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同志来到鄂豫边

发布时间:2025-10-06 06:24  浏览量:2

戴觉敏/文

喜庆徐向前元帅百年华诞,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名老战士,我感到无比激动。特别是我的哥哥戴克敏与徐帅一起共事,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更使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1929年6月,徐向前同志受党中央委派,从上海经武汉来到鄂豫边区,任红11军第31师师长(原师长吴光浩已牺牲),我的哥哥戴克敏任党代表。当时31师有5个大队300来人,干部战士绝大多数是青年农民,纯朴、勇敢,能吃苦耐劳,但也存在着狭隘、散漫等弱点。领导这样一支游击队伍,徐师长很注意发挥当地土生土长的“大老粗”们的长处,从行军打仗、日常生活,到军民关系和同志感情,处处都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和群众打成一片。徐师长工作脚踏实地,平时说话不多,开会讲话心平气和,简洁、易懂,毫无学生腔和八股味;打起仗来身先士卒,哪里最危险、最吃紧,就出现在哪里;战斗结束总结经验时,总是表扬那些打得好的单位和同志们,从不居功自恃,而对战斗中的缺点和失误,则勇于承担责任,决不诿过于人,深受广大指战员、人民群众的爱戴和信任。

徐师长和克敏哥哥一起,从根据地和红军发展的实际出发,创办了党务干部学校,培养了一批军政干部。在他们的领导主持下,从正规红军到赤卫队,各级都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大大提高了部队的军政素质和战斗力。

1929年11月20日,在光山县南部胡子石召开的中共鄂豫边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徐向前同志与克敏哥哥受大会委托,起草并经大会通过的《军事问题决议案》,是鄂豫边区两年武装斗争和游击战争经验的系统总结。决议规定了红军四大任务:“一是发动和帮助白色区域内民众的各种斗争,二是坚决实行土地革命,三是夺取反动派的武装,四是保障和扩大革命根据地。”提出了红军游击作战的7条战术原则:“(1)集中作战,分散游击;(2)红军作战尽量号召群众参加;(3)敌情不明,不与作战;(4)敌进我退,敌退我进;(5)对敌采取跑圈的形式;(6)对远距离的敌人,先动员群众加以扰乱,次采取突击的方式;(7)敌人如有坚固防御工事,不与作战。”决议还在红军内部建设、政治工作、军事训练、地方武装建设、红军与地方魆党政群团体的关系、关于扩大红军、瓦解敌军和执行党的方针魎筐政策等,也都做出了具体规定。这是一个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军、作战发生了深远影响的重要文件。

1930年4月,红31师奉命改编为红1军第1师,徐向前同志任副军长兼师长,克敏哥哥任师政委。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黄安县七里坪宣告成立,徐向前同志任总指挥克敏哥哥受张国焘打击迫害,降职任警卫团长、红73师第218团团长。1932年春,红25军成立第75师,克敏哥哥又任该师政委。这期间,我和妹妹醒群在克敏哥哥的教诲下,懂得了革命道理,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不久,我们姐妹俩一起参加了红军。1932年夏,因肃反扩大化,克敏哥哥在新集被杀害,时年26岁。

建国后,徐帅回想起与克敏哥哥共事的日子,无限感慨地说:“戴克敏同志在部队中的威望很高,可以说是大家的表率他作战很勇敢,能吃苦耐劳,很会做群众工作。他对地方政权的建设,以及白区的统战工作,都做出了很大贡献。”徐帅的评语,既是对烈士的褒奖,也是对克敏哥哥短暂一生最公正的结论。

1981年冬日的一个下午,我为了写《怀念哥哥戴克敏》的回忆录,去访问徐帅,徐帅和黄杰同志亲切接见了我。徐帅说:“我到鄂豫边区以后,就和戴克敏同志在一起工作,当时我们的武装力量,对外是红11军31师,我是师长,戴克敏同志是党代表,参谋长是曹学楷,政治部主任是陈定侯。在我的印象里,戴克敏和曹学楷是很有办法的同志,本事大,当时部队的供给困难,他俩出去走一趟,吃的穿的都弄回来了。我很佩服他们。现在,一想起戴克敏、曹学楷、陈定侯等同志。我就很难过。”

转眼间,我们崇敬爱戴的徐帅,离开我们11年了,我们纪念他、怀念他,更要学习他,继承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斗到底!

2001年9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