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能一直在全球保持领先,看开国领袖华盛顿如何治国的!
发布时间:2025-09-06 17:43 浏览量:2
在美国迄今四十多位总统中,能够真正被高度敬仰赞佩的不过区区几位。美国人高度尊崇华盛顿,把他视为“国父”,绝不仅仅因为他是“开国总统”,更多的还在于他当年为美国独立自由做出的伟大贡献;在于他身上表现出的坚韧不拔、勇于奋斗、深谋远虑、追求民主等卓越品质;在于他的伟大榜样作用对美国未来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乔治·华盛顿祖籍英国,其祖先漂洋过海移民北美大陆在弗吉尼亚创下最初基业。
1732年2月22日,华盛顿降生于此,当时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美国“国父”。
华盛顿自小诚实。一天,华盛顿的父亲从外面回来,把锋利的小斧子随手放在门边就外出了。正巧小乔治看到了这把斧子,眼见其闪闪发亮,十分喜爱,就拿在手里左看右看。
这斧子究竟快不快呢?他很想试一试。于是,他带着斧子跑到了樱桃园里,选中一颗细小的樱桃树,用力砍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小树被拦腰砍断了。
小乔治一看不好,知道闯了祸,就赶紧跑回家,把斧子放回原处,躲进小屋里忐忑不安地捧起一本书读起来。不久,父亲回来了,当他经过樱桃园时,发现心爱的樱桃树被人砍断了,顿时大发雷霆。
他以为是果农所为,就把管家叫来训斥了一顿。一直躲在屋里的小乔治看到这种情景,一阵犹豫后终于大胆地走到了父亲面前说:“爸爸,别再追查了,树是我砍的。”
父亲问明了情况,非但没有责备,还意味深长地说:“孩子,我为你的诚实而高兴,要知道,做人首先要诚实,这比100棵樱桃树还要宝贵。”小乔治从此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
幸福的童年很快过去,父亲的离世对华盛顿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1747年,15岁的华盛顿被迫离开老家去西部闯荡。此后,在艰苦的环境里他坚持做了三年土地丈量员。
1748年,英法两国为争夺北美领地发生冲突,命运由此为华盛顿提供了一个走入军界的机会,19岁的华盛顿成为英属弗吉尼亚一名少校军官。这时他已成长为身材高大健壮、外貌庄严、充满个人魅力的青年。
整个50年代,他积极参加了对法战争。26岁时,华盛顿已历经九死一生,赢得了“最勇敢的人”称号,可作为殖民地的土生白人,他受到歧视性对待,升迁希望十分渺茫,无奈之下他愤然辞去了军职。
回到家乡的华盛顿很快就收获了婚姻硕果。是年,他与玛莎·卡斯蒂斯喜结良缘。玛莎虽是已有两个小孩的寡妇,但她不仅聪明漂亮而且十分富有。
结婚时,她带给华盛顿10万美元及蓄有300个黑奴的偌大庄园。婚后,他们搬到弗农山庄居住,一面精心经营自己的产业,一面共同抚养妻子与前夫生育的两个小孩,稍后还共同抚养了妻子的两名孙子女。
终其一生,华盛顿没有自己的血亲子嗣,可他一直把养子养女及其后代视若己出。华盛顿具有杰出的经营才能,庄园兴旺发达。
不久,他就成为弗吉尼亚乃至北美殖民地颇有名望的代表人物,成功跻身上流社会。
青年时期坎坷曲折的经历,磨练了华盛顿的意志,锻炼了他的军事才能,提高了他组织协调沟通能力。他的坚忍不拔、勇于奋斗、吃苦耐劳以及正直诚实等品格,都给美利坚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为他日后“一鸣惊人”打下了坚实基础。
1763年,英法争夺北美殖民地的“七年战争”结束。此前英国政府曾经承诺,如果北美民众支持,一旦英国取胜将无偿把西部土地分给参战者。弗吉尼亚总督也信誓旦旦表示将拿出20万英亩分给本地人民。
但赢得战争后英国自食其言,宣布西部土地为王室私产,不准当地百姓垦殖,更遑论分配,这使华盛顿失去了本应得到的数万亩土地。不仅如此,巨额战费开支造成英国经济危机,国内矛盾加剧,于是英国当局便在战后加紧对北美剥削。
北美人民大失所望,由此认识到除了争取独立之外别无出路。此时的华盛顿,虽然属于上流社会,但他已和美利坚人民融为一体,他义无反顾,决心为美利坚民族的自由、独立、解放而斗争。
1774年9月,作为弗吉尼亚代表,华盛顿同北美其他12个殖民地的代表一起在费城举行了“第一届大陆会议”。会议通过了以武装抵抗作为最后手段的决议。
1775年4月19日,英军偷袭莱克星顿,独立战争正式打响。
这是一场实力极不对称的战争,对手是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国,经济基础雄厚,拥有强大的陆军和举世无双的海军,战争经验丰富,又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而美利坚民族,在长期的殖民统治下被分而治之,政治上十三个殖民地从未有过共图大事的经历,经济上十分落后,人口又少,军事力量也只有临时集合起来的民兵武装,根本没有海军,国际上孤立无援……
很显然,独立解放之路是一条荆棘丛生之路,是一条腥风血雨之路。
但是,北美人民没有退路。1775年5月10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举行,华盛顿被推举为“大陆军”总司令。
危难关头,他毅然承担起历史赋予他的艰巨而光荣的使命。
这一年,他43岁。他宣布:除了必要的开支,不领取任何报酬。
整个战争期间,华盛顿忠诚效劳,分文不取,廉洁奉公,树立了良好楷模。在八年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受住了一次次失败的打击,始终坚持不懈。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宣告了北美人民的政治主张,也标志美国从此诞生。
战争初期,美军中的大多数人是临时招来的农民,衣服破烂不堪,缺乏武器,没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同时,后勤供应也极度困难,士兵们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有时一连五六天吃不到面包,只好吃马料。
在寒冷的冬季,部队常常茅屋栖身,夜无毡毯,衣不蔽体,赤脚行军。相反,英军却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后勤供应充足。所以,美军一败再败,纽约等要地相继失守。
1777年9月,临时首都费城也被英军占领。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下,华盛顿以身作则,以惊人的自制力经受重重挫折,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树立了良好楷模,有效地凝聚了军心民心。
凭借坚忍不拔,北美人民终于赢得了1777年10月的萨拉托加大捷。这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法国随之宣布承认美国。
1781年10月,英国主力被围困于约克镇,英军总司令康华利面对失败,不得不交出象征英王统治权力的宝剑,军队全部投降。至此,独立战争胜利结束。
1783年9月,迫于既成事实,英国只好与美国签订《巴黎和约》,正式承认美国的独立。美利坚人民彻底赢得了独立、自由、解放。在独立战争中,华盛顿厥功甚伟。
独立战争的胜利,让华盛顿誉满北美,威望如日中天。不仅如此,他还掌握着生死与共、在腥风血雨中建立了牢固友谊的军队。
此时,华盛顿要想建立独裁体制并非没有可能,军队中就有将领建议他当国王。然而,华盛顿明确指出:美利坚人民浴血奋战推翻殖民统治,不是为了换来新的专制统治,而是为了享有民主、自由,享有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
因此,他不但严词拒绝建王国当国王的错误建议,而且明确表示,如何制定宪法确定国家体制、选择国家领导人是美国人民的事情,必须有人民的明确授权,由代表人民的政治家们讨论协商决定。
他说,人民赋予他的责任他已胜利完成,现在建国是政治家们的责任,军人不能干政,他必须解甲归田。为此,他正式提交辞呈,要求回到弗吉尼亚“在葡萄树和无花果树的绿荫下享受自己宁静的田园生活”。
国会接受了他的请求。在交权仪式上,华盛顿面对议员们“以鞠躬礼表示国家武装力量对文官政府的服从”。接着,华盛顿发表简短的讲话:“现在,我已完成了赋予我的使
命,……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
然而,独立战争的胜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政体、民主、未来发展等问题。战后的美国社会矛盾激烈尖锐,以至爆发了谢司起义。
这一切,向新生的美国敲响了警钟。制定宪法、确立政体、寻求稳定发展之道已成为当之急。
美国原是英帝国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后的1777年,“大陆会议”制定了《邦联制》。据此美国由各个独立州组成“邦联制”国家,设立邦联议会,各州仍保留自己的“主权自由、独立”,中央权力十分弱小。实际上,美国只是从殖民地变成了十三个独立小国的松散联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为此必须尽快制定宪法确立适合美国国情的政体。
众望所归,华盛顿只好再度“出山”主持制宪会。在他的耐心协调平衡下,经过四个月的激烈争论,制宪会议通过了美国《1787年宪法》。这是美国第一部也是迄今依然生效的唯一宪法。
《1787年宪法》废除了“邦联制”,建立了“联邦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具有很大的权力,但各州仍保留一定的独立性。
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员组成的国会,国会拥有广泛权力。如征税、借贷、制币、征兵、宣战、批准条约,以及制定政府官吏权限的法律、统辖陆海军的法规、审定总统提出的各部长官和最高法院法官名单、提出和审判弹劾案件等。
参议员每州2名,由各州议会选出(后改为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任期6年,每2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众议员按各州纳税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任期2年,期满全部改选。
行政权属于总统,他既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又是陆海军总司令,掌管行政、军事、外交大权。总统经国会同意,有权组阁并任命驻外使节和最高法院法官及各部长官、缔结国际条约、颁布各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只对选民负责,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被否决的法案只有经过参众两院复议并以三分之二多数票再次通过否决才告失败;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任期4年。
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有解释宪法和其他一切法律的权力;最高法院的法官由总统提名,但须经参议院同意方能任命,法官如无渎职犯罪可终身任职。
次年6月,宪法开始生效。华盛顿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民选总统。至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最终成立。
《1787年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它第一次使启蒙思想家的愿望变成现实。确立了三权分立共和政体,打破了专制独裁旧例,创立了民选总统制,真正实现了权力的制衡并将制衡机制制度化。
这不但对美国后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政体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镜鉴。
这部宪法的产生,华盛顿贡献极大。没有他的深谋远虑,没有他的民主思想和作风,没有他的殚精竭力,这部宪法不可能顺利产生,更不可能有如此广大深远的影响,而美国也不可能有迄今为止的快速发展与繁荣稳定。
作为美国第一位全票当选的总统,华盛顿在获悉自己当选后即表示:“我将下定决心,别无他顾,竭尽全力为民效力,以期能在适当的时机尽早解除这一职务,使我再次隐退,以便在惊涛骇浪之后,度过平静的晚年,以享天伦之乐。”
由于人民的期望,他蝉联了第二届总统,但他坚决拒绝蝉联第三次,并未等二届期满即提前离职隐退,从此过着平凡的生活再不干预朝政。
华盛顿的榜样示范作用,给这个新生国家留下了影响深远的先例,此后,除“二战”特殊时期罗斯福打破此例外,再无人超过两届。
主动放弃巨大的权力荣耀是极不容易做到的,更何况是总统职位,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钦佩不已,华盛顿因此被称为“战争中的第人,和平中的第一人,同胞中的第一人”。受到理所当然的尊敬与爱戴。
作为优秀的领导者,任职期间,华盛顿不带偏见地将对国家有利的观点集中起来,从不压制别人的意见,他努力把美国当时最伟大的政治家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之造福国家。
1796年9月17日,华盛顿发表了著名的《告别辞》。次年3月4日,他向继任者亚当斯和平移交了权力。此举在这个新国度创立了有条不紊和平移交最高权力的范例,并由
以后历届总统所信守。华盛顿从此告别政坛,回到自己的庄园过普通人家庭生活以及种植园管理工作。
1799年12月12日,早已习惯于普通人生活的华盛顿顶风冒雪骑马巡视自家山庄。翌日他感冒了,咽喉有些嘶哑疼痛,可还是步行到林场转了一圈,给决定砍伐的树木做上标记。第三天凌晨,他开始发烧,全身发颤,喘气粗重,呼吸困难。
医生们赶到诊断后,一致决定采用当时通行的放血疗法,后来见不起作用,又决定静脉放血,就这样放了又放直到晚上10点钟,一切治疗手段均无济于事,华盛顿最终离开了人世,享年67岁。
临终前,他告诉妻子不要惊动别人,举行一个简单的葬礼即可。但是下葬这天,竟然有数百人闻讯匆匆自发赶来参加。