白驴已经消失在云雾中。

后来,柳仲言政绩卓越,升任知府,芸娘也为他生下了三个孩子。赵德发则一直跟着他们生活,帮着照顾孩子,安享晚年。而灵驴报恩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一段美谈。

阳谷县的老人们常说:“钱财如粪土,情义值千金。赵德发贪财半生,差点毁了女儿的幸福;芸娘和柳仲言坚守情义,终得善报。可见做人啊,还是要多行善事,少贪钱财,这样才能活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