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奉天省(辽宁)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的真实故事
发布时间:2025-09-02 04:43 浏览量:14
周总理 少年时期在奉天官立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周恩来12岁的时候,在沈阳外国租界,亲眼目睹了一名中国人被外国人的汽车压死,中国巡警却偏袒肇事者的一幕,他深感“中华不振”,心中因此立下了救国的志向
1911年,中国贫穷衰弱,深受列强欺凌。
此时,13岁的周恩来在四伯父周贻赓的帮助下,正在奉天省(辽宁)官立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有一次课堂上,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发财而读书”、“为光宗耀祖而读书”。
轮到周恩来时,他想起沈阳外国租界的那一幕;忍不住站立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校长一听非常振奋,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有这么大的抱负,他忍不住惊叹:“有志者,当效周生!”
在学校里,有一位为师生们烧水、扫地的老校工吴老汉,东北的深秋,天气寒冷,吴老汉不幸感染风寒病倒了。
周恩来发现平时老实勤快的吴老汉没来上班,心里很是惦记。
放学后,周恩来前去吴老汉简陋的住处探望,看到吴老汉病倒在床,周恩来关切的询问后,拿出自己攒下的八个铜圆,让吴老汉拿去买药。
从吴老汉的住处回去后,周恩来主动接替吴老汉干起了烧开水和打扫校园的工作。
吴老汉病好后,心里十分过意不去,他特地去找校长,激动的跟校长诉说这一切。
校长听完后,也非常感动,十分佩服周恩来,认为他年纪轻轻就展现了“做人的大义和为人的胸襟”。
其实,周恩来当时的生活也很清苦,每天中午只买两个烧饼充饥,伯父给的一些零用钱他大部分用来买书了,这八个铜圆,他本来可以吃点好的,可他却毫不犹豫的拿出来帮助吴老汉。
正直善良的周恩来后来终于实现了心中的宏伟抱负,成为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好总理。
#周恩来#
周总理的魅力到底有多大?看看外国人是怎么说的你就明白了:
#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周恩来无与伦比的品格是我得到的最深刻印象之一。”
著名记者海伦·斯诺评价周总理:他“英俊、富有魅力、才华横溢”。
周总理 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
周总理 1924 年黄埔军校
周总理 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周总理 在柏林万賽湖
周总理 1946年5月在南京梅园新村
周总理 1944年在延安
1954年4月,周总理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总理英俊潇洒,风度翩翩,西方人为之震动,纷纷向总理行注目礼
- 上一篇:民间故事:冥官智感
- 下一篇:特朗普将出席全球美军将领罕见会晤,会议时长或不足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